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化表現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政治意識在“四個意識”中帶有基礎性、根本性和統攬性,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旗幟鮮明講政治。但受思維慣性以及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黨員干部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意識淡化的問題,要深刻剖析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紀律建設等方面入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加自覺地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
關鍵詞: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化
深刻指出,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黨必須講政治,黨員、干部要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四個意識”中,政治意識是打頭的、管總的,帶有基礎性、根本性和統攬性,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旗幟鮮明講政治,具備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和嚴明的政治紀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內之所以能養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能讓全國人民對黨和國家越來越充滿希望和自信,正是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必然結果。但不可否認,受思維慣性以及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黨員干部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意識淡化的問題,需要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加以解決。
1部分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化的表現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意識由物質決定,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政治意識雖然只存在于思想層面,似乎看不見摸不著,但仍然可以通過其外在表現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綜合查閱資料和調研了解的情況,當前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化主要有以下表現。
(1)政治思想不純。一是信仰缺失。有的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信仰淡化、信念動搖、信心不足,缺乏政治定力、思想定力、戰略定力。二是心態浮躁。有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色彩比較濃厚,不愿認真沉下心來好好思考,把握不住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三是思想陳舊。有的習慣于憑習慣、按經驗、老辦法做事,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經驗主義色彩較濃。
(2)政治學習不深。一是厭學貪玩。有的黨員干部缺少理論學習興趣,學風不濃、學勁不足,忙于文山會海,忙于迎來送往,沉湎于燈紅酒綠,不讀書、不看報、不動筆。二是淺嘗輒止。政治理論學習停留在傳達、表態、迎檢層面,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不夠,與實際工作、正在做的事情結合不夠緊,學用“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沽名釣譽。有的學習不是為了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而是為了擺架子、做樣子,故作高深,把知識當作裝點門面的“樣子貨”。
(3)政治擔當不夠。一是作風漂浮。有的黨員干部抓工作浮光掠影,不深入基層,不了解實情,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二是慵懶無為。有的在其位不謀其事,感嘆“為官不易”“官不聊生”,不想干事、不愿干事,不敢擔當、不愿負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做著和尚也不撞鐘,滿足于守攤子、保位子、混日子。三是弄虛作假。有的好大喜功,沒有正確的政績觀,熱衷于做表面文章、報虛假數字,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路邊工程”“獻禮工程”。
(4)政治自律不嚴。一是陽奉陰違。有的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出現偏差,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虛作假,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二是思想松懈。有的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遵守不夠嚴格,不能認真落實“”、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等黨內基本制度,對錯誤思想言論不能旗幟鮮明地堅決抵制。三是“圈子文化”。有的熱衷于組織老鄉會、同學會、戰友會、校友會,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利益輸送,打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四是品行不端。有的不能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信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生活上貪圖享受,工作上以權謀私,道德上腐化墮落。
2部分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化的原因分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之所以存在這些現象,其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既有大環境的影響,又有小氣候的擾動。概括講,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1)思想滑坡導致的政治信仰迷失。多次強調,思想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當前黨員干部的整體學歷水平提高了,但政治理論水平不一定有相應的提高,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政治理論的學習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平時的政治學習也僅僅是武裝嘴皮子,不解決思想和世界觀的問題,這樣使得一些黨員干部出現了信心不足、信仰迷失、信念動搖等思想問題,直接導致理想缺位、道德錯位、價值觀移位。黨員干部的“總開關”沒擰緊,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黨內風氣必然會受到影響。
(2)轉型發展帶來的政治觀念波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仍處于全面轉型時期,包括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機制轉換、政府轉變等,在這些轉型過程中,前后兩種不同的體制并沒有完全脫離,“雙軌并存”的局面讓整個社會顯得浮躁和物欲化,當中最直接體現就是錢和物的泛化。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政權力對市場的介入,使得一些黨員干部觀念發生變化,追求市場經濟中的等價交換原則,結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權與錢的赤裸交換,一些違紀違法問題就在體制的縫隙中產生和形成了。
(3)環境影響造成的政治導向錯位。部分地方和單位風氣不正、政治生態不優、從政環境不好,那些善于察言觀色、投機取巧甚至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快升遷,而埋頭做事、遵規守紀的老實人卻難以提拔重用甚至站不住腳跟,形成了一種“破窗效應”,造成一些黨員干部價值觀、進步觀發生扭曲。同時,一些黨員干部存在封建等級思想,遵循簡單的唯上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群眾、脫離基層,沒有從群眾的角度和利益想問題、辦事情、謀發展,更有甚者,還雁過拔毛,在群眾身上索拿卡要。
(4)監管乏力帶來的政治自律松懈。盡管當前抓紀律規矩的力度很大,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對黨員干部的監管還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全方位的監督體系還不完善。同時,有的地方和單位追責問責軟化,擔心查辦案件會損害形象、影響發展,或有意壓案不報、瞞案不查,或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搞“變相處理”、避重就輕,以批評教育、經濟處罰代替組織處理、紀律處分,讓規矩紀律成了“紙老虎”。
3強化黨員干部政治意識的對策
增強政治意識,是每名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畢生追求。各級黨組織要堅決扛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遠銘記入黨誓言,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同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實地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1)緊緊抓住政治建設這個統領,進一步把準政治方向。要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強化教育、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政治指南針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在思想上高度認同,在政治上堅決維護,在組織上自覺服從,在行動上緊緊跟隨,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來。要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公示和任職等各個環節作出嚴格規范,切實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特別要強調政治標準,對政治上不過硬、不達標、不過關的干部實行“一票否決”,切實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要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以及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破除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等封建糟粕,讓黨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優良傳統真正深入黨員干部的思想和心靈。
(2)緊緊抓住思想建設這個靈魂,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必須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要認真落實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要求,嚴格落實理論學習制度,強化組織調訓,實現全員覆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理解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自覺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制度,持續引導黨員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真正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維理念、領導方法和管理能力。要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根據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和行業特點,以及黨員干部的職務職級、知識結構和年齡階段,分領域、分專題搞好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3)緊緊抓住管黨治黨這個關鍵,進一步強化紀律規矩。嚴明的紀律規矩,是強化政治意識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證。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對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十分明確地強調、十分堅定地執行。一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認真落實“”、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帶頭講黨課,帶頭按月繳納黨費等,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免疫力”。二是嚴明紀律規矩。樹牢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意識,高度自覺地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堅持嚴字當頭、從嚴到底,把管思想、管作風、管紀律統一起來,進一步明確黨委的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的第一責任、分管領導的直接責任、紀檢部門的監督責任和組織部門的管理責任,強化干部日常管理監督,讓紀律規矩真正落地生效。三是嚴肅問責處理。樹立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嚴格監督就是最大愛護的理念,對違反紀律規矩的,該函詢的函詢,該誡勉的誡勉,該談話的談話,該處理的處理,切實維護紀律規矩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堅決掃除政治生態中的霧霾。
參考文獻
[1]祝彥.黨史視野下的“政治意識”演進歷程[J].人民論壇,2016,(29):32-34.
[2]黃清迎.全面從嚴治黨條件下黨的政治建設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9.
[3]陳國平.當代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8.
作者:謝慕冰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