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感染性腹瀉患者中精細化護理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討精細化護理在感染性腹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診的感染性腹瀉患者68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以常規護理為基礎,采用精細化護理,均干預3d。比較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天數。結果:觀察組治療配合優良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腹瀉緩解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及平均住院天數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細化護理應用于感染性腹瀉患者中,效果較好,可提升患者對治療的配合程度,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天數。
關鍵詞:感染性腹瀉;精細化護理;治療依從性;癥狀改善時間
感染性腹瀉為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多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患者除嚴重程度不一的腹瀉癥狀之外,還可伴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等癥狀,加之個體差異以及治療依從性等因素的影響,促使治療及護理難度較高,故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2]。實施更高質量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患者依從性,對促進其癥狀改善具有一定重要性。常規護理往往流于形式,作用效果較為有限,而精細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能夠全面細致地滿足患者其及家屬的真實需求[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細化護理在感染性腹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診的感染性腹瀉患者68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26~76歲,平均年齡(52.13±3.42)歲;病程1~9d,平均病程(5.47±0.76)d。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52.09±3.43)歲;病程1~10d,平均病程(5.50±0.78)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中的診斷標準;②入院時伴有發熱、嘔吐、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且大便呈稀水樣或蛋花樣。③對本研究已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由食物中毒、食物不耐受及其他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瀉;②嚴重脫水者;③心臟、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足。
1.3方法
1.3.1對照組: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體檢,根據其個體病情及癥狀實施對癥治療,并做好相關記錄;遵醫囑監督患者進行合理藥物治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給予飲食、運動方面的指導,告知患者家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3.2觀察組:以常規護理為基礎,采用精細化護理:(1)強化心理護理:通過播放輕松的音樂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減輕不適感;通過充分溝通交流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良好關系,配合安撫患者情緒;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病情,及時耐心地為其解答疑問,消除疑慮。(2)強化病情監測:嚴密監測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由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進行每日評估,并對患者個體異常情況作出應對措施,適時調整護理干預計劃,及時為患者補充所需電解質。(3)積極應對特殊情況:告知其臀部清爽干燥,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提高護理級別,對嘔吐癥狀消失的患者提供易消化、清淡的流質飲食,并告知其堅持少食多餐;對病程較長的患者,根據患者具體狀況盡可能為患者提供高熱量、高優質蛋白的食物;為程度不一的脫水患者適當補充液鹽。(4)強化衛生管理:對患者身著衣物及日常接觸的用具單獨清洗;雙手與患者密切接觸前應做好消毒處理,預防交叉感染;限制患者周圍環境人員流動情況。兩組均干預3d。
1.4觀察指標
(1)治療依從性:干預3d后,采用自設問卷對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進行評價,問卷的重測效度為0.871,Cronbach’sα系數為0.916。所有問卷均有效收回,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問卷內容包括20個條目,涉及患者治療過程中推打護士等現象的發生頻率,每個條目計0~3分,總分范圍0~60分,分數0~20分記為優,21~40分記為良,41~60分記為差,統計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2)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天數:嚴密監測兩組患者癥狀體征,統計腹瀉緩解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1.5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優良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天數比較
觀察組腹瀉緩解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及平均住院天數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感染性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黏膜急性炎癥,飲食不衛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營養不良及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等均為該病的常見誘發因素。該病起病急,且進展迅速,若不及時就醫,持續腹瀉可造成患者營養過度流失,機體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對腸道粘膜修復產生阻礙[5-6]。除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外,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病情干預有重要影響。精細化護理具有主動性、全面性、細致性、合理性等優點,應用于感染性腹瀉患者康復過程具有積極作用[7-8]。該護理方案以傳統護理模式為基礎,將整個護理過程進行全面細化,針對患者個體病情及身體狀況差異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并不斷實施調整,使方案整體更加適應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由于疾病過程給患者造成了較嚴重的不適感,加之患者不熟悉醫院環境,易出現恐懼、焦躁心理,對治療及護理依從性較差。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優良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6.47%,表明在精細化護理干預下,患者依從性明顯提升。分析其原因為,通過強化心理護理,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排斥程度明顯降低,進而在行為上向有利方向發展,利于提高依從性,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此外,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關系,確保其對患者病情發展充分了解,為其答疑解惑,有利于動員其家屬更為積極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甚至高度參與到護理過程中,從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好轉。為避免長時間腹瀉給患者機體健康狀態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盡可能早地控制病情進展,促進患者恢復意義重大。本研究中,觀察組腹瀉緩解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及平均住院天數均短于對照組,表明在精細化護理干預下,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顯著縮短。分析其原因為,精細化護理通過強化病情監測,更加及時準確的應對患者出現的異常情況,并適時調整護理干預計劃,顯著提升護理質量,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通過強化衛生管理,將患者與疾病相關風險因素盡可能隔絕,可避免其病情進一步惡化,減輕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也有利于幫助患者及其家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降低疾病遷延不愈或病情反復發作的可能性[9-10]。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應用于感染性腹瀉患者中,效果較好,可提升其治療依從性,縮短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天數。
參考文獻
[1]白杉.2009-2018年沈陽市其他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9,35(23):3228-3232.
[2]劉彩霞.2017-2018年天津市薊州區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病學特征[J].職業與健康,2019,35(19):2721-2723.
[3]錢學貞,雷平光,甘艷軍,等.我院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現狀及護理對策研究[J].海南醫學,2017,28(2):334-336.
[4]王蔚文,孫明.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991-992.
作者:焦亞昕 趙海霞 張華南 單位: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