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模式分析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庫現金管理模式關系到國庫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國民經濟水平的上升,促使國家財政各項收入也在不斷增長,規模化的國庫現金流量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證各地國庫現金流存量做小、外在投資最優,既保證國庫資金的安全性,也不斷提高國庫資金的使用效率。但地方和中央在地域、機構組織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模式并未發揮出全部效應,實際管理中還有不少問題和風險,基于此,文章首先闡述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現狀。再分析現階段基層國庫現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最后針對性地提出優化建議,以期更好地發揮國庫現金價值作用。
關鍵詞:國庫;現金管理模式;問題;對策
從2001年開始,我國進入漫長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程,經過多年發展,結合我國經濟運行模式,已逐漸摸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庫現金管理辦法。不過由于我國國庫現金管理研究時間還不長,雖然已經完成了單一賬戶體制改革,但關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政策、監管制度等還不夠完善,和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優化。
一、基層國庫現金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國庫現金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支出的有效控制,在保證財政經濟投資高效率的同時,有效開展資金預算和債務控制,使得國庫資金存儲和投資回報利益可以實現最大化。但相比一級政府部門,基層地方政府部門在監管國庫現金時,多數只能被動選擇市場上的成熟金融資產,相對沒有多少選擇性,其目標也主要以成本效益最大化為主。在此背景下,各級單位都在不斷加強和優化國庫現金管理,其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講:一方面是由于現階段隨國庫集中收付改革不斷深化,各地方單位財政性資金都集中在各地方國庫,基層國庫現金總量不斷增加,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來運營,才能實現國庫現金管理目標。另一方面,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地財政收入的增長,國庫現金實現穩定增長,臨時性閑置國庫資金量也在加大,存在短期資金閑置問題,拉低整體國庫資金利用率,而且國庫資金閑置和貸款需求同時存在,加大地方財政不必要的支出。
二、基層國庫現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一)現金流預測難度大,前期規劃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地方單位財政性資金基本都要流入基層國庫,現金來源多元化,而現階段多數基層單位現金流預測手段較為簡單,且基于預測的數據都是以往年數據為主,相對缺乏對市場變動的考察,而轉移性收支、稅收政策變動下的稅收收入等都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料性,實際國庫現金流量預測難度較大。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地方財政體制還不夠完善,預算編制雖然采用了零基預算或混合預算等較為科學的預算方式,但實際預算編制上,受財務人員能力、財務管理理念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預算編制實質上還帶有增量預算的影子,再加上信息化建設的緩慢,使得預算數據也不夠全面,地方財政預算不夠精準[1]。另外,再加上目前還在進行的地方國庫單一賬戶改革掃尾工作,地方政府在管理國庫資金時,主要圍繞資金安全性來展開,前期規劃管理還不到位,國庫資金利用率較低。
(二)管理程序復雜,風險控制制度不健全相比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基層國庫管理涉及多個層級、多個部門的參與,除了銀行和財政不部門外,還涉及中心支庫、縣支庫、分庫等,管理層級眾多,實際管理程序也較為煩瑣、復雜,批報程序冗長,加大了管理難度,也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各地方發展的不均衡,使得各地方政府、銀行在參與國庫現金管理上的意愿、目標也有所差異,國庫現金管理效率差異性較大。而且,多數地方政府還未建立健全國庫現金風險管理制度,部分地區為政績目標,過于側重GDP的提升,在國庫現金管理上,往往會偏重資金收益,而相對輕視資金運營風險,不斷尋求項目來降低國庫現金沉淀,反而加大了應急支付缺口;部分地區則過于保守,為保證國庫資金的安全性,放棄了大部分資金收益,資金閑置問題嚴重,資金收益性不高[2]。
(三)政策法規不夠完善現階段,針對國庫現金管理相關的規定只有在新《預算法》中有所批示,國家并未針對國庫現金管理主體、主旨、經營方式等出臺系統、明確的政策法規。雖然從中央國庫現金管理來看,其管理內容簡單,涉及主體只有銀行和財政部,溝通交流也方便,不需要設定過多的制度規章來約束。但對于基層國庫現金管理而言,管理層級眾多,其中涉及各參與主體的權責劃分、手續流程的制定等,需要一個明確的規范依據,否則容易出現相互推卸責任、審批流程重復、無用等問題,加大了基層國庫資金管理的混亂度,不利于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基層國庫現金管理優化對策
(一)完善國庫現金管理機制,加強事前規劃首先,加強財政預算機制。一方面,各地方政府應堅持預算編制原則,選擇適宜的預算編制方法,在參考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加入對當前市場因素、各地方單位預算收支變動、地方稅收收入變動因素等外部因素在內,以零基預算為基礎,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保證資金預算的準確性,提高基層國庫現金預測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各地方政府應樣按照預算目標來開展各項活動,加強預算執行剛性,并推動地方預算管理情況的公開透明化,加大外部監督深度,提高資金預算的真實性,從而保證地方國庫現金的可預測性,為國庫現金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其次,規范國庫單一賬戶制度。各地政府應快速完成國庫單一賬戶制度掃尾工作,按照《預算法》要求,落實財政資金專戶管理模式,保證各地方所有財政性資金都能完全流入國庫賬戶,消除賬戶外國庫現金管理問題,保證國庫資金的完整性。
(二)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健全風險控制體系首先,在基礎國庫現金管理上,還要堅持“三臺原則”,建立銀行、政府、相關單位等多方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提高國庫現金管理各環節的溝通效率,并根據流程價值性,對報批等程序進行精簡,取消無價值流程,就各單位所擔負的權責利進行協商,明確管理模糊點的負責人、權責劃分,充分發揮各部門作用,保證國庫現金管理效率。其次,健全風險控制體系。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可以提高單位風險應對能力,在國庫現金使用和管理上,有能力兼顧收益性和安全性,為地方政府追求高財政現金收益提供保障。一方面,落實全面監管。國庫現金安全性是管理的首要目標,在國庫現金風險控制上,地方政府應加大對國庫現金的監管力度,引入外部監督、社會監管等,建立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體系,公平、公正地檢查國庫現金收支和使用情況,定期分析國庫現金余額情況,對出現的異常變動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盡量避免賬外現金情況的出現。另一方面,健全國庫現金風險預警機制。結合當前國庫現金管理風險,從現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方面制定相應的風險評估指標,并借助相關研究證明,明確各指標安全閾值,實時對比和監督國庫現金流向、現金是否如期收回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相關管理部門發出預警,促使其提早發現異常情況,分析風險影響力和關鍵因素,及時控制住風險,避免后期帶來較大的損失[3]。由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其國庫現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不同,在構建國庫現金風險預警體系時,單位還應從具體情況出發,并定期根據市場、經濟等環境的變動,不斷進行優化,保證風險預警的有效性。
(三)出臺相關管理法規,規范基層國庫現金管理針對基層國庫現金管理,我國還需借鑒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經驗,還需從制度基礎的完善、適應我國經濟體制的法律法規、相互監管的管理機構的設立等方面出發。相比國外,我國正處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完善和優化階段,這也是國庫現金管理的基礎,但目前我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還需進一步強化,提高國庫資金的集中性。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國庫現金管理現狀,還應進一步規范利潤計息等方面的制度,制定相應的法規來指引和約束,確?;鶎訃鴰飕F金管理各環節都有成文的規定和制度可循。同時,還需完善貨幣市場,尤其是針對基層國庫現金可投金融資產單一問題,還需借鑒國外經驗,不斷豐富我國的質押品、銀行招投標項目范圍等項目,為基層國庫現金的運用提供一個多層次豐富的金融市場。另外,國庫現金的應用和金融政策有著緊密關系,一方面需要推進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和指標管理分散操作相結合的模式,使得基層國庫現金管理可以有限配合宏觀貨幣調控政策,有效發揮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另一方面,也要嚴格落實信息上報制度,將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情況及時傳遞給銀行、上級單位、財政部等單位,使得各方都可以明確了解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情況,經過進一步分析研究,便于出臺相關的政策規章,有效指導基層國庫現金管理工作,避免給國家貨幣政策帶來較大的影響[4]。
四、結語
我國國民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使得基層國庫現金量也在不斷攀升,但減稅降費等政策調控下,地方稅收收入、預算收支等的變動存在可變性,而且市場經濟變動的莫測也加大了投資風險,基層國庫現金管理難度較高,既需要單位做好完善財政預算機制、健全風險控制體系等工作,也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制度來指引和規范基層國庫現金的管理活動,兼顧資金的效益性、安全性以及流動性,才能在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性的基礎上,有效提高資金利用率,規范資金使用。
參考文獻:
[1]崔洪利,路禹,高雪.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20(12):52+188.
[2]徐文龍.關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模式的分析與思考[J].新商務周刊,2019(10):76.
[3]王麗.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問題探析[J].當代經濟,2019(5):30-32.
[4]解小玲.對地方推行國庫現金管理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8(36):86.
作者:李琦 單位:河南省濮陽市范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