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報紙熱點新聞報道封面設計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認為,在新興的網絡媒體強勢崛起和傳統廣播電視深度變革的沖擊下,報紙必須充分發揮紙媒的特點,打造優美形式、鮮明觀點和深刻內容融于一體的風格特色,而熱點新聞報道報紙的封面最應該承擔起這個重任。為了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成功紙媒熱點新聞報道的封面在設計方式上通常采用滿版式的特寫圖片、壓圖式大標題性封面、繪畫型封面表現及圖片照片的多圖組合等方式。
關鍵詞:熱點新聞;設計;策略
面對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興媒體,傳播速度相對慢、傳播信息相對滯后、傳播手段相對單一的報紙,尤其是直接沉浮在市場競爭大潮中的都市報,在與新媒體同臺博弈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備受沖擊。眾所周知,快節奏工作、生活下的新媒體時代,強調視覺吸引力的現代報紙的競爭,不僅僅體現在社會關注焦點的新聞內容與題材的深度挖掘上,還體現在報紙封面的視覺美感上。從視覺感知的角度看,文字由于其字形形式抽象,給人的視覺感受顯然不如圖片那樣直觀明了,所以報紙封面上的圖片是否優美、是否有吸引力往往是決定封面設計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這是因為“圖片為靜態文字內容帶來了視覺動感性與閱讀趣味性,在間接傳達文字內容信息的同時,還起到了充實版面藝術效果與強化信息內容吸引力的功能作用”[1]。筆者選取揚子晚報的封面設計為例,論述報紙封面設計常用的四種設計方式。
一、特寫性
這類報紙封面多采用人像或場景特寫,通過非常規尺寸的圖片和打破常規構圖范式的肖像或場景特寫,凸顯熱點新聞的爆炸性和內容的誘惑性。這類圖片往往通過相機的特寫鏡頭,渲染人物熱情、凝重、歡快、悲哀等各種各樣的情緒;凸顯場景的宏大性、景觀的壯美性和事件的奇詭性等不尋常的特點。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強調對人物內心情感和思緒等的傳達,表現出熱點事件的震撼性,將讀者帶入現場,或營造莊重肅穆等特殊氣氛,以突出熱點新聞震撼人心的精神特質。將傳統藝術融入當下的生活生產中,將中國精神和中國氣度融入新時代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中,這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無數有傳統情懷的文化、設計和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在服裝領域,只要一想到倫敦時裝周,深色、格紋、英倫風等作為關鍵詞會出現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而在2021年,中國設計師設計的蠟染服飾成為倫敦時裝周上一股強勁的“中國風”。這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和企業家,不斷追求將有中國風情和傳統文化印記的印染技能融入當下服裝設計和生產中的一次成功嘗試。2021年9月6日的揚子晚報(見圖1)對這次倫敦時裝周上“中國風”服裝的展示進行了詳細的報道,當天的報紙封面選擇了一張身穿藍印花布長裙的東方模特的特寫圖片。圖片中,身著一襲藍印花布長裙的模特站在S形上升的臺階之上,以仰拍的方式,巧妙地將模特修長的體型掩映在濃郁中國風的藍花布長裙之下,其上身緊致、舒展而修長的線條與裙擺展開后密集、層疊、有動感的裙褶形成了曲直、疏密等強對照關系。兩相對比,封面呈現出疏密有序的跳動感,同時藍印花布上藍白兩色的鮮明對比,以及傳統藍印花布質樸的圖案映襯著模特孤冷高潔的表情,使封面圖片傳遞出藍印花布服飾與世隔絕的“冷”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清”,超凡脫俗盡顯,讀者仿佛能感受到倫敦時裝周現場飄揚起一股簡約清朗的中國風。
二、標題性
封面標題一定是最先被讀者注意到的內容。新聞標題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傳遞出信息,即告知讀者本篇新聞的主題或主要內容。通常情況下,成功的新聞標題虛詞很少,一般都使用精準的定語、名詞等,標點符號的運用也十分講究,比如常見的冒號、破折號、引號等,其出現在封面上都有特定的目的。只有這樣凸顯報紙封面的標題,才能刺激讀者的聯想。只有能激發讀者興趣的標題才可以稱為成功的標題。這類具有標題性的封面在設計上十分強調封面主次鮮明,其他內容則常以圖片分割組合的形式存在。設計者往往將符號、眾多內容的圖示等元素設計成標題的輔助,使標題永遠處于封面最亮眼的地方。而且標題的字體多用大號字體,這是由于大號字體在視覺上具有沖擊力較強的特點;當然,也有用小號字體的,用小號字體時則常對字體進行重復排列,這是因為小號字體重復排列也容易形成強烈的視覺吸引力。2019年10月2日,揚子晚報封面封底版《盛世畫卷》(見圖2)用帶“1949”“國慶”“2019”這樣標題性字樣的大場景圖做通版底圖,設計了帶有顯眼文字——“盛世”和“70”的紅色卷軸,卷軸標題的上方是懸掛國旗的直升機飛過天安門廣場時的照片,標題鮮明,底圖場景宏大,整個封底給人以恢宏大氣的莊嚴肅穆感。卷軸的每張圖都是以“盛世”和“70”為主題精心選擇的,圖片分別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受閱的現役、老軍人方陣,三軍武器方陣,致敬緬懷老一輩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方陣,群眾游行隊伍中的外賣小哥以及科技成就方陣等。這樣的設計傳遞出許多重要的信息。一方面是70年的崢嶸歲月、70年的風雨兼程、70年的艱難創業和70年的滄桑巨變。當今中國,已國強民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迎來了光照千古的歷史曙光。另一方面除了給讀者視覺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紀實性的圖片顯示我人民軍隊和平之師、正義之師的煌煌軍威、展現我文明祖國的泱泱國威。如《盛世畫卷》這類標題性封面畫卷形式的設計,其把重大歷史時刻的信息記錄于報紙這一實物上,既在視覺上帶來強烈的震撼與沖擊,又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樣的構思和設計,融思想性、藝術性和收藏性于一體,充分發揮了紙質媒體恒久性傳達信息的優勢,這是目前新媒體無法比擬的。
三、繪圖型
由于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圖片的獲取十分便捷,很多紙媒的封面設計在圖片的選擇上絕大部分都會使用照片,有些紙媒幾乎達到濫用圖片的程度。原因在于,這些紙媒或出于考慮封面設計的時效,或出于習慣,或是沒有意識到手繪圖具有創新的藝術性、鮮活的生動性、藝術的個性化等特點,忽視了手繪圖對于部分熱點新聞的匹配性,尤其是特別適用于表現報紙這種紙媒的獨到面貌。手繪或電腦繪制的圖畫,由于其創作立場和觀點表達的易確定性,往往能直接匹配熱點新聞的內容和觀點。“插圖是報紙中最容易進行色彩搭配的部分,通過插圖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夠提高報紙整體版式的視覺沖擊力和審美效果。”[2]總之,好的繪圖立意新穎,既符合主題,又適應了時代流行趨勢,不落俗套;既滿足了讀者的審美需求,使之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又提升了新聞的傳播效果。比如揚子晚報2021年7月9日A2版(見圖3)就是借助手繪圖式和文字的配合,以中國地圖的手繪畫為底圖,以綠、黃、橙、紅四色展現中國蚊子的地區分布,并以卡通性的表情圖與四個色階對應。綠色對應笑臉的卡通頭像,并標注“默默無蚊”的字樣;黃色對應面部表情平靜的卡通頭像,標注“略有耳蚊”的字樣;橙色則對應悲傷流淚的卡通頭像,標注“蚊風而逃”的字樣;紅色則配以嘴巴大張、神情驚恐的卡通頭像,標注“人蚊大戰”的字樣。該封面借助繪圖的方式,用夸張的文字、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繪圖,形象地為讀者呈現了夏季中國的人“蚊”形勢。這樣的封面設計方式,既容易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使讀者的閱讀感受更為輕松愉悅。
四、多圖組合式
有些熱點新聞的主題、內容不是一兩張圖片就能恰當傳達和有力表現的,這時的封面可以考慮采取同時使用多張圖片組合拼接的設計方式解決問題。多張圖片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強調組合的統一性和強化組合的對比性兩種方式。組合的統一性是指所有參與組合的圖片采用同一尺寸,視不同主題和內容采用如宮格、回環等有規律的方式排列。組合的對比性則是指參與組合的圖片在尺幅上有主從、長短等方面的強烈對比,在色彩上則有明度、純度等方面的鮮明對比,從而使封面形成鮮明的主從關系和清晰的視覺層級。這兩種組合方式可有機融合使用,因此,當一張張的圖片組圖呈現時,必然會產生疏密、虛實、松緊的連續性對比效果,從而帶來讀者視覺感受上的外張力,具有強烈的節奏感。這種密集排列的拼接方式更能渲染熱點“大”新聞,讓版面更顯張力。當然,“多圖組合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圖片的大小進行統一有序的協調,要避免在版面中出現的圖片尺寸類型過多”[3],從而使版面有凌亂之感。2020年2月11日,正值湖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江蘇向湖北黃石派出首批310人的醫療支援隊。從封面設計的角度考量,怎樣表現江蘇醫療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慷慨出征、舍生忘死,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傳達大愛無疆的中國精神的呢?揚子晚報2020年2月12日A3版(見圖4)用310張隊員出征的面孔照片,以傳統的四方連續的方式,組成特別的拼圖,形成了墻體樣式的封面,很巧妙地凸顯了新聞主題。封面中上方是“江蘇”“黃石”4個紅色的黑體漢字,4個字中間用小紅色方塊拼成一個紅色的心形圖樣,意味江蘇、黃石兩地人民同心協力,共同抗疫。圖片中間,用照片間隙拼出“加油!”的字樣。310張笑臉的圖片圍繞著六個漢字和一個心形的圖樣,非常巧妙地將組合的統一性和組合的對比性融合到一起。用尺寸一樣的方形照片組合拼接,這是強調形的統一和諧;將占據封面大部分面積的偏冷色照片和中間紅色的字體、圖案形成冷與暖的視覺對比。構思新穎,立意高遠,使得封面在統一中又有對立,對立又巧妙地融入統一的大框架下,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給讀者帶來震撼的同時巧妙地展現出江蘇醫療隊隊員抗疫必勝的信心、決心。另外,這個封面以310張醫護人員面孔照片排列成方陣,仿佛形成了堅固而高聳的城墻,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這堅不可摧的鋼鐵城墻上不可或缺的堅實磚石。310張剛毅的面孔,310雙炯炯有神的眼睛,310道堅毅的目光,既表達了對江蘇醫療隊無私大愛的崇高敬意,又顯示了疫情暴虐之際,江蘇與黃石人民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同時,也在特殊的歷史時刻以圖式的方式記錄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
五、結語
即使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當下,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和媒體人的第一原則。縱使有新奇的標題、華麗的封面,如果沒有獨到觀點和深度內容的支撐,那只會是一種虛空的、沒有精氣神的、短時間的視覺刺激,這樣的形式美一定會顯得蒼白無力。反之,如果僅僅有獨到的觀點、深刻的思想,但封面不具備優美的形式,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當下新聞獲取途徑多樣化的背景下,一定不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那報紙的內容再好,觀點再獨到,也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將優美的封面設計與有深度的內容完美結合起來,顯然是紙媒熱點新聞報道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單莉偉.論新媒介時代下報紙版式視覺化設計的創新[J].新聞傳播,2017(6):82-83.
[2]李卓.報紙版式要素創新性設計思路淺析[J].中國報業,2020(10):36-37.
[3]劉浩.優化報紙版面中新聞圖片的視覺呈現效果[J].新聞前哨,2019(10):24-25.
作者:王萍 單位: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