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德育教育教學的有效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提高德育教育教學的創新性和實效性,使新時代中學生可以在新課程改革中真正地做到高效學習,就成了每個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實現德育目的。家校聯系,有力推進德育教育。教育方法嚴格,德育要有溫度。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實現德育目的
眾所周知,德育的內容大體是政治思想、公民意識、健康心理、良好習慣等幾個方面。但大多數學校在制定德育目標是,往往會出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機械灌輸政治思想目標,給學生一大堆假大空思想,影響了德育教育效果;另一個方面,對于德育的認識不到位,老師本身都認為政治思想教育太空,因而實際把政治思想教育淡化,重點放在了對學生公德意識、行為規范的教育上。所以說,導致學生忽視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因除了老師的認識問題外,還有老師教育方法簡單化和陳式化,使德育教育落個假大空的誤會,實踐性差,教育效果不明顯。老師應該明確政治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不能只是空話、擺設,這是人才培養和教育方向,是中學德育工作的目的,也才能集中體現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立德樹人,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人才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證。因此,對于德育教育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要堅持從公民意識著手,從愛老師、愛同學、愛家長等方面入手,從學生身邊的人和事開始培養其愛的意識,從而延伸到愛祖國、愛家鄉,延伸到愛學習、愛勞動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初中德育的目標,實現科學、合理的、有深度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家校聯系,有力推進德育教育
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要由多方合力,才能達到目標,特別是家長的力量。所以說,家校共育應該是德育教育的最好途徑,但是由于家長的育人觀念與學校育人觀念上的差異,如在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上,很多家長是害怕孩子多吃了苦,再加上“樂”學習的教育觀的誤導,他們忽視了學習、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和培養意志力的方法。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由于孩子在家里常受到家長負面觀點的影響,弱化了學校的教育效果,使德育教學停滯不前。所以,作為學校要與家長做深入的溝通工作,每次開家長會都要提醒家長,孩子的教育是家校合力的結果,不能靠學校一方,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傳播負能量的觀念,對社會上的消極現象要用正確的態度引導學生認識,放心讓學生在學校經歷摔打和鍛煉,杜絕孩子做溫室里的花朵。只有這樣,長期堅持家校合力,才能使學校德育有一個質的飛躍,推動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三、教育方法嚴格,德育要有溫度
現代教育提倡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我們德育教育的出發點。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把嚴管和慈愛的教育手段有機結合起來,要避免實際管理中對學生方法簡單粗暴、語言尖酸刻薄。甚至有的老師錯誤地以為要成功教育和管理好學生,必須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樹立自己的威信,因而有意識地對學生嚴厲苛刻。顯然,這不但沒有認識到老師的態度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把冷漠這種冰冷冷的東西當成了教育的武器,比如,生硬地要求學生上課不能說話、不能欺負同學、要尊敬老師等,這樣是很難對學生實現德育目的。作為初中德育工作者,我們要明確學校的紀律是為學生成長服務的,要有嚴格的一面,也要有溫度的一面,這樣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踩到點上,也才能促進學生成長。所以說,教育方式要因人而異,不能傷害學生的尊嚴,打擊學生的自信,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生活熱情。這才是又嚴格又有溫度的德育教育,才能達到德育的目的。總之,要想實現初中德育的目標,老師首先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德育學習的過程,還學習了知識,增強了能力,并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香東.中小學語文教師德育責任的反思與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9.
[2]武沾清.新課程德育校本課程的探索與思考[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4,(4):57.19
作者:張景榮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