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煉油業計量監管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張利鋒 單位:中國石油哈爾濱石化公司
計量在各個領域的建設以及在生活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社會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奠基,也是特殊的社會生產力。只有科學的計量管理才能確保有著正確的計量。計量的具體概念是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提供計量保證所開展的各項管理工作,換句話說,計量管理能夠確保計量單位制和準確率是統一一致的,運用科學技術和法律保護的總體工程。在本文中對計量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并且根據煉油企業自身的特點說明計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煉油企業中計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煉油的企業當中,計量管理尤為的重要,煉油企業作為容易點燃爆炸,并且還有有毒氣體的企業,計量管理的重要性就表現在了安全生產、質量管理、能源數據等等方面。就像儀表的準確和閥門的靈活能夠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以及安全生產。計量數據是否準確對這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指標能否達到標準,是否安全生產。計量管理在現代的企業的運用當中是一項系統工程,計量系統工程的科學理論基礎是計量技術學。“保證計量單位制的統一,保證測量的準確一致”是計量管理的目標,它的根本就是要將國民經濟能夠有最好的效益。在目前的計量管理的狀況,可以劃分為:行政管理方法、法制管理方法、技術管理方法、經濟管理方法、標準化方法。在許多的企業計量管理實施中,要將法律以及行政管理作為中心,并要以技術、經濟標準化等多種的管理方法作為輔助,才能夠將我國計量管理的水平提高。在計量管理過程中。計量管理工作一般分為:計量規劃、計量統計、計量器具管理等,根據企業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不同,可分為:能源計量管理、生產物料計量管理、計量器具管理、計量人員的管理等。
2煉油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
能源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包括煤炭、石油、水力、太陽能、電能、天然氣等,目前我國大量使用的是常規能源,即煤炭、石油、天然氣、水電能等,這些能源由于儲量有限,短期內不可再生而能源消耗量又逐年增加,供需日益緊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能源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為煤炭、石油、天然氣、水等,二次能源為:電、焦炭、成品油、煤氣、蒸汽、瓦斯氣等。我國現在能源非常緊張所以大力節約能源是緩解能源供需緊張的一項有效的現實途徑,在能源的消耗中,企業的能源消耗可謂是占能源消耗的最大比例,所以做好企業的能源計量工作是節約能源的基礎。因此更應高標準、嚴要求,做好能源計量的管理工作,克服困難,排除隱患,才能順利完成企業的生產要求。
2.1計量儀表的配備
配備合適的計量儀表可以為節約能源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在日常的計量管理工作中,計量儀表的準確與否已經成為班組核算的重點,為了搞好班組經濟核算,節能從一點一滴開始,班組之間開始采取各種措施進行節能,計量儀表的準確度成為了爭議的焦點。在我們負責計量儀表的管理中,如何選用經濟而又實用的計量儀表成為我們的一個難題,因為既不能大材小用,又不能所選沒用。面對市場上品種繁多的計量儀表種類,挑選適合本企業的計量儀表是需要慎重的。
2.2搞好企業能量平衡測試基本知識和重要性
能量平衡測試就是利用測試的手段和一定的程序方法,對供給企業或設備的燃料、蒸汽、電力等各種能源和使用情況,如利用與損失、分布與流向進行定量分析稱之為能量平衡測試。能量平衡測試分為:設備能量平衡測試、設備能量平衡測試為企業能量平衡測試的基礎。設備能量平衡測試可以了解設備的能量利用率和損失情況,以便從中找出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的途徑,同時尋求能量重復利用和余能回收的可能性,以便降低單耗,節約能源,為企業能量平衡測試提供分析和計算的依據。
3計量人員的教育和管理
對計量人員的定義通常是指具有管理和監督并從事檢定的人員,這些人員主要負責的工作是指能夠組織和協調,并且管理和監督計量,這些都在國家政策和法規的允許下進行的,針對的是單位中各個部門的科研工作以及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工作對計量人員有著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備非常強的組織協調以及管理的才能,同時還有熟練掌握計量中應用到的常識知識加以運用。一個企業的計量事業若想擴大,就必需打造出一支以技術和知識為核心的現代化計量技術團隊,而要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當務之急就是對企業的計量管理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計量管理人才以及高能力的技術拔尖新秀,同時還有加強培訓教育。
煉油企業最為看重的就是在安全生產的同時,保證產品的質量可以達到高水準,為企業能夠創造更大的經濟利益。這就需要計量人員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以及管理水平,通過培訓教育打造一批技術水平高超,組織能力拔萃的優秀計量人員,計量工作才能有質的飛躍。儀表車間的負責人要定期對計量儀表進行維護,詳細記錄儀表的參數,對整個過程進行統一有針對性的管理,尤其是遇到比較重要指標的計量儀表,要進行加鎖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應該互相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溝通,探尋最合理的解決途徑。根據生產情況、季節的不同,計量管理站給儀表車間定期下達校驗計劃,每校驗一臺計量表,雙方的技術人員現場監督校驗簽字認可。做到了計量數據準確、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