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方法
1.1藥學監護
1.1.1掌握適應癥
對患兒用藥前要先進行細菌培養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用藥選擇;同時對患兒進行藥敏試驗測試,若其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或其本身為過敏體質,治療時應當密切注意其狀況。阿奇霉素常規可用于細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等治療。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2歲以下兒童進行阿奇霉素口服治療尚不能完全確定安全及有效,16歲以下兒童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治療有時會引起相關不良反應,因此臨床治療時要尤為注意。
1.1.2聯合用藥監護
阿奇霉素常會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臨床聯合用藥時要更加密切注意。常見如不將阿奇霉素與林可霉素類抗生素聯用,該兩種藥物會產生競爭拮抗作用,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此外阿奇霉素亦不與含鋁、鎂的抗酸藥物同時使用,以免降低阿奇霉素的血藥峰濃度。
1.1.3使用方式監護
對阿奇霉素的使用首選口服給藥,避免注射給藥。由于阿奇霉素屬于長效抗生素,因此一般每日只需給藥一次,防止藥物過量而引起不良反應。
1.2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同時對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
1.3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統計軟件SPSS16.0處理所記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本次觀察,兩組患兒發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燒、胃腸道反應、過敏性皮疹及過敏性休克,整理數據可得,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對照組為26%,看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所示。表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照表(n=50,例)
3討論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目前臨床運用較為廣泛的抗菌藥物,其藥物作用多樣,抗菌譜廣,口服吸收利用較好。阿奇霉素作為其中的代表藥物,臨床使用較為常見尤其是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但其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也較常見,因此醫務人員使用時要密切觀察并做好相關監護。現將其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總結如下:①發燒。部分患兒使用該藥物后會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但停藥后癥狀即可自行恢復;②胃腸道反應。該不良反應癥狀最為常見,患兒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等,醫護人員若觀察到患兒有上述表現后要立即停止藥物的使用,對于癥狀嚴重患兒可適當給予胃復安治療;③過敏性皮疹。本次觀察中有部分患兒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出現皮疹,主要分布在上肢及軀干,一經發現要立即停藥,制止患兒抓撓等動作,同時可進行脫敏護理治療;④過敏性休克。部分患兒對阿奇霉素產生過敏反應引起休克,患兒會有呼吸困難、機體抽搐、面色蒼白等表現,醫護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防止危險情況發生。本次觀察中,兩組患兒發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燒、胃腸道反應、過敏性皮疹及過敏性休克,這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整理數據可得,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對照組為26%,看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得,兒科臨床應用阿奇霉素治療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的發生,不利于患兒恢復及健康成長,因此臨床要采取更嚴密檢測及合理的用藥方案,以提高其臨床運用的安全性。
作者:廖振潤 單位: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古市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