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延續性護理對婦產褥期身心恢復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初產婦產褥期身體與心理恢復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5月我院收治的的100例產褥期初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在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比較兩組初產婦保健知識評分、抑郁評分、身體健康評分,初產婦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試驗組初產婦干預后保健知識評分與身體健康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抑郁評分顯著性低于對照組(P<0.05);初產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顯著性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對初產婦產褥期身體與心理恢復的干預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初產婦;產褥期;抑郁;性生活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5月收治的100例產褥期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等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年齡21~30歲,平均(24.5±1.1)歲;計劃內懷孕40例,意外懷孕10例;順產32例,剖宮產18例;試驗組:年齡20~29歲,平均(24.1±0.9)歲;計劃內懷孕41例,意外懷孕9例;順產31例,剖宮產19例。納入標準[4-5]:(1)初產婦足月分娩且無妊娠合并癥、分娩并發癥。(2)新生兒為正常足月兒,體重>2.5kg,出生1minApgar評分>8分。(3)初產婦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等。排除標準[6-7]:(1)存在失訪風險初產婦;(2)精神、智力與溝通異常的初產婦;(3)接受其他機構提供產褥期護理初產婦。兩組初產婦在年齡、計劃懷孕與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在初產婦出院時給予入院指導、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營養干預、并發癥預防等出院指導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具體內容為:(1)信息與服務延續。為初產婦建立延續性檔案,做好姓名、職業等一般資料的記錄,每人獨立檔案;根據一般資料全面評估本人與其家庭情況,制定科學循證需求的出院指導單,并贈與初產婦及其家屬。(2)網絡平臺運用。建立網上交流平臺,如微信群、QQ群,定期發送健康知識鏈接,可通過互發語音、視頻、圖片等方式遠程解決初產婦提出的問題;定期維護網絡平臺,在同一時間集中解答問題,并更新內容等。(3)家庭或電話隨訪。分別于出院后7d,14d,28d進行隨訪,詢問初產婦基本情況,指導其產后恢復,及時發現其不良情緒,并給予疏導;第一次家庭隨訪評估初產婦乳頭皸裂與乳量,再次向初產婦講解產褥期衛生保健知識;第二次隨訪觀察給予體重與皮膚黃染,檢測初產婦有無惡露排出,宣傳避孕重要性,闡述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emalepelvicfloordysfunction,FPFD)常識,并予以凱格爾運動指導;第三次隨訪主要觀察初產婦盆底功能,指導盆底肌技能鍛煉,發放產后生殖健康手冊等。
1.3觀察指標
[8-9]比較兩組初產婦干預前后的保健知識、抑郁、身體健康評分,抑郁評分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分數越高抑郁越嚴重;身體健康情況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滿分800,分數越高健康狀況越佳。比較兩組初產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采用
PEMS3.2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初產婦干預前后保健知識評分、抑郁評分與身體健康評分比較.
2.2兩組初產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3討論
產褥期是初產婦身體與心理恢復的關鍵時期,其全身各系統均發生一定的變化,對初產婦的健康、具有重大影響,是維持家庭美滿的重要保證[10-11]。有研究指出,絕大部分初產婦初為人母,對于產褥期的保健知識認知不足,尤其對于產褥期衛生行為掌握不佳,產后恢復與心理調節的掌握更缺乏經驗,因此也造成初產婦產褥期身體與心理恢復不佳[12-14]。初產婦住院期間可得到醫務人員正確的健康教育,但多數知識對于初產婦屬于理論認知,缺乏實踐經驗,并且在出院后很難得到有效的醫療支持,加上社區衛生服務力量薄弱,遠不能滿足初產婦出院后的護理需求,因此我國初產婦產后感染率發生率高達6%,產后抑郁發生率高達15%以上,母乳喂養率更直線下降,形勢不容樂觀[15-17]。延續性護理是在一定時間內以科學的行動設計保證患者在相同或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均可得到協調性與延續性的照顧與護理,是從醫院延續至家庭共同完成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工作,從而彌補了初產婦出院后無法得到健康指導的空缺。延續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信息與服務延續、遠程知識傳授與隨訪等途徑,因此是初產婦產褥期得到連續護理服務與衛生保健的重要保證[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初產婦干預后初產婦保健知識評分與身體健康總分高于對照組,抑郁評分顯著性低于對照組(P<0.05);初產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可明顯提升初產婦衛生保健認知,改善抑郁癥狀,提升初產婦身體健康水平,減少初產婦不良事件的發生,對初產婦產褥期身體與心理恢復的干預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南枝,宋改環,仇春波,等.妊娠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9例的護理[J].浙江醫學,2015,37(21):1792-1793.
[2]施丹鳳,江秀敏,劉桂華.產后婦女生殖健康服務現狀與展望[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6,22(2):23-25.
[3]于俊艷.健康管理對出院后產褥期母嬰健康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6):1265.
[4]周曉麗.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9):202.
[5]陳生梅.按摩護理和心理療法治療產褥期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5,21(7):100-102.
[6]馬麗敏.產后延續護理對產婦產褥期心理及母嬰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6,(10):152-153.
[7]聶芹.護理干預對產后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3):145-146.
[8]錢春紅,陳淵,周競奮,吳潔,蔣蘭芳.個體化心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抑郁狀況、睡眠質量及泌乳情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210-212.
作者:涂靜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