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組織保障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的組織體系不是單個組織的簡單相加,而是組織之間的有機統一。在這個統一體中,組織各自發揮自身功能,同時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實現組織整體功能的擴展,從而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組織體系。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組織;保障機制
構建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體系,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安排,使政府公共服務機構、民間服務組織和龍頭企業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之間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實現整體聯動。從服務過程來看,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服務應該覆蓋全程,沒有盲區,實現“無縫隙對接”;從服務供給來看,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服務中應該做到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區分,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從服務實施來看,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之間應該有一種激勵機制,形成競爭格局,以降低服務生產的成本,提高服務供給的效率。
一、建立國家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組織體系
國家層面指導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機構是國家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國家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是在文化部支持下,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公共文化政策咨詢機構和公共文化活動舉辦機構,主要職責是組織公共文化領域內政策制定、研究,組織公共文化活動,為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支持地方文化建設。在文化部社會文化司的指導下,發展中心通過開展公共文化規劃、政策的研究、咨詢服務,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同時還承擔策劃、舉辦公共文化活動,協助制訂有關文化發展規劃等工作。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涉及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文化內容,因此,亟須建立一個能夠協調各個系統的組織機構,比如國家層面的農村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下設有關農村文化信息服務的機構,指導各個行業的信息服務協調工作。
二、部門及地方文化信息服務部門
(一)厘清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關系
根據公共產品理論,公共服務可以劃分為純公共服務和準公共服務。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是政府公益與社會準公共服務項目,公益性的農村社會公共文化信息服務主要包括農業科技信息、教育培訓服務信息、社會主義文化信息,這類信息產生于農業科技部門為農村提供的農業實用技術、新品種推廣、動植物病蟲害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等信息。農村純公益類文化信息直接由政府及所屬的事業機構等公益服務機構供給,所需經費投入也需要政府公共財政和社會資助完成。由于公益性公共服務往往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體系,因此,需要政府設置相應的服務機構,提供人員和經費資源要素,確保公益性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機構履行職能。由于農村公共文化涉及的內容和服務機構的復雜性,厘清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機構關系至關重要。在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公益領域,要建立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信息、銷售信息、使用信息的協調發展,使公共文化的生產能夠符合農村社會成員的需求。
(二)在各個部門建立專門的信息服務機構
農村公共文化信息的多樣性決定了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的復雜性,農村社會流動使農村社會成員接觸多元文化的機會大大增強,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的模式需要轉變并增強機構建設?;ヂ摼W在農村社會的普及和三網融合的發展,農村社會成員獲取公共文化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多,用戶獲取公共文化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受到影響。因此,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部門設置專門的信息服務機構,可以推動農村公共文化信息傳播,有效促進農村社會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
(三)建立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的行業協會組織
行業協會是一種促進經濟領域各類互益性活動并提供相應公共服務的社會經濟組織形式,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發揮著橋梁作用。成立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行業協會能夠在政府、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企業、信息服務行業和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間建立廣泛聯系,促進農村公共文化信息可持續發展。在公共文化信息的課題研究、行業發展等方面加強與政府從事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部門的溝通,加強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的指導作用。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行業協會主要以農業、文化、信息等與公共文化服務部門有關的政府機構、企業組成,發揮協會在政府、企業、服務機構間的溝通作用,促進農村公共文化的整體發展。
三、跨行業信息服務協作組織
在圖書情報領域出現了很多成功的信息服務聯盟機構,它們突破了行業限制,通過行業學會、協會的聯系,促使信息服務模式不斷發展。在行業學會、協會的指導下,企業界、文化界、醫藥界、科技界的圖書館和科技信息研究部門的信息服務機構組成跨行業機構聯盟,共同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機構也可以建立類似的跨行業信息服務協作聯盟,共同為農村公共文化活動提供信息服務。特別是在市縣一級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重點區域,由于機構設置相對簡單,政府農業、文化等部門溝通便利,政府實施的政策能夠實施得比較順利,因此,在市縣級比較容易設置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服務協作組織,共建共享農村公共文化信息資源,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活動持續發展。不僅是主辦、主管公共文化活動機構間的信息服務協作,還包括媒體間的合作。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借助媒體間的協作能夠更有利于農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務。
作者:宋東明 單位:哈爾濱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