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機械線束裝配與布置原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科學技術水平和工業化水平的日益提升,社會生產生活中工程機械的覆蓋范圍正在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推動力。為進一步提高生產生活中工程機械的應用效率,需要對其電氣系統線束裝配與布置深入研究,不斷進行調整優化,使工程機械持續優化?;诖?,本文首先介紹了工程機械電氣系統基本內容,之后從工藝性和合理性兩個角度分析了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裝配與布置的原則。
關鍵詞: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裝配與布置
0引言
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對工程機械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漸變高,不僅需要保證工程機械具備良好的操作性和節能性,還需要不斷提高其安全性與高效性,這樣才能夠切實提升社會生產效率,為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工程機械電氣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導致電氣系統在設計以及裝配上的難度也在日益提高,特別是電氣元件數量的添加,導致設計和裝配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電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線束直接決定著電氣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性能。所以,必須要加強對于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布置與裝配的研究[1]。
1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的基本內容
電氣設備以及電子系統,都是電氣系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電氣設備包括啟動系統、發電機、充電系統,電子系統-包括燃油噴射系統、電子智能控制系統。工程機械電子系統非常重要的幾個特征就是單線制、低壓直流、結構分散,為確保線束布置及裝配與之相協調,并且切實降低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裝配難度,通常情況下會采取主機架、發動機、儀表箱和駕駛室等線束分段,插接頭連接的設計方式[2]。
2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布置與裝配原則
2.1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裝配的工藝性
2.1.1加強對于線束裝配的控制
在裝配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線束過緊情況,需要合理控制線束預留長度。當線束預留過長的時候,就會導致線路冗余;當線路預留過短的時候,運動部位運動就會造成對于線束的拉動力或者擠壓力。所以,一定要按照運動部位在運動過程中所能夠達到的極限長度來進行預留長度的設置。另外還需要保證線束裝配完成以后會預留出充足的周圍空隙,尤其是對于操縱系統或者工作裝置來說。一般情況下,電氣系統線束同周圍運行部件之間的間隙范圍應該控制在25mm以上,從而才可以保證避免線束受到操縱連桿所形成的拉力作用或者部件所形成的擠壓作用影響[3]。
2.1.2保證工程電氣系統線束布置和裝配方便檢修
在比較利于操作的位置來進行插接件的布置,在保證電器件安裝空座空間足夠大的基礎上,才能夠在電器件上進行線束插接,如果電器件安裝操作空間不足的時候,需要在方便檢修的區域來進行線束插接。
2.1.3科學布置儀表箱內的線束
需要按照儀器儀表插接口位置、安裝深度、方向、距后面板的空間等因素來合理地確定線束的預留長度,保證接插方向空間維持在插頭長度二倍以上,這樣才能夠更加方便進行操作。
2.1.4科學控制線束過線孔
線束過線孔必須要保證比最大插接件尺寸大2cm左右,還需要把橡膠防護件設置在線束過線孔之中,例如說環管。如果線束從駕駛室內到室內的引向過程中通過鈑金孔,還需要確保過線孔一定要高于外部線束位置。為保證不會出現孔口磨損情況,還有外部線束液體不會流入到駕駛室內,還需要在過線孔上設置密封件[4]。
2.2線束走向合理性
需要整天考慮電氣系統結構組成,使其走向保持合理。線束走向需要按照機架內側面、梁等車身來固定,對此可以根據車架走線槽來設置。還需要在布置及裝配的時候,保證線束不會遭到摩擦力或者部件擠壓力的影響,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絕緣層受到破壞而受損,從而就會對于整體性能造成影響。在主線布置以及裝配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投影方向橫平豎直”的基本原則,在保證系統操作便利性的基礎上來盡可能縮短線束長度,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采取H型布線結構。在進行線束布置裝配的時候必須要全面考慮到其他部件構造情況,一定要控制好線束同部件之間的空隙,從而提升其整齊性和美觀度。
2.3線束固定點合理性
在線束配置裝配的時候,線束會因為振動而出現軸向竄動情況,還會因為自重而出現低垂情況,所以必須要根據線束在整車中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固定點的設置,充分保證其合理性,并要對線束進行有效的保護,避免車身銳邊物質對線束造成破壞。除要保證線束固定點合理以外,還要保證其數量能夠滿足相關操作要求。在設置固定點的時候一定要全面考慮車身結構特征和線束走向特征。需要結合有關標準來合理控制線束過彎半徑。通常情況下,兩個固定點之間應該控制在30mm的距離范圍,還需要把固定點設置在拐點位置,從而可以切實避免線束過彎拐點影響到整體系統。如果過彎拐點為銳角的時候,固定點設置數量為1,這時候必須要注意避免出現干涉情況;如果彎拐點為直角的時候,固定點設置數量為2,這時候需要注意控制固定點和拐點知之間的距離在100mm范圍內;為保證線束布置裝配合理程度,需要盡可能避免拐點為銳角情況。如果固定點設置位置為有支點的干線,需要控制支點與固定點兩者之間的距離在100mm范圍內。在車體上固定同-其他線束連接的插接件,保證固定點設置距離在接插件100mm范圍內[5]。
2.4預防線束干涉現象
2.4.1避免線束和車身銳變發生接觸
為避免線束同車身銳變之間的接觸,應該控制好線束與銳變之間的間隙,另外還需要對線束做好防護工作。從而才可以避免銳變會磨損線束,從而造成絕緣層對整體系統性能造成影響。
2.4.2特殊部分的預留長度控制
此處提到的特殊部分是指一些振動部分,對于這些部分的線束布置裝配,在明確其預留長度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振動部分的振幅大小。合理控制預留長度可以有效避免因為振動而造成接點虛接情況,同時一定要避免插接件固定點設置在振動部分上。
2.4.3應充分考慮到線束耐高溫性能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發動機附件高溫區來說,在此區域進行線束布置裝配的時候要結合QC/T29106-2004標準來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在低溫側來展開線束布置裝配,線束和排氣歧管之間的合理距離范圍為50mm以上,而線束與超過150℃部件之間的合理距離范圍為60mm以上[6]。
3結語
目前工業化生產越來越依賴于工程機械,必須要不斷提高工程機械質量和效率才可以真正促進我國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從而拉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增長。電氣系統在運行的時候,因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各種故障,從而導致工程機械性能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合理地進行工程機械電氣系統線束布置裝配,保證工程機械的安全與可靠。
參考文獻:
[1]金櫻.機械電氣系統線束布置與裝配原則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8(22):7-8.
[2]徐會娟,來阿利,栗明英,史曉寧,代宏波,李榮梅.重卡汽車ABS線束裝配及故障排除[J].汽車實用技術,2018(19):213-215.
作者:魏士勇 單位:泰安航天特種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