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設工程管理模式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國外,項目管理模式相對成熟一些,形成一種專業化的管理趨勢,在國內,由于起步較晚,國外的管理模式也是由改革開放后正式入駐中國,到現在也不過二三十年,因此我國的工程管理同國際相比存在著多方面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工程管理的理解
在國外,工程管理是將知識、技術、工具應用于建設活動,來滿足工程的需求。較成熟的工程管理從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只用于比如房地產、飛機、科技等職業,到改革開放以來,它的范圍就擴大了,可以有IT、信息、電腦、金融等單位。在國內,很多時候提到工程管理,都不太理解,大家習慣把他認為是工程建設管理。我們應該廣泛的認為適合客戶需求,很好的利用各種資源來達到管理復雜的各種目標的管理都成為項目的管理方面。在現實生活中,工程建設管理方法很通用,而且證明很好用,可用于其他地方。
工程管理方式
1計劃的目標。其實很多房地產公司都應該做計劃,但是他們不太重視,做得許多都不太科學,很多計劃又不滿足要求,用一句話形容叫做“掛羊頭,賣狗肉”,當面做一樣,背著做一樣,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搬硬套,毫無意義,沒有實際作用。還做了進度表僅做表面文章。材料計劃做得不夠詳細,僅羅列出各項材料消耗的總量,材料怎么用的也不說,不落實到真實的場景中去,更不好的現象是連成本都不估算好,就用一項工程的預算草草代替,工人的計劃也是一樣,不對員工進行培訓。
2購買材料。買材料的時候,很多公司都為了方便,比如很多房地產企業,他們集中購買,常常是用不完,就直接堆砌在工地上,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場地,沒有統一性和靈活性,買得非常多,成本很大,導致最終的預算超出實際需要。
工程管理
國外,人們已經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根據這樣發展為一個課程,這種現象很值得借鑒,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管理分支,管理人員都很吃香,成為國外當紅職位,如今國際專業人士開始廣泛認同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國際項目管理變得越來越好,很多想法不斷涌現出來。而在國內,1991年才對管理進入研究,可以說才剛剛起步,實踐都不是很成熟,91年的時候成立了工程管理研究會議。組成了由清華大學等五所高校組建的工程管理培訓網。各個學校都在開這個專業,可是,學校開設了這些專業,數量卻很少,與國外相比,我們的數量少的可憐,更應該努力追尋,更加重視這個行業。雖然國內各種工程管理培訓學校哪里都是,要求卻不高,質量也不好,而且單位和實踐機構分離,相比于發達國家,國內的工程管理研究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
工程管理準則和法制體系
在歐美有較豐富的工程管理法規,并應用與實踐當中,說明法規起到很好的作用,這種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工程的約束作用,另外一個是對從業人員的束縛,避免他們亂來。我們國家對這些方面可以說理解的很少,都是從國外抄襲過來的,沒有認真的對國內的管理市場進行慎重的分析,覺得是需要什么我們就引進什么,這樣大錯特錯了,沒有一個很好的法律來約束,不像歐美國家強調的是人民參與,而國內很多時候都是政府說了算,盡管法律上是明文規定了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工程的管理效率很低下,污染環境的超額現象卻很嚴重。
工程人才方面
1對從業人員的培養,國外很重視對他們的培養,特別是對于建筑這種很大規模的學科,他們涉及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國家安全,所以格外重視,比如證書、資質培訓,越做越大,像美國的管理從業資質PMP、PMBK、ISO等都較成熟,國家還鼓勵并獎賞那些在管理上作出杰出貢獻的人,促使人們更加的熱愛這個專業,使他們更加喜歡去攻讀工程管理學位,為他們的將來做好鋪墊。而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才30年,許多機制不健全,1991年才成立工程管理專業部門研究會,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工程管理作為管理學科的重要分支,在國家教委1997年重新修訂的科目中部錄入,可見態度的轉變并沒有改變太多,很多工程管理人員都沒有資質證書,他們在管理工程的過程中常常受人指示,素質在實踐中未得到較大提高,國內現在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員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內的工程管理人才證書的考取和認定都比較混亂,掛靠的現象到處都是,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消息,就算去培訓,培訓公司的水平都較地下。
2在工資方面,外國的管理工資都挺高,只要是從事工程管理的員工,美國政府做了一個數據分析,一般的管理員工年薪在6萬左右,好一點的8萬,比較高級的高達16萬,而且全是美元,還有到達30萬美元的,工程管理人員年薪在職業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可以預見,工資的高低對管理人員的吸引有多大,更加加劇了行業的競爭,促使他們不斷提升專業技能,不斷的挑戰自我,希望在激烈的競爭中能有所發展。在國內,雖然工程管理前景越來越好,地位越來越高,一個工程的經理是人們都愛好的,地位和工薪方面都比較好,跟國外的情況倒有幾分相似。雖然收入不斷提升可相比金融、IT等高端行業來說,工程管理人員的收入仍然較低。綜上所述,與國外相比,國內工程管理模式存在明顯差距。主要表現在:(1)國外對項目是主動跟進、全面控制,而非國內的階段性片面管理。(2)國外常常采取分包的形式,并用法律作為保障,使人們都樂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國內現行工程監理制度制約我們實行國際通行模式。通過上述比較,由此我們從中可以得出幾點啟示:(1)我們應根據國內經濟現狀,改革目前工程管理模式,使其與經濟發展想適應。(2)中國人很注重傳統,但是很多時候傳統卻不能滿足日益工業的的現代社會,每個國家國情都不一樣,如果老是采用類似方式,我國建筑企業的競爭力就不大,改革創新,借鑒吸收才是發展之道。(3)一個項目的好壞也與法律有關,法律賦予的效力可以很好的引導人們更好的完成工程,歐美國家,一項新工程管理模式都是通過立法來實現。(本文作者:何強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