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針對21世紀信息化社會對醫學信息人才的需求和目前醫學高職類院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的現狀,闡述了在高職院校醫學專業進行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提升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師的醫學信息素養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明確教學目標,把醫學知識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是構建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體系的保證,開發完善符合醫學專業特色的教學資源是提高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圍繞上述三個環節,本文著重探討了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師醫學素養的提升、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完善。
關鍵詞: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引言
當前,伴隨新醫改政策和“十三五”醫療規劃實施的大潮,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正如火如荼,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日新月異,卻始終面臨著醫學信息人才缺失的挑戰,培養一大批既懂醫療又懂信息化的復合型、專業化人才,不僅是加強醫學信息人才的培養、推進新醫療改革方案實施的需要,同時也是醫學發展的需要。據統計在醫學專業人才中專門從事信息化工作的并不是很多,計算機類的信息人才如果要進入到醫藥衛生行業工作,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熟悉與適應的過程。作為培養高質量醫學信息化人才的搖籃,我國各醫藥衛生類高校日益重視醫學信息化課程建設,在高職院校醫學專業的醫學信息化建設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而目前這些課程的教學工作已經跟不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需求。當前乃至未來的社會正需要這種醫學知識和信息技術集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不具備醫學知識和信息技術綜合技能的醫技人員很難適應現在乃至未來信息化的工作環境。由此可見,加強高職院校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對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授課教師缺乏醫學背景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高職院校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授課教師大多數畢業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軟件應用與開發等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并沒有經過醫學信息學知識的相關培訓直接上崗。授課教師對醫學信息技術特別是醫學方面的知識缺少較深層次的理解,導致醫學專業的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停留在僅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辦公軟件的應用上,只滿足于醫學生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即可,沒有和醫學專業的實際需求有機結合起來。
(二)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目標單一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高職院校醫學專業的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面向社會,用于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高職院校向醫學專業的學生如果只是講解計算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辦公軟件、基本程序設計等應用技術,會導致醫學生不具備利用計算機從事醫學專業相關工作的能力?,F在的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接觸信息技術類課程的學習,家庭中筆記本電腦、IPAD等電子設備也已普及,中學信息技術類課程也在不斷地加強和完善,多省在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中增設了信息技術的考核,也就是說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掌握了信息技術類課程的很大一部分內容,如果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再不進行改革,不僅與中學階段的教學內容重復,而且更難適應計算機應用技術在醫學領域被廣泛應用的新形勢。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培養醫學生信息素養的經驗,結合國內高職院校醫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減少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統考大綱要求掌握的教學內容,增加醫學信息技術部分內容,將高職院醫學生的計算機知識體系從計算機應用水平提升到醫學信息處理技術的層面上來。
(三)缺少醫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資源截止目前,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已經舉辦了五十余次,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的慕課等網絡教學資源已相對完善,且已開發技術非常成熟的模擬練習軟件和考評軟件,大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完成較大部分教學內容的學習,但是醫學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各類教學資源,包括授課所用教材與教輔資料等就非常少,網絡學習資源幾乎沒有。由于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醫學信息技術應用部分的教學資源缺乏,導致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得不到有效的實踐鍛煉。而學生在進醫院實習前,如果沒有熟練掌握醫院信息系統的使用等醫學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實習和工作后就很難適應現代醫院信息化的工作環境。
三、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幾點建議
(一)提升教師醫學素養,建立高標準教師隊伍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懂得計算機的理論和操作應用,還應了解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并熟練掌握醫學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最大程度為教師提供進修、培訓和交流的機會,不斷學習最新的醫學信息理念和技術,提升授課教師的整體醫學素養。此外,健全教師的進修和培訓的制度,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可以分批次對部分信息技術類的授課教師進行全國醫學信息技術技能考試(簡稱MILC)培訓,報考并獲得醫療信息化辦公員、醫療信息化辦公應用師、醫藥信息化辦公高級應用師、醫療網絡管理(安全)員、醫療網絡管理(安全)工程師、醫療網絡管理(安全)高級工程師等全國醫學信息技術崗位技能水平考試證書。另外,教師還可以參加全國醫學院校學生醫學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指導教師培訓班。只有建立高標準的教師隊伍,才能為培養更多的醫信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構建醫學特色課程群針對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目標單一的問題,在具體安排授課時,堅持科學合理、全面系統、結合專業的原則,同時還需兼顧醫學生畢業之后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使得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更符合高職院校醫學生培養的需要。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機的應用技術;二是醫學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第一部分的教學目標各個醫學專業基本一致,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統考的內容為主;而對于第二部分的教學目標要體現醫學專業特色,如護理相關專業的學生圍繞護士工作站開展模擬場景的教學,讓學生帶著崗位的任務進行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崗位的職業技能要求為目標,根據學生實際的工作內容來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應用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熟悉了醫院每個科室信息管理的流程,同時對護士的護理工作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培養了醫學生的職業價值感,提升了自我社會認同價值感和成就感。為了體現不同醫學專業的課程教學目標的重點,建議構建有醫學特色的信息技術類課程群,設置的課程名稱可以由統一的《信息技術》加上醫學專業的前綴,如《護理信息技術》、《藥學信息技術》、《檢驗信息技術》、《臨床信息技術》、《影像信息技術》和《衛生信息技術》等。
(三)優化課程知識結構,開發完善教學資源針對醫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資源缺乏的問題,圍繞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內容,走訪調研醫院專家、行業專家、高職院相關醫學專業的專業負責人和骨干教師,對原有的課程知識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適當地刪減關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統考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增加以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的應用為核心的醫學信息技術部分內容,如對于檢驗專業,可考慮加入醫院信息系統的子系統醫學實驗室信息系統(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主要介紹與檢驗相關的各種數據的采集、錄入及傳輸、管理等,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檢驗結果、質量控制、數據核準等。在重新設計并優化課程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依據職業崗位要求設計多個模塊和多個工作項目,將整門課程的邏輯性知識框架重新整合為過程性技能框架?;诠ぷ鲗蜷_發符合職業化的教學案例,與專業的技術團隊合作研發微課視頻教學資源,并上傳慕課、職教云等網絡學習平臺,實現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便于師生自主學習。另外,要不斷加強教材建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衛生信息技術基礎》,為各院校醫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提供了一本極具實用性的授課教材,對各院校的醫學信息技術人才培養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這本教材多次改版,推舊出新,更具有實用性,更符合當代醫信人才培養的特性,期待不斷增加和更新醫學信息技術應用類教材,為各醫學類院校醫學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幫助。
四、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培養的醫學生大多是要走向醫療衛生崗位的,各種醫學專業的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應該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為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打破高職院醫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目標單一的局面,把醫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結構從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到醫學信息處理技術的層面上來,促進醫學信息技術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琪.高職醫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電子世界,2017(12):32.
[2]楊建翠.MOOC背景下醫學高職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2):162-163.
[3]李穎.高職醫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新通信,2017,19(5):136.
[4]王靜.高職醫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探討[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3(23):44-46.
[5]孔令珠.高職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21(4):95-96.
[6]方玉華.醫學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3):368-370.
[7]李錫丹.醫學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信息界,2010(6):69-70.
[8]趙顯鵬,蔣鵬.信息化時代高職醫學院校計算機公共課課程體系構建初探[J].電子世界,2017(8):37.
[9]曾丹.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醫學專業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154.
[10]孫麗萍,張梅,南德紅,劉巧紅,凌晨,任和.醫學院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改革探索——以《機器學習與臨床決策》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48):111.
作者:呂苗苗 單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