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電子技術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引領,對接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緊貼實際工作過程,課程之間通過一級項目、二級項目統合起來、通過三級項目來完善充實課程教學,提出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
關鍵詞:任務驅動;項目化;課程體系
教職成[2011]12號《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繼續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2014年12月,教育部下發的《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指出“要對接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深化多種模式的課程改革”。可以看出,國家對課程改革的重視,強調項目化教學、課證融合。本文的研究就是在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導下,依據已有的關于項目化課程體系研究成果進行的。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
(一)國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及項目化課程的研究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在歷經“職業分析導向”和“學習理論導向”后,目前正趨向“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式發展。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有6種典型的課程模式:“雙元制”課程體系模式、CBE課程體系模式、MES課程體系模式、職業群集課程體系模式、事業發展型課程體系模式、統合型課程體系模式。該系列課程體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為國內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借鑒之處。而對于項目化的研究也是有著顯著的成果。20世紀初,Kilpatrick在對項目課程進行了系統理論研究與實驗后,將項目課程的關鍵特征定義為有目的的行動與動作,并將項目課程的內涵歸納為兩類:第一類為把項目課程限定于問題解決領域,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真實情境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形成問題解決方案,并通過實際操作予以解決;第二類是以個體的自愿為前提。隨后,SallyHerman根據項目學習的特征將項目分為五種類型:有結構的項目、與主題有關的項目、與體裁有關的項目、模板項目和開放性項目。
(二)國內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及項目化課程的研究現狀
本世紀以來,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一些高職院校對項目化課程體系模式進行了實踐摸索,并初步形成了立足于崗位工作需求,以崗位工作結構為框架、職業能力形成為目標、工作過程為背景、情境任務為中心、項目課程貫穿始終的項目化課程體系。項目化課程體系打破了學科式課程體系,突出課程內容與工作崗位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形成在復雜工作情境中進行判斷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盡管研究者們已經認識到應當將項目課程化課程體系作為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但是目前學界對項目化課程體系的研究還沒有突破瓶頸,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職業教育項目化課程的改革還局限于局部的改革,停留在小范圍的具體項目課程的開發上,未能從整個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的角度來考慮項目課程的整體設計;二是在設置具體項目時,不是根據崗位工作的需要設置項目,而是以項目的好獲取、好實施為選擇依據,項目的職業性、崗位針對性不強,技術含量低;三是針對具體專業,特別是電子類專業的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極少,且大多停留在“構思———設計”環節,未涉及實施與運行環節。
二、項目化課程體系改革方案設計
1.通過網絡資源查閱山東省信息產業帶上的典型電子類企業特別是適應經濟產業轉型的企業分布、經營狀況等,同時查閱省內外知名職業院校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情況。目的是有的放矢地確定好需要調研哪些企業與同類院校。2.以典型企業崗位需求及真實工作過程為前提,確定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課程及課程群。3.以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為依據,確定課程體系、課程群及課程的由上到下、由統領到具體的各建設目標。4.以項目貫穿的原則,依據課程、課程群及課程體系的各級培養目標,確定分別貫穿于課程體系、課程群及課程的一級、二級、三級項目。5.以真實項目實施標準為依據,建設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6.以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應電專業2017級學生為試點對象,試實施并及時修訂本課題研究構建的課程體系。為了完成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三種方法來解決研究中的問題。
三、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鑒于山東省高職院校關于項目化貫穿性課程體系研究空白的現狀,在國內外課程體系研究特別是項目化課程體系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山東省諸多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階段課程體系的弊端(只是學科體系的簡單改版即項目化教學只是孤立地應用于某幾門課程),為更好地讓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習過程更接近于實際工作 過程、使課程之間通過一級項目、二級項目統合起來、通過三級項目來完善充實課程教學,提出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項目化貫穿性課程體系的研究,項目化貫穿性課程體系示例如圖1所示。并且將研究后構建的項目化貫穿性課程體系應用于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2017級學生。從該示例中可以看出,本項目研究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以液晶電視機作為一級項目,而又以員工對液晶電視這個產品的真實工作過程:分析與設計———生產與管理———安裝與調試———銷售———售后服務(維修)作為整個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2)以該教學過程作為指導的應用技術專業課程群包括電子產品的分析與設計課程群、電子產品的生產與管理課程群、電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課程群、電子產品的銷售課程群、電子產品的維修課程群,而貫穿于課程群的二級項目在選取時把握的原則是:一是要作為課程群的貫穿性的項目載體,而且采用并串行方式項目貫穿整個課程群;二是所有的二級項目的學習與實踐都是最終要支撐對應的一級項目的過程。(3)各課程群中包含的所有課程要支撐二級項目,而貫穿于各課程的三級項目的開發必須以二級項目為引導,針對每門課的內容再增加小項目,如高頻課程要在二級項目收音機的引導下,再選取無線話筒及無線對講機作為本課程的三級項目。(4)在完成液晶電視的整個教學過程后,要再進行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5)在項目研究中,還會注重取證課程、技能大賽課程、創新創業課程、素質教育課程等的開發。所有的課程理實一體,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總之,所構建的課程體系能夠打破現有課程體系中課程教學順序雜亂、項目化教學孤立、學生不易把握知識且運用知識能力差的現象,以“高一級項目為低一級項目的引導、低一級項目支撐高一級項目”為指導原則構建課程體系,使學生能利用三級明顯主線引導自己主動學習,在對實物的各項操作中強化了知識、鍛煉了技能,將會極大提高學習效益。
四、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的創新
應電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不只是依據現階段企業的發展狀況,更著重依據經濟產業轉型帶來的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新變化。將企業真實的大、中、小型項目提煉改造而得到一級、二級、三級教學項目。三級項目互不孤立,項目之間高一級是低一級的引領、低一級是高一級的支撐。一級項目的工作過程統領整個教學過程;多個二級項目采用串并行的方式支撐課程群建設;三級項目的實施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支撐課程建設。課程體系設置針對性地服務于技能大賽課程、取證課程、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創新創業課程。
五、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的意義
山東省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共有37個,電子類企業在優秀企業評選候選名單的有114家,未來三年面向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工作崗位20余種,然而現階段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對口率、薪酬、崗位升遷、創新能力、自主創業、適應企業工作環境、單位滿意度等)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作為傳統的老牌專業,在電子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專業建設特別是課程體系及課程建設與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及職業能力培養等方面聯系不大,采用的課程體系只是傳統學科式課程體系的微小變動。本項目的研究是在分析職業崗位、職業崗位能力、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崗位標準的基礎上獲取課程(包含了取證、大賽課程)及課程群,利用由企業大中小型產品提煉改造的教學項目作為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課程群及課程的一級、二級、三級項目,課程的教學過程也是根據企業的真實工作過程細化得到,包括獲取知識———計劃———決策———執行———檢查———評估六步過程,所以高職學生通過該課程體系的學習會提升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創新創業意識,增強了團隊協作與交流溝通能力,實現了與企業職業崗位的“準零對接”,使學生在就業對口率、薪酬、自主創業、崗位升遷、在優勢企業的穩定性等方面得到優勢,即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并為高職課程體系的改革提供了一個突破口。
參考文獻:
[1]胡海燕,熊火金.德國本科教育雙元制課程體系的特點及其理論基礎[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2]田英玲.CBE課程模式評價[J].職教通訊,2012,(25).
[3]易蘭華,鄔移生.“234模式”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8,(07).
[4]馮曉英,路廣欣.能力為本的專業培養方案暨課程體系開發模式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04).
[5]劉偉.運用職業群集理論構建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1,(02).
作者:杜玉紅 郭建勤 王芳 單位: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