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問題及發展方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低齡兒童的安全一直以來倍受社會關注,在全球范圍內,以動畫形式展開兒童安教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仍面臨以說教為主、缺乏年齡細分、傳播渠道匱乏以及關注程度較低等問題。文章從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的發展現狀出發,從兒童心理、兒童認知、兒童學習、兒童的接受能力等等方面探討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發展的諸多可能,致力于提供有效傳播方式,從而讓低齡兒童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關鍵詞: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片
近年來,中國動畫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產業規模急劇擴大,《大圣歸來》《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等優秀動畫影片均得到市場與業界的普遍好評。但是在動畫產業快速進步的大背景下,針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的動畫創作不僅嚴重不足,同時面臨諸多問題。本文試圖直面這些問題并分析成因,嘗試從多個角度分析低齡兒童安全教育與動畫短片的有機結合方式。
一、國內外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所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面向全年齡段青少年的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不斷被創作和傳播,在一些公共場所也能可以看到該類型動畫片的播放案例。[1]但是,專門針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的主題動畫短片不僅鮮見,而且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常見的困難有但并不僅限于以下方面:1.內容架構上以說教為主:以說教為主的動畫片一方面缺少新意和趣味性,難以吸引兒童注意力;另一方面,以灌輸式的說教很難引導低齡兒童形成安全行為的習慣,急需繼續深入研究和探索如何巧妙地設計互動情節從而做到吸引兒童興趣,從而讓兒童自覺形成安全行為習慣、樹立安全意識。說教式安全教育還容易陷入片面性的誤區,即僅僅教導兒童不去做某些危險的事,而未告訴兒童做了這些事后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以及遇到危險情況時應該如何去處理應對。因此,以說教為主的引導方式不但缺少互動趣味氛圍難以引起兒童的注意力,在教育方式上僅提升了防范意識而沒有提升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2.缺乏對低齡兒童的年齡細分:導致動畫片定位不準確,使其效果降低。社會學家艾力•艾力遜的研究指出,兒童的心智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很多階段,僅在十二歲之前就有四個心智發展階段,兒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行為和需求。然而國內的絕大多數此類動畫都缺少對低齡兒童接受能力和心智的分階段研究和準確定位,僅僅只是將兒童分為學齡前后,對此階段兒童的行為與心理模式缺乏深入研究,缺少精準定位與有效引導。3.傳播渠道有待拓展:在我國,動畫片的傳播渠道主要分為傳統傳播渠道和現代傳播渠道。傳統傳播渠道多出現在畫冊、電視等,這種傳播渠道依附于傳統媒介,已顯得不夠靈活且傳播速度慢。當下以網絡、移動通信、新媒體技術為主要傳播渠道,傳播更迅速、便捷。如果仍然局限于傳統媒介,將會制約動畫產業的發展。因此,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拓展更為有效的傳播渠道也十分重要。4.缺乏相應的關注度:雖然社會整體對兒童群體的關注度較高,但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短片的關注卻并不高。從數量和質量角度來說,盡管全球范圍內的動畫產業發展飛速,迪士尼、骨頭社等都是坐擁高人氣的動畫公司,創作出了《瘋狂動物城》《包寶寶》等現象級的動畫片。相比起這些熱門的影院動畫和電視動畫來說,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數量并不多,質量也良莠不齊,且缺乏知名作品。再者,從研究方面來說,以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片為內容進行檢索,共能搜索出有關聯的文獻、論文以及評述600余份,相較于整個動畫片范疇能檢索出的4萬多條相關信息顯得少之又少,而這些研究中有趣的、符合兒童思維,針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的動畫更是鳳毛麟角,可以體現整個社會對于這一領域的關注度較低。
二、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發展方向
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有一定的發展,但也存在著問題,未來的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需要從多個方向進行拓展。
(一)吸取國外在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領域的經驗國外對低齡兒童動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心理、兒童認知和兒童學習上且成效卓著。因此,我們在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創作過程中務必要重視研究兒童心理、兒童認知和兒童學習模式:1.從兒童心理的角度出發,兒童對圖像與聲音有著天然的興趣,針對低齡兒童的動畫片中,應采用可愛簡單的人物形象讓兒童有代入感,同時充分運用能夠吸引兒童注意力的鮮明顏色。例如韓國的《Pinkfong》兒童教育系列動畫短片,塑造了可愛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深受兒童喜愛,貼合兒童心理也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1]同時該系列動畫片還搭配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兒童更容易接受輕快的音樂,在面向兒童的動畫片中運用音樂,能夠起到刺激大腦皮層,開發兒童的右腦,增加記憶力和想象力的作用,有趣的故事再配合輕快的音樂,迎合了兒童的心理,吸引兒童興趣,將兒童引入教育的大門。[2]可以學習國外動畫片在把握兒童心理上的經驗,利用可愛的形象、豐富的色彩、輕快的音樂創造出更適合兒童觀看,更符合兒童心理的低齡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短片。2.從提高兒童認知的角度出發,在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劇情設計方面,不僅要加強兒童對危險的認知,還要加強兒童對安全的判斷,同時劇情不應太過復雜超過兒童的理解力。認知是行為產生的前提,通過教育讓低齡兒童產生對危險和安全的認知,從而讓低齡兒童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因此,在創作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時,要在簡單精練的小故事中抓住重點傳達面對危險時應采取的正確態度,從而在提升兒童對危險的認知的同時,告訴孩子面對危險時應該怎么做,真正做到臨危不亂,建立正確的安全行為模式。3.從關注兒童學習的角度出發,要根據孩子的學習通常伴隨著模仿行為的特性,在安全教育動畫片中引導兒童模仿正確的行為。《Cocomelon》兒童教育系列動畫中有一部專門針對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動畫短片,在動畫短片中,小動物們過馬路時認真關注紅綠燈并注意左右行駛車輛還牽好父母的手,表現了在過馬路時應該有的正確行為。在創作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片時,也應如此,在面向兒童的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中讓角色做出正確的、安全的行為,為兒童樹立榜樣以供兒童模仿學習。
(二)解決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所存在的問題為了使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更好地發展,不僅要吸取國外優秀動畫影片的經驗,還要解決目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所存在的幾大問題:1.改變以說教為主的內容架構。為了改變這樣的內容架構,動畫片的創作首先應該深入生活,從以說教為主轉變為以引導兒童感受生活為主,以兒童生活中真實會遇到的情況為例,創作相關的劇情,例如兒童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電器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行為安全等等[4],以兒童生活中真實會遇到的事情為題材創作故事,增強代入感,讓兒童可以感受到學習安全知識的樂趣和運用知識的滿足,從而促進兒童主動學習。2.針對低齡兒童精準定位。為了進行準確的動畫分級,重中之重便是要對低齡兒童接受能力和心智進行分階段研究和準確定位,正確分析低齡兒童各個年齡段的不同行為和需求。這一主題動畫短片的受眾以2~7歲的兒童為主,而這一年齡段的兒童還可以再次細分為2~4歲、5~7歲,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的心智發展特點運創作不同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2~4歲的兒童心智發展尚不完善,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比起文字更容易理解圖片和聲音,因此面向這一年齡段兒童的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短片應該更多的使用簡單鮮明的圖案和明快的音樂韻律讓兒童先記憶后理解,慢慢記住相關的安全知識。5~7歲的兒童開始發展出主動性,這一階段是兒童自主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向這一階段兒童的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在劇情上應該鼓勵兒童的自主行為,可以在故事中拋出一些互動問題例如“過馬路時應該怎么做?”并留下思考的時間鼓勵兒童自主思考,還可以營造更加豐富的畫面,豐富兒童的想象力,吸引兒童的觀看欲望,從而達到更好地安全教育效果。3.拓展新的傳播渠道。積極采用現代新媒體傳播方式也是解決國內這一主題動畫現存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通過微信,微博等移動客戶端進行傳播,提高傳播效果和速度,讓其能夠更加廣泛和快捷的傳播,這就要求廣大創作者積極運用新時代傳播渠道,將動畫片投放到新興移動客戶端中,提高動畫曝光率,加快傳播速度、加大傳播范圍。同時,還可以在這一主題動畫的呈現方式上進行創新,采用交互式動畫的方式提高兒童代入感,交互式動畫非常適合用現代新媒體傳播方式進行傳播,設置的互動選項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上讓兒童點擊,例如設置面對危險時采取的不同應對方式的按鈕,引導孩子在交互游戲中主動地去嘗試不同的選擇,從實踐中獲得安全知識,讓兒童可以在嘗試中建立安全知識架構,交互式動畫和新的傳播媒體結合可以有效傳播安全知識,讓安全教育動畫更加豐富多彩。4.提高整個社會對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關注度。首先動畫創作者可以從這一主題動畫短片本身入手,深入研究兒童心理、兒童認知和兒童學習,打造系列動畫,創造流量IP,增強知名度,創作出受人喜愛的優質動畫,然后,運用多種新媒體傳播渠道投放影片,進一步提高整個社會對這一主題動畫短片的關注度,最后,從國家層面來說,國家應該制定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短片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戰略,同時推出一系列鼓勵動畫業者創作相關動畫短片的積極政策,推動解決國內對這一主題動畫片的關注度較低的問題。
三、總結
現階段人們對中國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關注度并不高,中國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多,國外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相較于國內發展得更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加強對低齡兒童安全主題動畫片的關注度有其存在必要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主動吸取國外優秀動畫的經驗并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歸納學習,同時針對國內低齡兒童安全教育主題動畫片的現存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力圖創新出符合低齡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引導低齡兒童提升安全意識、學習正確行為的安全教育動畫片。
參考文獻:
[1]史立新.動畫角色造型[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4年,第172頁.
[2]褚黎莎.淺談音樂在動畫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2年第16期,第24頁.
[3]靳力鼎.基于兒童認知特點的防火安全動畫設計開發[D].四川師范大學,2013.
[4]王利明.兒童安全教育動畫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8.
作者:徐雨晴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