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口腔科感染防控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存在的問題
1.1環境空氣污染因素
兒童就診時往往需要家長陪同,增加了診室的人員流動量,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傳播的機會。在治療過程中,口腔內的唾液、切削碎屑、血液等都含有大量病原體,高速渦輪手機旋轉中產生的氣霧及飛沫極易飄散在空氣中,增加病原微生物擴散的機會,污染周圍環境的空氣和物品表面。
1.2生物性危害因素
口腔除了有大量細菌外,可能還會有大量病毒,這些病毒會通過血液傳播途徑形成醫院感染[1]。另外,兒童唾液分泌量通常比成人多,唾液往往難以含于口腔內以至于溢出于口腔外從而使病毒、細菌有傳播的機會。
1.3物理化學性危害因素
口腔科常用藥物通常有刺鼻的氣味,對兒童呼吸道、鼻、眼、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加上兒童由于發育不完善,長時間接觸可產生頭暈、惡心,甚至引起過敏性皮炎。
1.4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淡薄
有些醫務人員忽視診療患者之間的認真洗手或進行手消毒;有些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淡薄,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不戴帽子、口罩及手套或手套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換;個別人對自身針刺傷或銳器刺傷重視不夠,存有僥幸心理,為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創造了易感因素。
1.5診療器械消毒滅菌不徹底
使用消毒劑對手機進行消毒時,只能消毒手機表面,而對手機內部回吸物毫無影響,當再次使用手機時,回吸物質就可隨轉動中噴出的水霧進入其他患者的口中,而造成醫院感染。
2防護措施
2.1建立門診檔案
對就診的每例患兒建立門診病歷,有條件的情況可以建立一份身體健康檔案,以便發生職業暴露時追蹤訪查。
2.2護理配合
兒童口腔科就診患者年齡小、理解及配合能力差,在進行操作時,護士必須做到腳勤、眼勤、手勤、腦勤,熟悉患兒病情及醫師操作步驟。護士可使用強弱吸引器,協助吸唾,對減少治療中診室空氣的細菌含量有明顯作用。
2.3做好空氣及物體表面消毒
診療室每日紫外線燈照射或紫外線空氣循環消毒機消毒;地面采用濕拖并消毒,隨時保持清潔;物體表面每天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沖洗;燈把手等醫師直接接觸的地方用防污膜包裹,每人一更換,漱口池表面擦拭清潔[2]。定期對口腔科的滅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劑、物體表面、醫務人員的手及空氣進行微生物學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利于醫院感染的控制。
2.4做好個人防護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嚴格遵循標準預防原則,掌握消毒隔離措施及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流程。戴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或面罩。醫務人員直接與患者接觸,手極易被患者的唾液、血液、分泌物等污染,是醫院感染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3],所以診治患者前后或直接接觸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
2.5口腔科布局合理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要求,規范診療區域的分設,做到布局合理。設立污物間,集中處理重復診療器械及醫療廢物。對于重復使用的器械,使用后集中在含酶液的密閉箱中由專職護士收取運送到供應室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備用。污染的銳器必須按規定放入堅固的銳器盒內,防止發生針刺傷等意外傷害。
2.6藥品使用及管理
兒童口腔科的藥品種類繁多,應專人負責,定時清點、檢查、補充。兒童口腔科用藥大部分都有揮發性,應及時檢察瓶口是否完整、有無缺損,以防污染及影響藥物療效,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常用藥物如樟腦酚液、三氧化二砷糊劑、丁香油酚、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根管塑化液及自凝牙托水、粉等,每次用后蓋子要密閉,瓶身要用乙醇棉球擦拭干凈,防止氣味散發于空氣中造成對兒童不必要的傷害。
2.7準備充足的診療器械
兒童口腔科器械精細且種類繁多、用量大、周轉快,這就要求必須配備足夠的口腔器械。凡進入患者口腔內的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嚴格規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程序,從源頭上切斷感染途徑。
2.8加強醫院感染控制意識及培訓
提高預防兒童口腔科治療醫院感染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利用各種媒介和手段加大對預防兒童口腔科治療醫院感染知識的宣傳。加強對醫務人員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的教育,提高醫務人員防范醫院感染的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增強恪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提倡系統化管理,把住各個環節,從源頭上切斷感染的途徑。
3結果
我院兒童口腔科近幾年通過對診療環境消毒、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嚴格器械的消毒滅菌及醫務人員做好職業防護等措施以來,未發生一例醫院感染,有效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得到患者的信任和支持,門診量不斷增加。
4討論
兒童口腔科作為一個口腔特色科室,有其特殊性,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加強防護意識,同時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及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培訓和嚴格的無菌技術操作??谇辉\療器械要嚴格消毒滅菌,改善口腔診室的診療環境,定期做細菌培養和微生物監測,加強醫院感染的檢查、監督和指導。只有通過徹底落實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