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規范化管理要求的危險廢物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危險廢物一般具有特定的危險特性,如果未按相關規范要求妥善處理,不僅會對大氣、水體以及土壤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損害,還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本文結合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求,對危險廢物管理現狀進行論述,分析了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提升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水平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危險廢物;防治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進程持續加速,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升,生態環境安全關注度也日益增加。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貫穿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若要營造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關注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問題的同時,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范工作也不容忽視[1]。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其產生、轉移、儲存以及利用處置的全過程都具有較高的危害性。危險廢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具有嚴重性、復雜性、滯后性和隱蔽性等特點,恢復受危險廢物污染的環境介質和生態系統不僅難度大、時間久,而且成本一般較高。還有一些污染狀況,現有技術無法有效治理,導致環境損害無法恢復。因此,為了避免危險廢物對環境造成危害,人們就要結合具體危害特性及其利用處置要求,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規劃,采取系統全面的管理策略,從而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水平逐漸提高、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不斷提升。
1危險廢物管理現狀
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危險廢物管理工作起步較晚。近年來,我國在危險廢物的認知和管理方面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危險廢物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管理力度逐漸加強,但仍存在不少問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持續提速,企業對危險廢物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危險廢物的產生量逐年攀升。生態環境部的《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200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4643萬t,比2014年產生量翻了近一番。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作為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基礎性工作,是強化危險廢物監管的重要措施,對促進企業落實相關管理制度、規范生產經營活動、提高日常監管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以我國某省為例,2017-2019年,生態環境部門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抽查,產廢單位抽查合格率由82%上升至98%,經營單位抽查合格率由92%上升至96%。由此可見,企業和生態環境部門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整體得到提升。
2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認識不到位,主體責任難落實
企業作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工作的責任主體,普遍存在對危險廢物認識不足、管理意識淡薄、人力與資金投入較少的問題,不僅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導致嚴峻的環境安全隱患。部分企業對危險廢物處理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了解程度不高,沒有對實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性質進行準確界定,存在瞞報少報危險廢物產生量情況,無法保證其后續的妥善、安全、規范的處理。還有部分企業存在污染防治責任制度不健全、儲存場所不規范、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危險廢物申報、沒有結合危險廢物的特點制定管理計劃和應急預案等問題[2]。
2.2制度不完善,標準規范不健全
當前,我國在危險廢物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并不完善。首先,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更新不及時。隨著工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原先的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工業發展形勢及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管理工作的需求,可操作性較低、責任劃分不明確、罰則不完善等問題日益凸顯。其次,危險廢物的鑒定體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國家并沒有對危險廢物鑒定機構和鑒定程序進行明確的規定,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部門的合理鑒定需求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規范及產品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標準體系不健全。綜合利用是我國危險廢物的主要處置方式,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缺少相應的標準規范,有些企業將危險廢物當作副產品進行售賣,有些企業將危險廢物生產的產品輸入市場。我國雖然對危險廢物行業來源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定,但并沒有充分結合生產現狀,導致所制定的規范存在滯后性[3]。
2.3監管基礎弱,管理能力待提升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存在監管基礎和能力薄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沒有建立牢固的危險廢物統計基礎,危險廢物產生、轉移、儲存以及利用處置等數據底數不清,不同統計渠道的統計數據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無法滿足日常監管需要。二是部分企業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對危險廢物的分析、評價和污染防治措施過于籠統,報告中往往沒有對危險廢物的產生情況和物料平衡進行深入的分析,內容存在大面積的簡化處理,相關的驗收要求不詳細、不具體,給事中事后環境監管帶來很大壓力。三是監管力量總體依然薄弱,危險廢物監管人員少,涉危險廢物監管任務重,二者矛盾突出,無法做到全方面、全過程監管[4]。
2.4供需有矛盾,處置能力待提升
近年來,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逐年遞增,但配套建設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數量和處理能力沒有跟上,無法完全滿足實際的工業生產需求。由于各地區經濟及工業發展不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還存在分布不均衡、結構不合理以及處理能力與產生量不匹配等問題[5]。此外,利用處置能力供需失衡現象普遍存在,對于利用價值較高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過剩,而利用價值較低的危險廢物則存在較大的處理能力缺口,造成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無法得到及時安全的有效處理。
3提升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水平的管理策略
3.1提升宣傳力度,強化各級主體責任
有關部門應注重加大危險廢物相關法律規范的實施力度,在企業之間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宣傳,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切實傳導到企業主體,明確企業在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過程中的重要責任,全面提升企業負責任人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意識,強化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6]。對于地方政府而言,要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落實情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規范建設情況以及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應急情況作為其督查考核的重要參考,進而提升政府在危險廢物監管方面的責任意識,為危險廢物的妥善安全處理提供可靠保障。
3.2完善制度設計,優化環境管理體系
當前,人們要結合新形勢下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制度。針對危險廢物鑒別標準中存在的問題,人們需要結合當前的鑒別需求進行調研,為危險廢物的合理鑒定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對于廢礦物油、廢有機溶劑以及廢含銅蝕刻液等具有較高回收利用價值的危險廢物,要制定專項污染控制技術政策和相應的規范,逐步完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對產品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明確的規定,促進無害化綜合利用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推廣[7]。
3.3夯實管理基礎,提高環境監管效能
一是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產生情況統計制度,將企業的執行情況、危險廢物統計臺賬以及處理情況等作為統計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廢物基數進行準確的核定,為危險廢物科學管理和宏觀決策建立良好的基礎。二是要做好建設項目源頭管控,當地政府要對地區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評價能力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進一步規范涉及危險廢物新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預測分析內容。三是重視基層危險廢物管理隊伍的建設工作,結合當地的危險廢物管理工作需求配備相應數量的管理人員,為各項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建立良好的基礎[8]。同時,還要定期對危險廢物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集中的專業培訓和技術經驗交流,確保其能夠及時了解掌握國家的危險廢物管理大方向,確保各項危險廢物管理工作能夠與國家的發展要求相匹配。
3.4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危廢產業升級
各級管理部門要對當地的危險廢物產生、分布以及增長趨勢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結合經濟建設發展的要求,對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布局和發展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進而為危險廢物的安全利用處置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在加快推進集中處置設施建設時,要對當前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備進行系統全面的調研,及時淘汰、更新并升級處理能力低下、工藝落后以及無法穩定運行達標的處理設施,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良好基礎。此外,還要鼓勵更多的市場投資主體參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逐漸培養一批行業的龍頭企業,促進當地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化的快速發展,進而將危險廢物對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9]。
3.5創新監管手段,加強監督檢查力度
人們要將信息技術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漸構建完善統一、科學合理的全過程管控體系,對企業危險廢物的產生、儲存、轉移及利用處置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面、多層級監控。同時,要加強邏輯審核,充分利用信息平臺的數據匯總功能,對區域內危險廢物進行綜合評估,分析研判區域危險廢物污染形勢,逐步化解潛在的污染隱患。此外,要結合本地危險廢物產生分布特點,以易發生涉危犯罪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有效震懾環境違法行為。要結合地方企業的生產特點,持續進行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情況的專項檢查,嚴厲查處企業在危險廢物處理過程中存在的違法行為,切實防范危險廢物不規范管理所引起的各類環境安全風險[10]。
4結語
危險廢物管理政策性、專業性很強,提高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和監管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危險廢物不進行合理妥善處置,就會帶來資源的嚴重浪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因此,在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過程中,人們要逐漸化解認識不到位、主體責任難落實、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管基礎和能力薄弱以及無害化處置能力存在結構性供需矛盾等問題,防范環境安全風險,杜絕環境安全隱患,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鄔青秀.危險廢物處置技術及處置項目中風險源的識別[J].化工管理,2020(2):91-92.
2趙海玲,王瑞雪.危險廢物的集中處置管控的策略[J].石化技術,2020(2):115-121.
3李芬.石化行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途徑分析與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5):159-160.
4李雄.論述工業危險廢物在處置過程中的控制與管理[J].價值工程,2020(27):246-246.
5趙云皓,徐志杰,王志凱,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環保產業,2020(7):34-35.
6鄧娟,唐敏,李映廷.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J].環境影響評價,2020(5):67-68.
7何純譜.加快地方立法規范危險廢物應急處置[J].北京人大,2020(14):87-88.
8高超.工業危險廢物在處置過程中的控制與管理[J].化工管理,2020(9):51-52.
9林海英.危險廢物處置現狀分析與發展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14):87-88.
10俞河,凌瑋,趙新月.工業危險廢物危害及處置方法的論述[J].浙江冶金,2020(9):51-52.
作者:李梁 單位:河北省固體廢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