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關愛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應用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德育教育的中心與關鍵在于讓學生自己內化德育思想,所以我們要以關愛教育尊重與保護中職生的人性權利與成長自由,讓學生在關愛與呵護下健康成長。本文將從關愛教育體現了德育中的感恩與人文思想、關愛教育更易于引起中職生的思想共鳴、關愛教育可保證德育教育實現以學生為本三個層面分析關愛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職德育關愛教育整合價值
一、關愛教育體現了德育中的感恩與人文思想
新時代下的德育教育以相互尊重、彼此呵護為基礎,認為教師應該要通過師愛感化學生,優化學生的行為習慣。從本質上說,關愛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中感恩、人文思想的體現,需要教師以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善德育教育質量。因此,以關愛教育作為中職德育的切入點,可以更好地落實新時代下德育教育的民主、人文思想。我們班有一個學生身上的戾氣很重,每天都以頂撞老師為樂,根本不能用正常的態度與教師交往。通過調查,我才得知這個學生一直都因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而受到其他教師的苛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誤,老師第一個懷疑與懲罰的對象便是這個學生,導致學生開始厭惡教師這一職業。但是,這種做法過于偏激,因為大多數教職工都是以仁愛、敬業的心態來從事教育工作的。為了感化學生,我會事無巨細的關心這個學生,不管學生的排斥心理多么強烈,我都會毫無保留地關心這個學生。后來,在一次學生爭執事件中,我調查并嚴懲了“主犯”,并未懲罰這個學生,才漸漸獲取了學生信任,讓他相信我是一個能夠秉公處理事務的好老師。后來,這個學生嘗試相信我,而我也一直以無私的師愛感化他,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不當看法。
二、關愛教育更易于引起中職生的思想共鳴
傳統的中職德育教育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不利局面,學生們通常會以機械記憶應付德育考核,雖然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卻并沒有將這些德育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這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對這些德育知識的認同度,割裂了德育知識與學生現實成長的關聯。但是,關愛教育可以很好地解決知行脫節問題,因為它是從學生的真實需求出發,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與人性發展,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讓學生明確意識到每一輪德育活動都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生有積極作用,促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為了讓中職生們懂得尊敬師長,學會感恩,我以“尊師尊長,感恩付出”為主題組織了學生演講活動,希望學生可以真情表述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位師長。由于我一直都以無私的師愛保護學生,所以本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演講活動中表達了他們對我的感恩與尊敬之情,說出了很多感人的話語。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教師的付出不求回報,甘于奉獻,所以他們要以努力學習來回報我,希望我不會因為他們的退步與不足而對其喪失期待。對此,我認真闡述了每一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們相信我會一直愛著他們。
三、關愛教育可保證德育教育實現以學生為本
如果德育教育脫離了學生實際,那么便毫無教育意義,但是大多數中職教師卻習慣按照學校所展示的中職生行為守則與相應的校級班規來管理學生,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質量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中職德育脫離了學情實際,并不利于優化中職生的道德品質。對此,關愛教育會促使教師關心中職生的實際成長問題,讓德育教育回歸本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平臺。為了保證中職學校德育教育能夠真正對學生的成長有積極作用,我會經常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匿名投票的方式了解每一個中職生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突出問題,希望學生們可以及時向我反映自己的心理問題。另外,我會利用自己與學生交往的一切機會關心學生,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由此展開針對性德育輔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健康成長。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全方位地優化中職生素質,提高中職學校在社會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因此,中職教師應該以關愛教育組織德育教育,更好地發揮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為中職生、教師與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積累成功經驗。
參考文獻:
[1]徐青.中職德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2]舒玲玲.關愛教育躬耕者———訪全國中職德育先進個人余國良[J].職業,2012(15):4-6.
作者:胡天國 范德華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大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