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教管理會計教學革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職業與就業導向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的構建
基于職業與就業導向重構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就要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模式,根據管理會計職業要求以及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以管理會計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深入企業對管理會計職業進行認真、廣泛的實地調研,了解企業對管理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要求、職業能力要求、知識及應用能力要求、證書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把實際工作要求作為設置課程的根本依據,明確課程目標,設置課程模塊,整合教學內容。
(一)明確管理會計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決定課程內容,管理會計的課程目標應充分考慮職業導向與就業導向雙向融合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問題和現實就業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就業能力為目標。
(二)設置管理會計課程模塊
將管理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崗位應用知識、專業拓展知識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有機的組合和統籌安排,開發出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密切結合的管理會計模塊式課程體系。課程劃分為四個模塊、六個部分。第一個模塊為基礎理論模塊,主要介紹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第二個模塊為崗位應用模塊,主要包括規劃與控制會計、預測與決策會計與責任會計三大部分,是課程的核心內容;第三個模塊為專業拓展模塊,是專業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屬于學生了解性的內容;第四個模塊為專業技能模塊,突出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根據高職學生特點整合教學內容
高職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應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避免大量的理論數據分析、大量的計量假設、計量模型等,這種純粹的理論不但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無法解決企業存在的實際問題。應將管理會計理論緊密聯系企業實際,結合企業實際設計案例,注重管理會計實務,對理論部分內容適當精簡,加大實踐教學比重,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材內容方面,高職院校采用的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這三門課程的教材有很多交叉和重復,應將這三門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將成本的核算分析放入《成本會計》課程中,將投資管理納入《財務管理》中,而《管理會計》突出預測、決策、全面預算等內容。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主導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職業與就業導向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培養具有職業能力與就業能力的管理會計應用型人才,就要強調理論密切聯系實踐,應在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堅持強化實踐應用。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模擬實踐教學、情境實踐教學和現場實踐教學等方式進一步展開。
(一)模擬實踐教學
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可以借助模擬的手段來增強教學的實踐引導。例如可以使用沙盤模擬教學,在教學中首先給出模擬的初始條件,然后在此基礎上模擬組建和注冊公司,設計公司組織架構,確立企業規劃目標和經營策略。在模擬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總經理、財務經理、銷售經理和成本核算員等不同角色,并對自己的分析結果進行闡述,小組代表發言,進行課堂辯論。
(二)情境實踐教學
情境實踐教學可以根據管理會計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大綱,給定經營背景,設定專門情境,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下完成工作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強烈問題的驅動下自主應用學習資源,自主探索和相互協作,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管理會計的情境實踐教學中,首先要根據管理會計教學案例創設學習情境,提出工作任務;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一起討論分析工作任務;最后完成工作任務,進行效果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點評、反饋,能使管理會計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現場實踐教學
增強管理會計的實踐教學,就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基地,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實踐現場組織課程教學,促使學生在現場實踐中,進行實地體驗和考察,獲得第一手資料。還可以通過與企業專業人士交流、學習,增強學生對管理會計理論的感性認識,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和更快適應實務的能力。
三、職業與就業導向下的管理會計教學組織及管理
(一)建設管理會計“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就業能力,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很強的實踐經驗,改變傳統的管理會計教學中的知識傳授模式,形成以實踐促認知的新思路,因此,單純具有管理會計理論知識的教師難以勝任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必須構建一個既有講師又有管理會計師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保證管理會計教學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對于缺乏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應采取掛職、培訓、頂崗等方式送至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參與企業管理與財務實踐,獲得實踐體驗;另一方面應聘請企業具有實踐技能的優秀管理會計人才對管理會計教學進行實踐指導。
(二)加強管理會計課程實訓建設
傳統管理會計課程實訓課時通常只有一周,基本上是讓學生在教室里完成一個教學案例,和管理會計教學完全割裂開,無法實現對學生的職業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利用ERP實訓室進行管理會計實訓教學是管理會計教學的一個創新點。利用ERP軟件信息,結合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及業績評價等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商場上的管理會計人員如何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如何籌措運用資金,如何規劃企業未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就業技能。
(三)密切管理會計的產學結合
加強管理會計的產學結合,可使學生將所學理論投入實踐,能動地運用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和應用于管理會計實踐,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管理實踐中加強理論思考,推進學術研究。管理會計的產學結合,可以依托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生產實踐中了解和感受企業經營活動中預測、決策、控制和責任考核等管理會計活動。
(四)構建多元化考核與評價體系
當前的管理會計考核評價多關注于知識結構的建構,而忽視職業活動中的實際應用,缺乏知識、技能、態度、就業等綜合素質的評價。因此,管理會計課程應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以職業與就業能力為考核目標,按照過程控制重于結果的原則,以管理會計課程設置的四大模塊為載體,確定理論考核、崗位應用考核、專業技能考核和專業拓展考核四部分的考核內容,并分塊加總確定該課程的最終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