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工程測量與地理信息的結合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可供直接利用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郊外或山區,此類區域地形較為復雜,工程測量為工程開發前核心技術內容之一,地理信息為其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工程測量與信息技術結合為主,文章闡述工程測量在地理信息中應用價值,分析地理信息與工程測量的實際結合應用,促進兩者間有效結合。
關鍵詞: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結合應用
1地理信息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簡稱GIS,其主要為一類三維空間信息系統,具體應用過程中,主要結合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將空間數據進行收集、存儲、計算、管理。位置、地理信息為LBS核心,空間經緯度坐標放置于特定地理信息中,可確定地點位置、方向等。用戶利用相關技術,可進一步獲取相關位置信息,查詢并分析環境信息,為用戶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務。地理信息對測繪工作較為關鍵,地理信息需經過對信息、數據等內容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實物空間坐標,再利用測繪掃描設備將其轉化為圖像,最終呈現為實際數據信息。將地理信息與工程測量有效結合,提升工程與項目管理效率,減少行業管理人員工作量。
2工程測量中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價值
2.1輔助工程測量人員繪圖
現代GIS技術可制作電子地圖,管控容量較大的圖庫,根據地圖實際格式,將其進行靈活轉化。地理信息可繪制地圖、分析地圖,具體工程測量中,測量人員利用GIS技術,通過現代技術設備(移動APP)在外業便可直觀獲取測區地圖信息,幫助測量人員通過應用網絡元素,優化調整自身數據庫。測量人員在設計測繪階段融入GIS技術,以數據庫方式處理導入測量區控制成果、前期設計規劃的數據,可使外測量人員快速定位、確定測繪區域,為測繪工作展開奠定基礎,提升工作效率。
2.2幫助行業工作人員決策與管理
GIS技術可幫助測量人員管理測繪數據,在地下管線中運用GIS技術,工程測量人員通過外業信息采集,將地下管線信息錄入行業GIS管線管理系統中,行業GIS地理信息系統會檢測外部傳感器回傳的數據信息,并計算分析管線運行的可靠性。若檢測發現數據未達標,數據出現偏差,可自行報警,通過工程測量人員采集的空間坐標進行精確定位,警示行業管理人員,行業管理人員須及時到場進行檢修,減少成本損失。GIS地理信息系統可通過管線分析,將管線運行狀況反映給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及時制定相應方案和決策,提高管線運行的可靠性。2.3協助管理設備功能工程測量人員具體測量過程中,會利用各類設備記錄相關測量信息,不同種類數據信息使用設備存在差異,增加工程測量復雜性、勞動量。GIS技術可在工程測量中通過多項手段,如信息記錄、實地標識等,模擬測量人員線路掛牌工作,有利于在短期內確定尋找的目標。GIS系統可在工程測量中,充分展示協助管理功能,并處理系統中故障缺陷。
3地理信息系統在工程測量中的表現特征
工程測量過程中,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應用均與地理信息技術相關聯,該技術在工程測量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GIS技術應用于工程測量中,可擴展資源檢索范圍,加強數據信息聯系,提升工程測量水平。
3.1分層處理
分層處理主要體現在系統數據隔離方面,地理數據定位功能中,不同數據、不同地理對施工最終產生的作用存在差異。其內容應與測量數據具有匹配度,可為后續實際施工提供有效數據信息,確保施工準確性。數據整合及規劃環節均可利用GIS系統進行分層處理,使地理信息在空間轉換更清晰。
3.2二次開發函數資料庫
GIS系統較有價值的應用特征為二次開發函數資料,各功能模塊將測繪數據信息進行分層處理后,根據實際管理內容構建多種分析模型。此類分析模型可幫助工作人員探究測繪數據,如地質變量信息。GIS系統專項輸出功能,可有效降低人工測繪、制圖、信息處理資源耗損人力、資金,進而減少測繪工作運營成本。
3.3資源配置測量
測量儀器和信息處理設備,從服務性能觀測,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化能力。測量信息從采集至使用包含多個環節,受各類因素影響,會產生操作誤差,造成此類誤差因素較多,如硬件設備運行實際狀態易受軟硬件設備影響等。GIS地理信息系統,可根據本地數據庫、網絡大數據,形成最終地理模型、三維地圖,其具有準確性、可供分析性,在優化工程測量的軟硬件環境基礎上,減少工程測量成本支出[1]。(1)環境配置。工程測量過程中,需要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因此,對環境配置要求較高,GIS可對環境進行有效配置。應用GIS技術時,為保障數據測量信息準確性,應確保系統環境的穩定性,給予GIS技術應用配置質量較佳的硬件。開展工程測量時,應保證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兼容性,確保系統運行過程中,與廣域網進行有效銜接。(2)硬件環境。GIS技術應用過程中可同時完成多個任務,切實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GIS實際應用對硬件設備具有較高要求,高質量的設備可服務于GIS技術應用,可提升工程測量質量。用戶對運行環境要求較低,僅需完成簡單的數據輸入、查詢等,核心工作為瀏覽網頁。配置顯示器時,工作人員應確保最終呈現的網絡效果,選用質量較好的顯示器。(3)軟件環境與網絡環境。若GIS系統中硬件設備滿足工程測量相關要求,配置軟件環境的優劣與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具有較大關聯,為充分發揮地理信息系統核心功能,確保數據讀取流暢性及上傳下載的有效性,對網絡和軟件環境提出較高要求。工作人員選取網絡配置過程中,應嚴格把控其網絡運行環境核心部件,如路由器、調制解調器等,優化網絡環境后,應選取合理的協議,如IPX、TCP[2]。(4)功能模塊。①地圖管理模塊:可轉換地圖測量信息,校驗圖片信息,并將圖件矢量化。②輔助作圖模塊:主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更直觀形象的圖片化處理。③管理設備模塊:結合工程測量數據校正、檢修等完成最終數據處理,同時,可通過輔助程序完成目標管理,并設置相應的檢索,該模塊應用可提升工程測量效率。④電網分析模塊:電網分析模塊可增強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該模塊具有輔助功能,可進行系統運行阻抗性、可靠性分析,并及時調控數據測量環境,為系統的良好運行奠定基礎,提升工程測量質量[3]。
4工程測量與地理信息的結合與應用
GIS技術可通過三個坐標軸,即X、Y、Z軸,定義空間,將客觀世界地理信息通過三維的數據表達,為客戶提供直觀的立體空間形象,準確掌握空間對象的平面關系、垂直關系。
4.1獲取數據
工程測量過程中,獲取的相關地理數據主要以基礎形式表現,用戶可利用視覺變量方式,展示地理數據的全部要素,并可實現分區、分圖展示,給予用戶不同的體驗感,但此種顯示主要以不同色彩、紋理予以區分,最終效果不明顯[4]。GIS技術在此類數據顯示過程中利用各類軟件,優化地理數據符號。
4.2計算數據
工程測量人員通過計算機,利用模型處理的數據完成分類后,將數據結果傳輸至計算機系統中,測量人員可利用GIS技術處理數據,再以專題圖方式顯示,為測量人員提供更直觀的數據信息[5-6]。GIS技術應用于該過程中,可避免數據受其他技術影響,保障數據的可靠性。
4.3信息查詢
GIS技術依據錄入計算機內的地理數據制圖,利用技術檢索功能,可查詢實際地理信息語言,如地理信息相關文字、表格、圖形均可被檢索。使用G信息查詢功能,可避免測量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地理信息,直接在相關軟件中找尋需要的地理信息,提升測量人員工作效率。
4.4直觀描述分析結果
三維仿真技術使人們通過更立體形式,展示各類直觀空間,工程測量環節中,GIS技術應用也可實現該目標。GIS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可視化技術相結合,改變傳統文本圖像和地圖單一形式,使數據信息展示方式更具多樣化,突破傳統地理信息顯示效果[7]。
4.5可視化操作
GIS技術在可視化操作基礎上,利用網絡分析技術可直觀展示工程測量結果,該數據結果不受時間、空間影響而發生變更,確保工程測量中獲取數據的有效性,提升后續施工環節中利用此類數據的可靠性[8]。
5結語
工程測量中融入地理信息技術,可提升工程測量質量、效率,可降低工作人員負擔,確保工程檢測數據精確性,為后續工程實際施工提供可靠性數據。將其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應用,可促進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發展,減少項目開發成本資金投入,提升建設單位實際經濟效益,推動我國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耀輝,姚正明,劉爽.淺析工程測量中測繪新技術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8(6):187-189.
[2]許中勝.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9):24-25.
[3]孫佳賓,蔣軍娟.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7):110-111.
[4]張桂森.現代數字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7):174-175.
[5]巨占炳,鐘文山.礦山地質工程測量中新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世界有色金屬,2020(16):20-21.
[6]郭程方.測繪技術在現代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分析[J].南國博覽,2019(4):392.
[7]彭安安.工程測量中GIS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9(2):84-85.
[8]熊光國,朱經龍.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實踐[J].江西建材,2017(24):216.
作者:李陳 單位: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