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國內商業銀行來說,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無疑已成為拓展業務的新市場。然而,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比較高是阻礙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關鍵因素。本文分析目前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然后有針對地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保證我國經濟增長速率、發展第三產業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的發展一個最現實最急迫的問題是資金問題。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本身的天然缺陷,以及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實際運行中對于中小企業信貸的忽視甚至是歧視,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無法或者很難融資,融資難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成長和發展。而目前商業銀行本身的利潤壓力,市場競爭的壓力,以及大型企業融資方法和渠道的日益豐富,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已成為銀行保持競爭優勢和獲取利潤的關鍵。
一、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計量體系
當前,銀行缺乏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計量體系,具體表現在風險管理與風險識別的手段、技術、理念是不先進,甚至是落后的。特別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評價上幾乎沒有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信貸風險評價基本是根據過往經驗的總結和依靠第三方專家的分析判斷,即對風險分析和評價是以定性為主的,評價結果不具備穩健性、科學性和一致性。定性的信用風險分析更多帶有評價者的主觀偏好,使得風險評價和分析結果不具備客觀性。這種主觀色彩太明顯的分析結果使得無法在全行范圍內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風險分析和評價做到標準化、統一化和規范化,造成了風險分析的結果無法共享和復用。
2.中小企業信貸信息科技系統薄弱
目前,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信息科技系統薄弱。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不能得到信息科技系統及時有效的支持,造成了對客戶的授信缺乏統一、標準和客觀的標準,對客戶信用的監管則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即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銀行的眾多信息系統接口未統一,這樣就造成了信息的采集、傳遞、共享和處理無法集中、統一和標準化,無法全面系統地監督和控制客戶風險狀況。銀行沒有專業和獨立的針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信息管理系統,做不到信貸管理全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統的覆蓋,有些環節獨立于管理信息系統之外,增加了信貸風險。
3.缺乏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銀行的很多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人員由于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不高,對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認識與觀念上的落后,使得全行沒有一種正確科學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文化,這制約了銀行的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在銀行內部有一種誤區,就是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人員總是認為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相對立,想要良好的風險管理必然導致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量的下降,二者之間是負相關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的實踐中,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是促進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的,良好的風險管理是為銀行創造利潤重要前提和手段,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人員普遍認為,良好的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服務是促進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增長,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二、風險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中小企業信貸固有的信用風險高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中風險管理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業信貸固有的信用風險高。中小企業規模小、組織程度低、管理不規范和缺乏統一的制度,決定了外界對它們的信息了解不多,信息非常的不對稱。由于這樣一種自然的屬性更是從基礎上決定了中小企業的公司管理是不合理、不科學、不完善的,如此中小企業的風險控制難度就很大,這也是客觀上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控制的難點所在。中小企業信貸固有的信用風險高主要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正規的財務管理制度、信息不對稱、沒有完善的管理決策制度和中小企業貸后監管難等。
2.部分中小企業信貸的從業人員風險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繁瑣,部分從業人員只重視放貸,輕視放貸后的管理,放貸后的管理基本沒有或者管理水平與整個信貸業務的發展不匹配。而中小企業有著被動違約概率大的特點,即中小企業有規模小、現金流差、抗風險能力薄弱的特性,一旦發生變動,貸款的風險就會急劇增加,這個時候如果信貸業務員不能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來收回貸款,信貸資金的損失就幾乎不可以避免了。
3.中小企業信貸制度建設相對滯后
銀行中小企業信貸的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沒有跟上現代商業銀行的競爭節奏和管理水平,對于市場的風云變幻也不能完全適應,整個中小企業信貸制度與實際脫節嚴重,遠未達到銀監會所提倡的低風險、高收益和流動性的要求,貸前對企業的考察和分析還不能做到準確、科學、合理、適度,貸后管理缺位嚴重,整個管理體系無法做到職責落實到位,管理目標細化具化和量化,管理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擴展,相關信貸管理制度應該加以完善和合理,從而推動信貸業務有效地拓展,使得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成為銀行支柱業務。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在實際中沒有政策的效果評價和反饋機制,對有關政策是否執行、執行的效果如何,缺乏評價、審批、復查、反饋和修正的制度和機制,對現行機制、規則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實踐有關情況缺乏相應的機制進行檢驗。
三、完善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控制體系
建立和完善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控制體系除了實行全面風險管理、程序化風險決策及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再造外,更為重要的是實行定價管理以制約和平衡風險。換句話說,銀行要把風險和收益掛鉤,高風險就要有高收益,低風險就是低收益,改變風險管理思維角度,重視定量分析以及現代計算機和軟件技術的運用,逐漸減少甚至不用以前基本依靠主觀意愿和定性分析的傳統做法,利用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靈活定價、創新開發多樣化差異化的信貸業務,將風險和定價的組合成各種套餐,從而平衡、減少、制約風險,擴大銀行收益,來優化和提高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效率。銀行應該積極主動建立起風險與收益對等的風險管理觀念和文化,利用計量模型和現代計算機、軟件技術將未來可能的損失量化,依據風險(未來可能的損失)合理科學地定價,收益和風險對等。銀行應該對現有的中小企業信貸客戶進行差別化管理,可以選取該客戶以前的信用記錄、所處的行業、一些財務指標、企業相對規模大小和收益率通等綜合客觀全面科學地考察和評價客戶風險程度。根據風險的不同等級,在定價和擔保上實行差別待遇,風險和收益平衡,以收益補償風險,通過這種差別管理的方式逐步改變現銀行中小企業信貸客戶行業和風險過于集中的特點,優化了客戶結構,以減少風險。
2.加強中小企業信貸團隊建設
現代任何管理活動都不可能一個人單獨完成,越是良好的管理方式越是需要良好的團隊協作。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復合型的知識,對于個人來說往往難以達到,而一個團隊則相對容易達到要求。銀行在以前信貸業務是主要面向大企業的,這也要求銀行必須建立起一個專業化的中小企業信貸團隊。
3.建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文化
第一,以人為本,改變過去過于重視負向激勵的模式,重視正向激勵,績效考核指標合適而富有挑戰性,員工培訓系統完善,晉升機會多。第二,進行風險戰略管理,把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管理提升到戰略高度。在戰略高度下,規劃全行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強化風險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流程的每一點。第三,建立起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全面風險管理是銀行全過程、全方位及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是銀行進行風險管理、進行內部控制的主要方法,做到每個崗位職責明確,部門有監控,沒有風險管理的死角。由于中小企業客戶信息不對稱,對于銀行來說承受的風險和交易成本相對較大,因而對中小企業客戶零容忍,不允許任何客戶的欺騙或者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從業人員則要容忍犯錯,因為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復雜,工作難度大,只有允許犯錯,才能促進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鮑靜海.我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創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2.段斌,王中華.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貨風險管理的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8(8).
3.萬紹玫,曾維林.中小企業信貨風險的成因分析與防范對策.科技廣場,2009(10).
4.李新平.中小企業融資制度變遷與創新研究.中國水利水電出版,2009.
5.李智,秦艷梅.中小企業信貨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9(5).
6.李振一.淺談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北方經貿,2008(9).
7.吳霧.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貨款風險與防范困.金融時報,2008(01).
作者:尤瑞 肖硯龍 謝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