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公共管理的困境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駐馬店市農村貧困現狀分析
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一定地理位置優勢,是河南省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工業城市之一。但是,當前駐馬店市的貧困問題依然很嚴重,就拿政府公布的貧困縣數據來說,在國家級貧困縣中,河南省共31個,駐馬店就占了4個,新蔡縣、確山縣、平輿縣和上蔡縣均在列。而河南省公布的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名單中,駐馬店市的泌陽縣、正陽縣和汝南縣3個縣赫然在列。在駐馬店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的公報中,更是將新蔡縣、確山縣、上蔡縣和平輿縣作為駐馬店市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因為這些縣經濟相對不發達,集中了大量的農村貧困人口。
二、扶貧開發中的農村公共管理
農村公共管理是農村行政組織和社會組織對關系到農民基本生活質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基本范圍包括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人口、資源和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以及電信、郵政和公共交通、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的管理。其中,農村公共管理在扶貧開發中最為重要,關系到農村的和諧穩定。
近年來,駐馬店市在扶貧開發的具體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農村公共管理工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從現實的實際狀況來看,扶貧開發中的農村公共管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一)農村公共管理主體層面面臨的困境
首先,相關管理部門的協調性不強。扶貧開發涉及的范圍廣泛,幾乎涵蓋了農民生活的諸多領域,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但是,在現階段,地方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的步伐相對較慢,導致審批層級過多,部門協調配合不一致,尤其對扶貧開發中涉及的資金、人力和項目未能發揮集中效用,也未能形成工作合力,這嚴重影響到了扶貧開發的順利推進。其次,人員的素質有待加強。一些基層的扶貧工作人員,缺乏公共管理的觀念,在扶貧開發中,對各個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在執行扶貧任務、運用扶貧資金以及具體扶貧環節的管理和權責承擔方面比較散漫。此外,再加上現有的基層扶貧機構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地方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扶貧資金,導致一些扶貧資金閑置,這不僅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而且還影響到了公共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農村公共管理內容方面的困境
國家提倡扶貧開發要注重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統籌發展,然而在現階段的扶貧開發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單純的基礎設施建設,這種做法不僅導致了扶貧資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時也使公共管理工作出現了混亂。此外,還有些地方政府,沒有真正的以扶貧工作為己任,只是完全的出于自身“政績”的需要考慮,為了在短時間使扶貧出現較好的效果,將扶貧開發用于交通、基礎較好近郊的農村地區。這樣,那些本來特別需要扶貧支持的偏遠閉塞地區卻得不到應有的支持,這不僅偏離了扶貧開發的初衷,更是加劇了區域性的貧富差距,也使得公共管理工作出現了更大的偏差。
(三)農村公共管理對象的困境
農村公共管理對象的困境,具體表現為扶貧開發中,扶貧對象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扶貧開發工作是以貧困人員為對象展開的,如果扶貧對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公共管理的任務也就無法實現。雖然扶貧工作開展已久,貧困人員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國家給予的扶持力度較大,農民也切身享受到了一定的利益,但是有些項目較大、需要農民自籌資金的扶貧項目很難進行,農民無法積極配合,參與度比較低。因此,管理效果比較低下。
(四)農村公共管理目標方面的困境
管理目標不明確,缺乏對管理目標的考核與控制。農村公共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扶貧開發中,如果不能確立好管理目標,缺乏對管理目標的考核與控制,不僅會影響扶貧開發的進程,更會使公共管理行為陷入混亂狀態,公共管理工作也會失去方向和動力。
四、完善扶貧開發中農村公共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提升扶貧人員的素質,提高農村公共管理的效率
在扶貧開發中,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實際效率,政府各部門應在扶貧管理工作中相互配合,為資源配置和服務質量優化提供有效建議。為此,必須規范管理機構,理順各級權責。如果需要跨部門合作,需要由主辦部門來協調和管理,加強對整個公共管理事務的全過程管理。此外,在扶貧開發中,還必須注重提高基層扶貧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對扶貧人員的定期培訓,規范扶貧開發活動。
(二)完善扶貧政策的執行機制,提升農村公共管理實施效果
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必須有完善的扶貧政策執行機制,避免形式化行為的出現。在扶貧政策的具體執行過程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給農民宣傳政策的同時,接受農民的監督。通過完善扶貧政策的執行機制,提升農村公共管理的實施效果。
(三)優化扶貧動員機制,強化農村公共管理資源整合
在實際的扶貧過程當中,作為基層的扶貧人員,要確保扶貧資源合理配置,促進扶貧效率的提升。在加強各個部門之間資源的有效整合過程中,還應加快對有地方特色的扶貧機制的構建,從根本上調動貧困農戶的積極性。此外,可以成立扶貧資源平臺,依此提升貧困農民的教育素質和教育水平,這有利于增強貧困農民的參與意識。
(四)明確扶貧開發目標,強化對農村公共管理過程的監控
在扶貧開發過程中,各地要從實際出發,明確扶貧開發的目標。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環環相扣,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形成統一的目標體系。要切實有效分配各部門和各個工作人員的責任,有效提升整個扶貧工作的效率和既定目標。此外,還要實行扶貧目標責任制,并以績效評估的形式進行量化考核,具體落實到各個部門、各個工作人員。在實施目標責任制的同時,必須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相互配合使用。對于達到既定目標的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應當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未達到目標或者有嚴重違紀的,應當予以相應的處罰。上述措施對農村公共管理的質量優化具有積極意義。
五、結語
總之,農村公共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在扶貧開發過程中,通過上述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公共管理所面臨的壓力,有效解決管理工作存在的難題,促進扶貧目標的實現。但是,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人員不斷探索,從而做到農村公共管理工作的與時俱進,全面提升農村公共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殷福順.現階段我國農村公共管理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8):187.
[2]王國勇,邢溦.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問題探析[J].農村經濟,2015(09).
[3]張琦,馮丹萌,史志樂.十三五期間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15(09):18-20
作者:王軼 單位:黃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