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進展與投資熱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汽車銷量尤其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的穩步增長、汽車電子化的普及帶動裝配率的提高,我國汽車電子的市場規模呈現加速增長趨勢。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技術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在車載信息服務、整車控制器開發以及電源管理系統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進展;投資熱點
隨著汽車銷量尤其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的穩步增長、汽車電子化的普及帶動裝配率的提高,我國汽車電子的市場規模呈現加速增長趨勢。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121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979億元,2016年已經突破5000億元大關。
1國家地方系列政策出臺助力新能源汽車推廣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積極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截至到2016年6月,國家共出臺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30項,其中推廣政策出臺7項,行業規范政策出臺8項,充電基礎設施政策出臺4項,企業目錄相關政策出臺5項,行業管理相關政策出臺6項。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各項優惠政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線城市中,北京是2015年全國首個出臺針對純電動專用車補貼政策的城市。此外,上海、深圳等面臨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的城市,也積極加大在在財政補貼、牌照資源等方面的優惠力度。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產量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2015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帶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迅速發展。2015年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6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東北等四大汽車電子產業集群。根據估算,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規模接近45億元,2020年將達237億元,復合增長率約39%。
2技術進展
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技術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國汽車電子技術起步較晚的大背景下,我國企業積極與國外企業合作,在車聯網終端、車輛通信等方面取得一定進步。在整車控制和集成領域,我國骨干的整車企業從系統到軟件到硬件三個層級都具備了開發的能力,為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2.1車載信息服務領域取得快速發展。當前,車聯網是裝備工業實現信息化的重要內容,車載信息系統服務同時作為智能交通的重要補充和新的亮點受到關注。近年來,我國政府陸續了涉及車聯網的多項政策法規,交通部《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在出廠前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等等,這些政策規范了商用車車輛的監控管理,也加快了商用車聯網實施的步伐。與政策相對應,企業也積極加快車聯網的布局。樂視與阿斯頓馬丁的合作、上汽與阿里的合作已表明汽車智能化與車聯網已成為當前汽車技術領域研發的重要方向。2015年4月,英特爾公司聯合中交興路和星航道,了首款基于英特爾Quark處理器的“端到端”商用車車聯網終端。英特爾表示“端到端”主要強調數據在多個端之間的流動性,如從終端到云端,從物流企業到車主端再到云端。數據采集后傳送到云端進行大數據分析后,再傳回終端為司機提供信息服務,達到規避交通事故、提升駕駛效率等目的。該終端產品主要有運算、端處理和安全三大特性。2015年5月,凱迪拉克與安吉星聯合,在國內首家推出車載4GLTE服務,為未來車聯網技術與服務創新構建平臺基礎。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的發展不僅給車主帶來全新的駕乘體驗,同時兼顧安全和綠色環保,通過車與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城市之間實時聯網,實現智能交通網絡。2.2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器開發技術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主要負責對關鍵零部件的控制以及能量的管理。從產品種類上看,主要包括車用動力電池控制系統,車用電機控制系統,燃料電池控制系統,混合動力耦合控制系統,電動車能量管理系統,代用燃料發動機電控系統等。目前國內部分整車企業或零部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以及與國內大學、科研院所聯合開發,掌握了混合動力汽車串聯、并聯以及混聯控制技術,電動汽車以及燃料電池電控技術,產品已初步實現產業化,應用在新能源汽車的試點中,控制器的生產廠商主要有一汽、上汽、東風、奇瑞、天津清源等整車廠和萬向電動車、上海電驅動等零部件廠商。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器開發技術,擁有自主研發并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的能力,部分產品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產品研發水平和產業化實力與國外比較成熟的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控制器基礎硬件、開發工具等依賴進口;國產電控產品目前主要應用在小規模試生產產品中,大部分企業推出量產新能源汽車時更傾向于選擇國外知名控制器硬件供應商。2.3電源管理系統取得階段性進展電池管理系統(BMS)是新能源汽車電子關鍵技術之一,在新能源汽車中負責對動力電池進行評價、管理和保護的功能。目前國內研發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研發中心,BMS系統功能較為完備,能與示范車型相配套,但目前仍處于試驗或小批量生產階段,與達到產業化程度仍有差距。國內BMS系統主要由企業與高等院校聯合開發、生產。同濟大學配合國內多家動力電池研發單位研發了新能源轎車集中控制式電池管理系統,同濟大學與上汽集團等聯合開發的電池管理系統已在上海世博會的燃料電池汽車系統中應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開發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均衡充電及管理系統在一汽、東風電動、重慶長安、天津清源等企業得到應用,申報并獲多項發明專利。
3技術投資熱點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行業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未來,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下述環節將成為投資熱點。
3.1動力電池
隨著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加速,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持續擴大。根據工信部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系列解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目標中提及到2020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市場占有率80%。2016年6月,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成立,這是首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此外,2016年,國軒高科、吉利、天津力神、三星SDI、天能集團陸續投資動力電池新建項目。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鍵點在于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電池技術的創新,未來,動力電池制造商將圍繞電池安全、續航能力、充電速率、環境適應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積極提升競爭力。
3.2核心器件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功率半導體、傳感器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器件,將迎來新的爆發機遇。比如近幾年隨著市場的刺激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國內逐漸出現了一批IG-BT方面的公司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例如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微電子、華微電子。功率半導體占到新能源汽車中半導體用量的50%,而IGBT是用于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功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電氣化,使每輛汽車半導體元器件用量大幅提升,國內相關廠商將從中獲得發展機遇。
3.3充電樁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要求,2020年充電樁與汽車之間的比例要達到1:1,而目前的車樁比例僅為4:1,這表明未來充電樁市場具有巨大發展空間。4月6日和29日,國家電網啟動了兩批充電樁招標,2016年充電樁招標總金額將達50億元,遠高于往年。國家電網也明確了2016年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國家公路快充網絡和城市充電網絡建設,在“兩縱兩橫一環”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網絡的基礎之上,建設“七縱四橫兩網格”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網絡。充電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短板,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的熱點,2016年將是充電設備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
3.4服務運營
對于投資者來說,整車制造需要更長的時間投入、更深的技術積累以及更高的資金要求。在此背景下,避開如整車制造等門檻較高的產業前端,著眼于服務運營、電池回收、檢測評估、物流租賃等產業后端,完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整體生態圈將成為投資熱點。比如新能源汽車單位耗能價格低的特點,使其在物流租賃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一輛4立方米的電動汽車一個月較傳統燃油車節約1800元,而且車越大節約越多。
3.5無人駕駛
不少國家已認識到無人駕駛汽車所擁有的廣闊市場前景,無人駕駛符合汽車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趨勢,是互聯網浪潮下汽車行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目前世界頂尖級互聯網公司和汽車廠商公司,都在積極切入這個領域。國內一汽、上汽、北汽、奇瑞、長安等整車企業以及小米、樂視、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也均開展了相關研究和試驗。當前國內無人駕駛產業正處于萌芽期,部分細分市場仍為空白。2016年有望成為無人駕駛投資元年,預計到2020年無人駕駛將初步實現商業化,并于2025年實現量產,行業將迎來5-10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參考文獻:
[1]國際新能源汽車網[EB/OL].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72646.shtml,2016-06-14,2017-06-11.
[2]趙艷,劉學文.5號令你讀懂了嗎?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馮泉博士解讀5號令[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4,7.
[3]文清.積極加入車管網實行車輛動態監督[J].汽車與安全,2015,3.
[4]張穎.車聯網技術發展前景廣闊[J].汽車與配件,2014,51.
作者:趙楊 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