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藝美術的鑒賞及審美要點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工藝美術是基于實用價值與欣賞價值于一體的造型藝術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因為,工藝美術是基于物質形式進行表現且可反映設計者所要表現精神世界的作品,所以不僅可代表時代工藝制造水平,更能客觀反映設計年代人文特征,因此具有鑒賞與審美價值。文章以工藝美術鑒賞與審美要點為分析重點,以期為工藝美術更好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工藝美術;鑒賞;審美
0引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工藝制造大國,工藝制造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相關石玉、編制、縫紉、牙骨以及陶藝等工藝制造,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正如明珠般繼續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文章通過分析工藝美術材料、色彩、造型以及裝飾的特點,進而為人們在進行工藝美術的鑒賞與審美提供更加科學的角度與觀點,為工藝美術在當代社會的發展奠定鑒賞與審美基礎。
1工藝美術的特點
由于工藝美術的創造靈感多來源于社會生活與實踐,因此不僅有造型藝術特征,更具有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特點,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逐漸演化成融合當代繪畫、雕塑、制造工藝等內容的藝術形式。因為,工藝美術的創作大多來源于物質生產,所以實用性與藝術性在工藝美術中和諧融合,才是工藝美術最主要的藝術特點,促使工藝美術不僅能反映人們的精神追求,而且可以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需求。我國工藝美術發展歷史悠久,使得工藝美術類型復雜、種類繁多,造成工藝美術相應的鑒賞與審美角度也不盡相同。工藝美術藝術品鑒賞與審美按照實用性特點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具有任何使用性能或隨著歷史發展實用性能已逐漸削弱的工藝美術作品,例如玉器、雕塑、琉璃制品等,均因相關藝術作品的藝術性能過高而用作單純觀賞或收藏等;另一類是兼具實用性與審美性特點的工藝美術作品,例如紫砂壺、陶器、瓷器等,不僅具有一定實用性能符合工藝美術作品的本質特點,而且優秀的實用型工藝美術作品還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
2工藝美術的審美
對工藝美術的審美應在觀察材料、色彩、造型以及裝飾的同時,從美術作品整體上進行美術審美價值探討,通過感受整體工藝美術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內涵,領悟設計的真實目的。由于工藝美術作品的創作均基于一定的客觀環境,因此在工藝美術作品審美時應充分結合設計作品氣氛、環境基調等方面觀察工藝美術本身與環境的配比關系,從而鑒賞工藝美術整體藝術性。由此可見,若想在工藝美術的審美中升華自身審美能力以及感受工藝美術藝術魅力,應從整體與部分兩方面提高自身欣賞能力,最終感受到工藝美術的藝術之美。工藝美術部分審美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2.1材料
材料作為工藝美術創造設計的基礎物質形式,使人們對材料的鑒別與認知成為分析工藝美術作品創造工藝審美性的先決條件。在掌握材料信息基礎上,對工藝美術所選材料與作品所要傳達創設意圖的貼合度、展現工藝作品特征的準確度等有關工藝美術與材料運用關系進行分析思考,從而鑒賞材料在工藝美術中展示審美性,并提高人們的工藝美術鑒賞能力。為了使人們在對工藝美術材料的審美能力上得到更大提高,人們對材料進行審美鑒賞時應做到:不應通過觀察、比對工藝美術所用材料的市場價值來衡量工藝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工藝美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本身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創造的本質是用藝術形式反映社會現狀、人文情懷以及設計者的思想意識。由于藝術的表現能力是無限的,促使在工藝美術制造時,從價值連城的玉石珠寶到不值一文的沙石,從罕見的金絲楠陰沉木到隨處可取的松柏楊柳都可以成為工藝美術材料,只要材料可以貼合工藝美術主旨,并有效展現出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以及鑒賞美感,符合工藝美術特征更具有美的本質,那就是最卑微的沙石也能擁有同寶石一樣的價值高度。
2.2色彩
色彩作為一種視覺的體驗,人們需通過眼睛將所看到的色彩傳遞到大腦,從而產生色彩認識,可見視覺是打開人們認識世界這扇大門的鑰匙,而色彩是人們看到“大門”內事物最主要內容的表現形式。由于人們長期生活在滿是色彩的世界中,使人們對色彩的認識逐漸深入,并產生了色彩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同樣可以運用到工藝美術的鑒賞中。在工藝美術創作時為了更好凸顯創設作品的主旨,設計者經常運用各種類型的色彩對工藝美術進行美的渲染。例如,盛行我國唐代且具有極大收藏價值的唐三彩,不僅造型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更因使用黃、綠、褐這三個基本釉色加之金屬氧化物而演化成具有色澤艷麗特征的工藝美術佳品,既能反應出唐代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時代魅力,更能通過各類人物、牧畜家禽等不同形象的唐三彩工藝作品,展現出工藝美術設計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由此可見,對工藝美術色彩的鑒賞與審美,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品的內涵與文化底蘊,并感受到色彩帶給人們的精神共鳴。
2.3造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美術的造型設計也跟隨時展腳步,在傳承優秀工藝美術造型手法的同時不斷融合時代特征,對造型進行著創新,使得工藝美術的造型越來越多。我國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在造型方面有許多獨到見解,例如“女做腰、男做胸”是指導人們在人物造型上應注意塑造人物特征,從明顯的造型處理上感受到工藝美術成品的嚴謹性,“一手遮半臉、二手全不見”是針對人體在比例塑造上的造型指導,“若想笑、眉眼吊、若要哭、眉眼墜”是我國民間在人物表象的工藝美術造型上的獨到見解,并體現了面部肌肉變化與人們表情的聯系。雖然,我國民間工藝美術造型大多較為簡單,但是仍能夠反映出工藝造型追求的氣勢、嚴謹以及韻律的審美特點,還可以通過利落、大方的造型形式,使人們感受到工藝作品的生動和諧的造型美。
2.4裝飾
由于我國工藝美術發展歷史悠久,幾乎每個時代均有自身裝飾特點,因此若想深入體會到工藝美術作品的審美性,應首先對所要鑒賞工藝美術作品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有所了解,從而體會到不同時代下裝飾物品在不同工藝美術作品中運用的意義。例如,我國著名蘇繡藝術家沈壽的經典作品《圣僧負雞》,不僅利用蘇繡針法將整幅工藝美術作品展現出了“勻、細、活”等工藝境界,更利用逼真的圖案、虛實變換、曲直對比等裝飾手法,將整幅繡畫展示得生動、極具趣味,可見裝飾在工藝美術作品中無疑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工藝美術的藝術性得到了升華,并提升了鑒賞以及審美的高度。雖然,在工藝美術中利用裝飾手法可以起到升華工藝美術作品,提高藝術作品鑒賞價值的積極作用,但是并不表示裝飾手法在工藝美術設計中可以隨意添加,若是只為了表現設計審美性而濫用裝飾,將使作品變得混亂無意義可談。因此,人們在進行工藝美術作品的鑒賞與審美時,不能只單純將工藝美術圖案裝飾難易程度、裝飾物的多少以及裝飾工藝的技術水平等方面作為審美鑒賞的全部內容,應將裝飾內容結合工藝美術作品整體進行鑒賞,并把裝飾能否反應設計主旨當做審美的中心思想[1]。
3小結
綜上所述,工藝美術不僅代表作品所處時代的設計能力,更能反應不同時代的歷史背景以及人文情懷,是藝術形式中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人們應掌握從工藝美術所用材料、色彩、造型以及裝飾的角度去鑒賞工藝美術,并發現工藝美術的審美性,從而使人們可以與工藝美術設計主旨產生共鳴,增加人們的藝術品鑒力,為當今社會工藝美術發展奠定鑒賞的群體基礎,促使工藝美術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的同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吳小錦.談工藝美術沉靜創作與靈動效應[J].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2014(11):68-73.
作者:黃清毅 單位:廈門公交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