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胃腸道外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對臨床胃腸道外科護理中是否開展風險管理之后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分析有關管理的作用和價值。方法抽取我院胃腸道外科已開展風險管理之后所收治患者35例設定觀察組,并選取在此之前沒有開展風險管理的同數量患者,設定為對照組。以回顧性的觀察最終操作成效、護理滿意度評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評價,從而評價相關管理工作作用和價值評價。結果通過研究不難得出結果,在進行相關操作之后,其操作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評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護理后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的情況概率也得到了顯著地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胃腸道外科護理管理時,采取有關管理操作之后,可以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降低和控制風險,在另一方面,這種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好情況的發生概率,從而能夠極大程度地改善護理的效果。
【關鍵詞】風險管理;護理管理;胃腸道外科;管理作用;臨床應用
胃腸道外科收治的患者具備著較高的風險性,如何保障護理安全,是整體護理操作過程中最為關鍵、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內容,尤其為了穩步提高護理質量,就需要首先保障護理安全,將安全管理、風險控制貫徹落實在每一個護理環節中[1]。那么在具體風險管理過程中,需要正確認識風險,并充分認識到在護理管理中應用此類措施的價值和意義,積極跟進具備針對性的臨床護理,能夠讓護理安全的保證和成效的體現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是針對于臨床胃腸道外科護理管理,加強奉獻管理之后的效果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總計選取70例胃腸道外科患者,其中開展風險管理后患者設定為觀察組(n=35),未開展風險管理階段患者設定為對照組(n=35)。患者年齡24~59歲,平均(35.4±3.7)歲,疾病包括消化道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等。患者精神心理與社會功能正常,能夠配合相關護理干預,沒有惡性腫瘤的問題,而且彼此滿足可比性要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決定進行對比。
1.2方法
在對照組中采取的是常規的護理管理辦法,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管理辦法的及出生,積極跟進安全護理方面的加強。首先提高人員現有風險識別能力和處理能力,既往事件發生原因和要點進行總結分析,觀察具體原因,總結具體經驗,從患者、醫護人員、硬件設備設施、環境等幾個角度分析因素,找尋問題所在,發現常見風險,進一步擬定處理方法為后續安全做出保障。其次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為患者制定資料卡片,評估風險,在床頭放置風險提示牌,加強巡視保障環境清潔衛生,避免地面濕滑,加強細節管理,準確記錄相關護理操作現況及患者現有疾病情況,尤其要關注尿量、術后出血量等,需要及時巡視、及時記錄,對導管進行分級管理,定期巡視檢查,每星期檢查一次病房內設施安全,按照藥物使用特點觀察常見不良反應,及時進行動態風險評估。最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積極了解患者對臨床治療等方面的態度和觀點,了解患者精神心理與生理健康狀態,積極提供適宜性的護理服務。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觀察,如出現跌倒、墜床、燙傷、壓瘡、非計劃拔管等,都記為相關發生率。同時觀察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評分,分數越高表示質量越好、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一階段的護理管理操作之后,相比較對照組的數據而言,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耕地,與此同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的評分也比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就兩組患者護理干預之后的效果呈現而言,35例的觀察組病人,護理不良事件為2例在占所有病例數的5.71%,護理質量評分為91.25±3.17,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59±3.39;同樣,35例的對照組中,護理不良事件為6例,占所欲病例數的17.14%,護理質量評分為82.01±5.37,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1.05±3.16。在P值層面,護理不良事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質量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風險管理是保障護理安全穩步提高最為基礎的措施,其自身對于護理質量、護理安全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在開展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認識到常見的風險因素,應對因素制定全方位的干預方法,消除不良影響[2]。在臨床進行管理過程中,通過針對性系統分析,有助發現危險與不足特點,然后再應對積極操作處理,從而提高整體安全控制效果,提高操作成效和綜合情況滿意度。開展相關操作時,需要首先對有關問題采取分析,圍繞著既往事件發生及相關因素總結學習,這方面總結可以為后續操作管理提供針對性支持。其次還需要圍繞著環境、患者、醫護人員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進行實際性的實施,只有結合科室與患者實際情況實施風險管理之后,才可以保障管理的效果。最后在實施的過程中,風險是動態的,對于風險的把控也需要動態的進行實際操作,總結問題和不足并積極進行規避。如上所述,臨床胃腸道外科護理管理時應用風險管理具備一定的實際作用,臨床可以契合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敏芬.風險管理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11):82-83.
[2]廖錫群,吳小肖,陳榮珠.輸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1):2319-2323.
[3]孔令楠,張林林,徐媛,宋揚.常規護理聯合風險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腦炎護理質量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1):97.
[4]李賢慧.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封閉病房的應用價值[J].心理月刊,2020,15(10):108.
[5]徐慧雁.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3):61.
[6]趙菡潔,楊琳.風險管理在胃腸道外科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17):2699-2701.
[7]駱書蘭,羅春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促進腰椎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應用[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310-311.
作者:李娜 單位:滕州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