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家庭授權模式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家庭授權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接受診治的直腸癌早期患者90例,均行腹腔鏡手術,根據隨機對照法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醫療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家庭授權模式;護理干預6個月后,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評估量表(SSRS)評分、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評分、患者生活質量調查(QLQ-C30)指標評分。結果:觀察組干預后SSR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MUI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直腸癌早期腹腔鏡手術患者給予家庭授權模式,可提高患者社會支持水平,降低患者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家庭授權模式;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護理
早期直腸癌是指腫瘤細胞局限于直腸黏膜下層后直腸黏膜部位,可伴有或無淋巴結轉移[1]。直腸癌的病死率位列惡性腫瘤第四位,而發病率位列惡性腫瘤第三位。早期直腸癌進行腹腔鏡根治術后雨后較佳,但患者對早期直腸癌的認知程度較低,患者生活質量較低[2]。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授權模式是指指導患者發現自身存在問題、發現自身內在管理能力,提高患者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提供資源、技能。有研究指出,直腸癌早期腹腔鏡手術患者予以家庭授權模式,可降低患者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提高社會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本研究選擇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接受診治的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經家庭授權模式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接受診治的早期直腸癌患者9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與診治共識意見》對于早期直腸癌的診斷標準[4];②經直腸MRI增強掃描、直腸腔內超聲、直腸鏡等檢查確診為早期直腸癌患者;③行腹腔鏡根治術(前切除保肛術);④術后病理檢查為黏膜下淺層浸潤癌或黏膜內癌。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全部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局部進展期、腹部手術史、心腦肝腎、血液系統等嚴重病變、癌細胞引發的腸梗阻或腸穿孔、精神疾患無法配合者。脫落標準:隨訪期失訪者、術后出現感染、穿孔、出血等并發癥者。根據隨機對照法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51~68(56.4±3.2)歲;內鏡篩查類型:淺表凹陷型10例,平坦型21例,隆起型15例;病理類型:黏液腺癌7例,管狀腺癌8例,乳頭狀腺癌31例。觀察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51~68(56.1±3.0)歲;內鏡篩查類型:淺表凹陷型10例,平坦型21例,隆起型13例;病理類型:黏液腺癌7例,管狀腺癌8例,乳頭狀腺癌29例。兩組病理類型、內鏡篩查類型、年齡、手術方式、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早期直腸癌腹腔鏡術后常規護理,包括飲食護理、監測各項生命體征、適當運動、藥物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家庭授權模式。①發現問題:術后病房轉入24h內,進行第一次授權健康教育,時間為30min,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健康宣傳手冊,對國內外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直腸癌的臨床效果進行詳細介紹,患者存在對早期直腸癌的認知度較差,對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不確定、對工作及生活產生影響的焦慮心理。②開發內在潛能:術后24~72h內,進行第二次授權健康教育,時間為45~60min。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制定解決問題的長期目標、短期目標。短期目標:針對患者問題制定個性化強化性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早期認知腹腔鏡治療、直腸癌的臨床癥狀、術后注意事項等。針對院外干預方法的缺乏問題,由醫務人員、患者、家屬開展座談會,由患者表達訴求,與醫務人員進行溝通協調,擬定家庭授權干預方式;針對患者擔心疾病對工作及生活產生影響的焦慮心理等問題,由醫務人員為患者及家屬列舉本院成功救治早期直腸癌病例案例;針對患者擔心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不確定性問題,與患者共同查找國內外相關資料,促使患者全面了解早期直腸癌進行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長期目標:按時復查。③內在潛能應用:出院前48h進行第三次家庭授權健康教育,時間為45~60min,包括發放家庭內干預手冊、院外健康教育手冊,家庭內干預手冊包括家庭支持與病患的訴求相對應,院外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前兩次授權模式的效果、早期直腸癌的臨床相關內容等。④效果評估:術后隨訪6個月,分析總結評估效果,根據評估效果進行隨時調整。
1.3評估標準
①社會支持評估量表(SSRS):包括社會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等,社會支持程度隨著量表評分的增高而逐漸增高。②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包括不可預測性、缺乏信息、復雜性、不確定性等,分數為0~20分,疾病的不確定性隨著分數的增高而增高。③生活質量評分標準:根據歐洲腫瘤治療及研究聯盟關于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調查評分量表(QLQ-C30)評估,功能維度包括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等指標,每項評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SSRS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MUIS評分比較見表2。
2.3兩組干預前后QLQ-C30評分比較見表3。
3討論
直腸癌的發病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遺傳易感性及遺傳因素;絨毛腺瘤等直腸腺瘤癌前病變;低纖維素、高蛋白高脂飲食等[6-7]。直腸癌病理可分為浸潤型、腫塊型、潰瘍型,其中50%為潰瘍型,轉移較早,分化程度較低[8]。早期直腸癌病灶組織浸潤深度局限于直腸壁內,一般未發生淋巴結轉移,未超出漿肌層。早期直腸癌無特異性臨床特征,在出現病灶破潰后可發生排便習慣改變、便意頻繁,腸腔狹窄癥狀、膿血便、黏液便等癥狀[9-10]。直腸癌早期診斷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關鍵。隨著臨床逐步普及篩查直腸癌理念,早期直腸癌可得到及時確診。對早期直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根治術的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左右,但患者常因對早期直腸癌的相關醫療知識缺失而產生焦慮情緒[11]。目前,對于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實施家庭授權模式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已成為醫學熱點研究課題[12]。家庭授權模式是指醫務工作人員應用反饋式傾聽、開放式提問模式,促使患者及家屬發現自身存在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主觀意愿,醫務人員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改變行為模式,提高對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的認知程度[13]。而常規的院內健康教育無法形成有效的延續性干預措施,患者及家屬對早期直腸癌及治療過程缺乏認知,患者對于疾病的復雜性、不可預測性、不確定性升高,對疾病產生焦慮心理,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等。本研究對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實施家庭授權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SR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MUI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與郭玉芝等[13]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對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家庭授權模式健康教育,以家庭為單位,促使患者發現自身存在問題,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應用發現問題-開發內在潛能-應用內在潛能等家庭授權模式,可提高患者社會支持水平,降低患者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作者:劉冬梅 王靜 晁雙雙 單位:菏澤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