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實際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財政一直在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基于內部控制管理的制約條件下,強化項目資金全過程監管。現階段部分財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導致績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因此文章將以預算績效管理為核心,探究現階段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現狀,并提出相應的預算績效管理優化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財政事業單位;實際應用
預算績效管理具備系統性和長期性特征,對我國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將從財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重要性分析、現存問題、優化措施三部分內容展開分析研究,以期對我國事業單位實施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有所借鑒。
一、財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重要性分析
預算績效管理具備戰略性、資源優化配置性、系統管理性、“杠桿”性四個特征,財政事業單位實施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有利于加快單位財政資源配置方式轉型,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能夠推動單位資金運用水平的不斷提升,提升單位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滿足公眾需求。除此之外,財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分析實際和預算之間存在的差異,有效開展單位各部門和各個職工的業績考評工作,調動單位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財政事業單位良性運轉[1]。
二、預算績效管理在財政事業單位實施現狀
(一)管理人員認知不足,預算績效管理落實程度較弱現階段伴隨著預算管理工作地不斷深化,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預算審核工作受管理人員高度重視,但是相對的預算績效考評工作的重視程度稍顯薄弱。大部分財務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普遍性認為預算績效管理只是發揮輔助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作用,單位日常工作開展仍舊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難度提升,預算績效管理積極作用難以發揮。管理人員預算績效管理認知程度,直接制約著預算績效管理落實程度和效果。管理人員缺乏全面的、科學性的預算績效管理認知,財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和質量降低,甚至會使得財政事業單位運轉中出現更多的資金風險,阻礙財政事業單位良性發展。
(二)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現階段大多數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薄弱,主要原因是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不足。由于單位管理人員缺乏正確認知,簡單地將預算績效管理納入財務部門工作范疇,一般由財務人員擔任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造成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和質量的停滯不前,甚至是下降。財政事業單位不能深入開展預算績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由于不具備合理的評估論證,造成預算編制決策中出現誤差,或者是制定的績效目標由于調研論證真實性地缺失而缺失精準性。二是預算執行過程中缺失有效的監管機制,預算執行過程喪失規范性。三是財政事業單位建立的績效考評體系趨于形式化發展,難以開展有效的自我評價工作,導致財政事業單位內外部獲取的考評結果存在巨大差異,不利于財政事業單位后續工作地開展[2]。
(三)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和優化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在內部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以開展規范性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現階段,我國財政事業單位內部大部分尚未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也未制定完善的、與單位實際發展需求相符合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導致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制度規范和有力支持。例如,部分財政事業單位內部尚未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或者是執行效果和預期存在較大差異,就會造成預算績效管理水平降低。預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約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財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內部管理規范和制度,使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監督效果發揮力度較弱。
(四)預算績效指標體系設計缺乏量化和細化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履行涵蓋社保、醫療、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公共服務職能,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將社會效益獲取放在核心位置,需要重視對產出效益性評價工作。現階段我國財政事業單位更加側重于經濟效益地獲取,在績效指標制定過程中客觀公正性難以得到保障,更加依賴于制定績效指標人員的主觀認知。除此之外,財政事業單位在制定績效指標中,由于地域差異、單位實際狀況差異等多種因素制約,造成績效管理指標制定中面臨著復雜性的環境。因此財政事業單位在制定績效指標過程中,往往會沿用照搬或者是制定表層化的績效指標,缺乏指標體系的深入量化和細化。
(五)預算編制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具體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預算編制方法缺乏創新。現階Y圓桌論壇UANZHUOLUNTAN段財政事業單位支出預算主要采用人數編制法,這種方法有較強的使用性,但是缺乏精細化特性,單位業績提升緩慢。二是預算編制過程存在一定的形式化特性。現階段財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部門預算編制工作中,首先由于預算編制工作開展時間較晚,財政事業單位缺乏充足的時間開展調研論證;其次是預算編制工作一般由財務部門負責,缺乏單位全體職工的有效參與,預算編制全面性、科學性特性缺失。三是預算編制沒有有效應用預算績效管理。現階段部分財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和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機統一,預算編制計劃缺失科學合理性。
三、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優化路徑
(一)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財政事業單位為了更好地發揮預算績效管理作用,首先就需要提升管理人員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財政事業單位可以在內部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學習績效管理知識,提升績效管理知識儲備和水平;引導管理人員樹立人員的績效管理理念,學習和掌握新的績效管理模式。管理人員需要立足單位實際發展需要,選擇適應的績效管理模式,并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保證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和財政事業單位自身發展保持一致性[3]。
(二)提升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個人素養對預算績效管理效果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財政事業單位要重視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知識拓展和技能提升工作,不斷推動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提升,以更好適應財政事業單位發展需求。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在內部定期開展預算績效管理主題的學習培訓活動;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激發職工自主學習預算績效管理知識和提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相關能力的積極性。預算績效管理實施過程中,單位財務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作用,實施監督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開展高效的數據分析工作和結果反饋工作,為管理人員及時調整和優化預算績效管理提供真實性的數據支撐,為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和質量提升夯實基礎。
(三)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直接制約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效果,制約著相關部門工作開展。因此財政事業單位要不斷優化和調整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最大化發揮財政事業單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財政事業單位要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基準,按照上級管理人員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案,完善資金流轉程序,從而達到提升資金預算管理水平的目標。除此之外,預算績效管理中還要適當加入規范化流程內容,規避單位資金浪費現象出現;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有效提升單位資金運轉效率,推動財政事業單位良性運轉。
(四)科學合理地制定預算績效指標體系財政事業單位在制定預算績效指標體系中,需要遵循動態優化、可測可比、量化細化、科學化原則,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的績效指標體系。財政事業單位制定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既要具備共性,又要具備項目特點,還要具備單位自身特色;既要包含當年支出績效目標,還要制定三年支出規劃;既要涵蓋單位經濟效益指標,又要包含社會效益指標;不僅需要體現財政資金使用效果,還要分析評價體系的實操性。財政事業單位要在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制定過程中運用多種計分方法,不斷在財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指標實施中,完善和細化預算指標評價指標[4]。
(五)創新預算編制管理方法,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對單位現有的預算編制方法進行調整和優化。現階段我國財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工作中主要采用定員定額的編制方法,這種編制方法很難發揮對結果的導向作用,阻礙著單位績效水平地大幅度提升。同時這種編制方式地使用,造成單位內部出現惡性競爭即搶人搶資源搶人頭費等現象的發生。因此,財政事業單位需要樹立正確的績效管理理念,以單位實際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為基準,科學測算人員標準,有效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也是財政事業單位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現階段,財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績效不具備全面性特征,但是對績效評級范圍拓展發揮著積極作用,有利于推動財政事業單位轉變管理思想。另外,財政事業單位需要執行科學化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制定標準化、共性化特點與單位實際現狀保持一致的指標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財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能夠有效優化單位資源配置結構,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推動單位獲取更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財政事業單位各部門要強化預算績效評價意識,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和科學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創新預算編制管理方法以及最大化運用績效評價結果,提升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財政事業單位需要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全面提升單位運營風險,提升單位職工工作效率,提升單位整體服務水平,更好推動財政事業單位運營。
參考文獻:
[1]李祥云.我國地方財政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效果、問題與政策建議———基于湖北省直預算單位和市縣財政局的問卷調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59(5):50-58.
[2]潘瑩瑩.財政局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優化問題探討[J].財經界,2020(24):3-4.
[3]宋偉.預算績效運行監控實踐與思考———以青島市為例[J].地方財政研究,2020(8):20-23.
[4]化云鵬.加強財政局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7):154-155.
作者:吳亮亮 單位:新絳縣財政國庫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