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聞傳播中起著重要媒介作用的就是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而廣播電視新聞其具有直觀形象、時效性強、影響面廣泛、參與感較高的特點,是大眾了解社會、關心國家大事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與被采訪者的交流過程中如何準確把握好情與理的關系,為電視觀眾呈現出客觀、真實的新聞報道,提升新聞采訪的整體質量、提高節目收視率。
【關鍵詞】情與理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
一、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主要特點
1.新聞采訪的形式。在進行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隨身攜帶著包括攝像機、錄音筆等采訪所需的必要品,從而實現現場實時畫面和聲音的獲取。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主要是依靠傳媒手段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民生問題、生活、科技、健康等一系列新聞消息進行報道,傳遞給社會的是正確的價值觀。2.新聞時效性。對于新聞傳媒行業來說,時效性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則。新聞要更多地站在公眾層面報道,新聞素材的收集要符合當下觀眾關心的話題,新聞采訪和報道同步進行,借助先進設備和技術獲得新聞信息,再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進行實時傳播。這在很大程度上才能提升新聞事件所具有的價值,也滿足了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新聞消息的需求。3.記者多角色定位。在采訪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多重的角色功能更加有利于自身工作的開展。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僅擔任著新聞的調查者和傳播者的角色,也擔任著新聞采訪引導者的角色,新聞記者應明確自己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中的職能定位、作用,認清作為報道評價新聞的主體所應承擔的責任。在采訪當事人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而且更應該剖析當新聞報道出去可能會對社會輿論造成積極還是消極的影響,會不會在潛移默化中啟發和影響觀眾的思想。
二、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
1.立足新聞理論突破自我。在新聞采訪工作中,記者應當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除了有扎實的新聞理論基礎知識以外,還要對以前采訪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分類總結,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解決方式,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從另一點來看,走別人的老路,單純地模仿別人永無出頭之日,更不可能成為行業翹楚。所以,新聞記者在學習工作中要立足新聞理論不斷突破自我。2.專業的新聞素養。過硬的新聞理論知識、搜集信息、采訪交流、整合傳遞新聞消息是新聞記者基礎新聞素養;禮貌言行、正能量的傳播是新聞記者基本的道德品質;此外通過精準敏銳的眼光傳播有價值的新聞事件是采訪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是每條消息都可以稱得上新聞,所以采訪前要充分了解該消息傳遞的內容,以及被采訪的對象,進而制定詳細的采訪計劃。
三、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中“理”的體現方法
采集新聞并報道新聞事件是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本職工作。所以,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工作中,依據事實,曉之以理。注重“理”,就要做到采訪有理、有據。1.真實性。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新聞消息的真實性是亙古不變的。新聞消息在吸引公眾的基礎上要還原事件的真實性,因此在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過程中要有“理”為依據,以新聞采訪的事實為準則。因此,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中,不可偽造、不可道聽途說捏造新聞吸引觀眾的眼球,博得關注度,要站在采訪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切實報道,講真話,說真事。將行為規范、政治教養、道德標準自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從而影響每一位觀眾,改變其生活狀態、心理活動乃至思想觀念,從每一件普通的新聞事件里體會到所蘊含的道理,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2.新穎性。只有不斷深入思考問題,才能產生更多新的觀念和思想。采訪結束后記者應對文稿再加工,并通過排版與觀眾進行有效的交流。而且成功的報道需要關注各個階層的人民以及各層人民都關注的事情。記者要采訪各階層的代表,避免報道單一化,多層次、全方位地解讀出不同階層對新聞消息獲取的信息,進而滿足他們渴望聽到的消息,收聽此類節目人數的提高,就標志著廣播電視新聞收視率的提高,能使廣播電視臺更好地發展,也促進了記者自身價值以及報道水平得到提升,兩者實現共贏。
四、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中“情”的體現方法
在新聞工作中,不僅要重視“理”的體現,也要重視“情”的融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見情在采訪工作中的重要性。若想增強表達效果,一味闡述理論是遠遠不夠的,情理交融更能推進采訪的進行。第一,融入真實情感,引起共鳴。在采訪過程中單一方式的一問一答,可能使被采訪者無話可說,進而導致采訪獲取的內容有限,不能給公眾傳達更全面的信息。融入真實情感使被采訪者有不一樣的感受體驗,使之如話家常,以此獲取更多消息。第二,細微處入情。小事見真章,采訪稿的編寫在細節處融入感情,使人們沐浴新聞報道的人文主義關懷。第三,議論入情。進行新聞報道的采訪中,通過議論的方式講解新聞事件渲染氣氛,在議論中融入情感,更易與觀眾產生共鳴,最終達到令人滿意效果。
五、結語
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理”像骨骼,構成人體框架,而“情”如肌膚、血液一般,是身體的營養。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就像是生活中人與人交流的過程,誠實是人的立身之本,事實就是新聞存在的根本。在事實基礎上情和理有機結合,才能確保新聞事件存在的價值意義,更好推動我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軍.從情與理的角度探討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00;
[2]梁佳茵.論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情與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6,(18):150;
[3]孫鐘蕙子.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情與理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16):157.
作者:趙大鵬 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