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教改電子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關鍵性
(1)電子技術課程作為理工類專業的必修課程
可以體現出它是基礎理論和正確實踐兼備的特點,所以我們在課程的設計教學當中,只有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注重全面的發展和創新完備的實際教學體系的建立,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形成勤于動手、獨立思考、自主創新、單獨解決問題的綜合學習素質。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體系已經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我們難免會受到這一體系的影響,而且我國在工科類專業教育方面投入的實際經費較少,體現出了這其中的看重基礎、輕視實踐;看重書本、輕視設計與創新的落后教育思維。如果不及時對此問題加大重視力度,并且及時修改和整頓,則會讓學生耽誤了終身的創新發展。
(2)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在實際的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普遍來講,現在我們國家高校現在正在實行的教學計劃,電子技術的設計大部分都是安排在大二的第二學期上,當學生的課程結束以后就開始展開實習周,開始訓練,這兩個教學工作是由兩位教師進行指導和教學。除了這兩個環節其他比較分散的教學內容則導致了電子技術的課程設計內容和電工電子實現的基本內容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聯系實際。設計課程的環節大部分都是以擬定的設計目標為依據,并且通過在實驗器材上的實際操作與設計進行電力測試,這其中不包括動手制版的過程,也不能對學生的設計成果進行連接和調試。但是在電工電子實踐的環節中,通常就是指導教師將已經是成品的電路板以及對應的電器零件發到學生的手中,學生按照發放的零器件對照給定的電路圖對零器件進行對號入座后,用焊臺和焊槍等將零器件連接起來,接上電源看看電路板是否能正常工作,實際上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好的,因為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根本沒有了解各個零器件到底是什么功能,電路板的整體工作狀態是什么原理。也就是說制版電路設計的過程和實際工程調試的實踐過程被劃分開了,成為兩個單獨的教學,這樣就使學生無法將自主設計和實踐操作相聯系起來,得不到有效的設計和實踐的充分鍛煉效果,這就直接體現出了現實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化實踐創新的弊端。
(1)使課程設計的手段和實驗教學的內容變得多樣化、徹底有效地貫通
課程設計和實習教學。豐富課程的設計手段和實驗教學內容,是構建多樣化、立體全方位教學體系的核心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從加強基礎的能力入手,是創新的教學體系以整體的形式覆蓋模擬、數字化電子技術的教學內容,同時綜合電路設計的專業訓練,此外還包含了編程邏輯的器件、CAD設計、EWB方針、單片機等創新技術的實驗教學,通過這些來促動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內容的特點開展,如在點在的元器件教學的內容上采取利用多媒體文檔的形式和教師的實驗課程內容相結合起來的教學方式;電子課程的設計環節采用上機的實際操作的教學和教師課前準備的教學材料相結合的方式;在電子產品的實踐制作的環節上以學生的實際操作為主,以教師的教學材料為輔的方式來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學生自主探索式教學和問題的情境教學的方法相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開拓創新以及動手實踐的積極性,要注重課程設計與電工電子實習教學的方法相整合優化、有次序的關聯起來,通過這些方法為學生構建出集電子技術設計,電路器件的測試、計算機的輔助的應用和設計、制版焊接的技術應用、系統的調試技術等綜合技能于一身的教學體系。
(2)科學的編制電子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
大力推舉開放性實驗室的管理模式的完善建立,在編制課程設計的大綱環節上,我們應該充分了解電子技術課程設定的教學目標的定位,以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為指導方向,要充分注重教學的實踐性、素質教育、自主創新,要突出對學生的自主創新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雙方面能力培養,為學生制定出一系列的、分為不同層次的、不同渠道的實踐訓練課程,推動課程結構和其他科目的貫通,從而使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能跟上時展的腳步,能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這樣的人才需求。當今社會信息化發展突飛猛進,我們必須要用現代化的信息武器來武裝自己,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設備、教學材料和各種教學媒體進行模擬演練、虛擬實驗練習并構建完善的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題庫,使這一教學具有科學、綜合、實踐、新穎、包含的知識量多、內容完善的特點,從而可以推動學生對研究電子科學的積極性。我們在編寫課程設計指導書的時候,要對學生參與實踐操作的環節加以充分的重視,讓學生通過查詢各種不同的資料,為他們提供自主創新、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模擬、接通電力原件、測試調試環節的依據,從而使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指導下實現自主的實踐的充分鍛煉。
3結語
通過本文可以了解到,我們只有改變現有的課程編排模式、切實有效地提高課程設計的教學水平和實踐的效果,才能使我們更好地適應新教改體制的創新要求,才能使電子技術的課程教學更加具有新時代的特點,更加具有創新的價值。
作者:嚴舒 歐陽乾 單位:九江學院電子工程系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