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促進學前兒童文學語匯核心經驗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學語匯是文學作品中所運用的全部詞語總和,也是文學語言的構成要素。發展兒童文學語匯是學前語言領域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提升兒童語言表達的依靠,更是兒童展現內心世界的基礎。為此,在梳理了相關知識體系后,歸納并整理出促進兒童文學語匯核心經驗發展與提升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學前兒童;文學語匯;策略;文學作品;表達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辈浑y看出,為兒童提供優秀文學作品的學習是提升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兒童文學作品中所有的詞匯、語言句式、以及修辭方式都可納入文學語匯范疇。發展兒童文學語匯是學前語言領域的核心內容,是提升兒童語言表達的依靠,更是兒童展現內心世界的基礎。為此,在梳理了相關知識體系后,歸納并整理促進兒童文學語匯核心經驗發展與提升的相關教育策略。
一、明晰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特點是促進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的理論支撐
1.兒童文學語匯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
首先,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3歲的幼兒能掌握1000個左右的詞匯,到了6歲時,他們的詞匯量增長到了3500多個,詞匯量是以逐年增長的趨勢發展著的。其次,兒童的句式內涵不斷豐富,句式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幼兒一般先是以詞代句,他們可能用“毛毛”替代一切跟“毛”相關的統稱。接下來,兒童的語言出現了多詞累加的簡單句式,如“寶寶、水”,這是在表達“寶寶要喝水”或“把水杯拿開”,在這一過程中成人要依靠環境來分辨兒童的語意。最后,兒童的句式變得完整。他們先掌握與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句式,再過渡到結合文學作品或生活經驗表達一些概括性和準確性更強的語句,并開始運用修飾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
2.兒童文學語匯發展是一個積極表述、主動建構的過程。
4歲左右的兒童進入了語言發展最為迅猛的時間,為表達一個小小的心愿,他們句窮詞盡的交流。比如,面對媽媽不在給酸奶的一段對話,“媽媽我要喝酸奶”,(媽媽說“你剛剛喝完不可以再喝了”),“就喝一個我就不喝了”“媽媽酸奶是酸酸的,象山楂一樣,我再嘗一下好嗎?”“小胖(鄰居)一會來咱家,能喝酸奶嗎?我給他分享,我不喝”……孩子的表述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思維與句式噴涌而出。在交際的需要下,兒童感覺到學習新詞的緊迫性,他們會主動利用這種環境與機會積極表述,將思維與文學語匯核心經驗結合起來。
3.兒童文學語匯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綜合化的過程。
在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的過程中,兒童會在各個領域范疇吸納相應的語匯語法,并在不斷的學習探討、交流表述中獲得發展與提升。經??吹皆谒囆g活動中,兒童的繪畫作品讓他們興奮不已,孩子們大多會主動向他人講述自己作品的內容、蘊藏的故事,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運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兒童即獲得了有關的藝術創造與藝術表現,又獲得了語言學習表述的機會。在此意義上,我們很難說這種活動究竟是藝術教育,還是語言教育,它表現出極為明顯的綜合化的特點。
二、學習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促進兒童文學語匯的發展的核心
1.兒童文學作品頌揚真善美的核心經驗,啟迪兒童心智。
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就相當于交換童年,交換生活場景,讓孩子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享受無窮無盡的人生智慧,增加各種各樣的生活經驗。例如圖畫書《猜猜我有多愛你》,在有“愛”就要大膽說出來這一核心經驗的指引下,孩子們產生說的欲望,全力表達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家鄉的愛。同時,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安排時而緊湊,時而明快,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作品中的情感明朗直率,這些都是兒童的精神營養品,孩子的心智會在大量的閱讀中不斷成熟。
2.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唯美人物,萌生兒童心靈偶像。
一個《愛美的倉鼠媽媽》讓許多幼兒流下了眼淚,它們為可憐的小倉鼠感到惋惜,譴責那個愛美卻不負責任的倉鼠媽媽。為改變小倉鼠的命運,孩子們大膽續編出代表他們心聲的故事結尾,美妙而動聽,善良而又不失真實。兒童文學作品人物形象鮮明,情感表達愛憎分明,給兒童心靈以真善美的感召。樂于助人的“嘟嘟熊”,勇敢機智的“暖洋洋”,善良溫柔的“愛心樹”,這些故事中的主人逐漸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偶像。孩子喜歡他們,模仿他們,無形中就習得善良的心地、良好的生活習慣、較強的耐挫折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兒童文學作品的豐富詞匯,推進兒童表達欲望。
兒童讀書讀的多,詞匯量就豐富,語言就流暢,表達起來就輕松順暢,說的越流暢就越愛表達,這樣就促進了兒童語言的發展。如孩子們經常用動作將詞義具體形象化,“抬頭挺胸”“手舞足蹈”“歡蹦亂跳”,在一個個鮮明的體態動作中兒童對成語理解逐漸變得準確。再如故事《小貓釣魚》中兒童對“一心一意”的準確理解和運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注重文學語匯的使用,其中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的運用無不充分體現兒童年齡特點,能給幼兒以美的熏陶。
三、創設有意的語言環境是促進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的依托
1.有效利用生活經驗,鼓勵兒童大膽地說。
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兒童文學語匯發展提升的源泉與基礎,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兒童生活,引導兒童將生活中一個個片段運用文學語匯恰當表述,引導兒童依靠豐富的生活源泉講述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比如談話活動“我進步了”“快樂的六一”,兒童以生活經歷為依托,在“想說———說好———說清楚———說完美”情緒的指引下,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還可利用兒童間的交往,在爭奪玩具的使用權中,在想當“值日生”的自我展現中,在合作分組的結伴中,運用大量的文學語匯,征服著對方表現著自己,感受到運用文學語匯交往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表述能力。
2.走進大自然感受體驗,引發兒童運用文學語匯美妙地說。
帶領兒童體驗感受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春意盎然、鳥語花香……讓兒童感知自然賦予人類的美妙與爛漫。挺拔的松柏,茂密的楊柳,五顏六色的鮮花,偏偏起舞的蝴蝶都可以成為兒童觀察的對象,它們影響著兒童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激發著兒童對生活的熱愛。如春天走進公園孩子們就會大聲朗誦“春天是什么?小燕子說:春天是溫暖的泥巢;小鴨子說:春天是歡騰的小河;……小朋友說:春天是大家的歡樂。”在感受和體驗的指引下,成人要創設一個讓兒童想說、敢說愿、意說的語言環境,鼓勵兒童把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講出來。
四、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促進兒童文學語匯的發展的基礎
1.運用游戲培養良好傾聽習慣,在聽說間理解運用文學語匯。
傾聽是語言表達的前奏,傾聽是學習的基礎,傾聽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常發現有的孩子在傾聽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傾聽習慣不好質量不高。因此,應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并加以改正。如游戲“快樂的小白兔”,兒童輪流用“小白兔”說話,其他兒童作相應動作,小白兔連蹦帶跳的來到幼兒園———我是快樂的小白兔———小白兔跟小灰兔深情擁抱———小白兔采了一把五顏六色的鮮花送給媽媽。游戲中說的準確運用文學語匯,聽的準確理解表現,遞增式的語言增強了兒童對文學語匯的理解,培養了兒童運用文學語匯表述的主動性和獨特性,樂此不彼。
2.運用睡前故事培養良好傾聽習慣,在潤物細無聲中豐富文學語匯。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兒童選擇觀看動畫視頻,傾聽的機會越來越少,思考的習慣被剝奪。認識到這一點,睡前故事就變得及其有意義,要經常利用午睡和晚睡前的十分鐘,讓幼兒躺在床上安靜地傾聽故事,培養幼兒主動傾聽、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并在傾聽的同時幼兒思維得到有效發展,他們會根據聽到的語匯描述想象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形象,這是視頻畫面永遠無法實踐的功能,兒童有效地提高了理解故事的能力,感受其中文學語匯的美妙。
3.有效利用各種非正規活動培養兒童傾聽習慣。
日?;顒又袔椭變簩W會安靜地傾聽別人講話,養成集中注意力、耐心傾聽的習慣。比如早點名時間,教師用一些修飾詞語作為每個幼兒的姓名前的定語,使幼兒在愉快的傾聽中,感受文學語匯的魅力?!案筛蓛魞舻男」鳎薄皹酚趲椭∨笥训模?,幼兒對這種點名方式很感興趣,每次都會安靜地傾聽是否點到了自己的名字。還可以在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春天植物的變化,告訴幼兒“秋天來了,大地一片金黃,山野披上金色的外衣,小樹葉輕輕的離開了媽媽……”以幫助幼兒積累文學語匯??傊?,在幼兒園的非正規活動中可以培養、訓練幼兒的傾聽習慣和能力,關鍵是成人要形成意識,充分把握機會。
五、有意的早期閱讀活動是促進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的助推器
1.早期閱讀活動激發兒童運用文學語匯的潛能。
早期閱讀是兒童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化做的一種寓教于樂的語言活動,是學前兒童憑借變化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早期閱讀可幫助幼兒積累大量文學語匯。首先,早期閱讀的圖畫書色彩鮮明,形象栩栩如生,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兒童通過早期閱讀可以豐富詞匯量和生活經驗。其次,每個圖畫書中都圍繞一個故事主題,引導幼兒在生活中遷移運用學到的語言,通過討論、模仿,提高兒童運用文學語匯能力,在不斷重復閱讀中豐富語言,提升對學習文學語匯的興趣。
2.選擇不同類型的圖畫書在遷移中發展兒童文學語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在閱讀過程中,幼兒會把當前的閱讀刺激和原有的閱讀經驗聯系起來,通過同化、順應,豐富或修正原有的模式,從而產生新的認識。小班幼兒多喜歡畫面精美、角色可愛、情節簡單的圖畫書,初識一些新鮮動聽的文學詞匯。中班幼兒喜歡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圖畫書,且會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在遷移中加深對文學語匯的認識并開始有意識的解讀。大班幼兒的閱讀范圍擴大,能較長時間專注于圖書,喜歡與好朋友一起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豐富的文學語匯得以全面發展,這也是語言表達突飛猛進的過程。
六、漸進性的講述活動是兒童文學語匯發展的表征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尋求有效的文學語匯進行表述。
講述活動要善于引導幼兒由近及遠感知主人公,感知環境的變化,感知其中的人物關系。如在看圖講述“會移動的鳥窩”活動中,幼兒要依據觀察對象集合已有經驗,大量遷移相關文學語匯,為講述活動奠定認知的基礎。幼兒觀察后思考:圖上的小鹿和其他的小鹿有什么不同?誰在這建了鳥窩?應該建在哪里?小鹿怎么做的?兒童回顧已有知識經驗,初步嘗試使用具體、生動、形象的詞語講述畫面,同時抓住“鹿角上的鳥窩”這一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思考與描述,從正確的角度把握講述對象。
2.運用已有經驗,大膽運用文學語匯合理講述。
在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基礎上,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已有的文學語匯把自己對憑借物的認識講述出來。這是幼兒自由發揮的階段,要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講述,語言要清晰;二是要及時發現幼兒講述過程中的“閃光點”,即文學語匯運用的精華部分,及時鼓勵和支持;三是要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認識講述的基本要素,即人物、地點、事件、結果。避免幼兒在講述中遺漏,使講述缺乏完整性和連貫性,努力引導兒童準確地將講述內容完整且全面地表述出來。
3.引進并學習新的講述經驗,發展兒童文學語匯。
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兒童一起討論新的講述內容,也可以依據某一個幼兒的講述內容,與幼兒一起分析其講述是否全面、完整。在討論達成一致意見的同時,兒童的講述經驗得以豐富。再以“會移動的鳥窩”為例,新的講述經驗讓兒童發現并運用了形容詞“一動不動”或“紋絲不動”,教師只需跟隨兒童的思維發展,指引兒童理解并學習運用新的文學語匯,形成新經驗。講述中兒童獨立構思,運用已有經驗,依據憑借物,運用較為規范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某事、某物或者某人的認識。總之,兒童文學語匯是兒童早期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它不僅促進兒童文學詞匯的積累,而且可以幫助兒童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為兒童的創意表達奠定基礎。因此,成人應積極為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利用多種教育方法與策略豐富兒童文學語匯,提高兒童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9
[2]辛宏偉.幼兒文學語匯學經驗的發展與教育支持策略[J].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14(4).
作者:張靜 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