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政府部門,為了確保市場運行的順暢以及各項交易的公平公正,有必要通過相應的監督和管理職能對企業和市場進行嚴格的把控,而將政府財力進行集中歸納與科學的使用,開展更多有益于民生發展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我國的社會環境朝著良性的軌道運行下去。正因為如此,與財政投資項目聯系較為緊密的績效評價工作就顯得尤為關鍵。本文針對財政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進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以期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
關鍵詞: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手段;必要性
一、相關評價的必要性分析
(一)專業度匱乏,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
財政投資項目既是政府部門日常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工作內容,也是我國各項經濟活動中經常使用的平衡手段。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作為我國經濟活動的分界點,我國的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然而,一些舊有的財政投資項目管理活動中的問題仍然存在。從宏觀角度來看,管理人員的工作專業度較為欠缺。一般情況下,政府會根據某一個具體的項目臨時調派一些管理人員進行相關事宜的對接與管理,因此,項目管理班子的建成有其臨時性與單一性,管理人員大多缺乏一定的專業度,對于財政投資項目的認識也較為膚淺。這種臨時組建的部門有其工作方面的劣勢,一方面,在開展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項目的質量評估、預算事宜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進行較為嚴格的把控,才能實現預計的建設目標,但是,成員素質的參差不齊、建筑程序的缺失有可能帶來一些實施隱患;另一方面,關系到政府財政投資的項目一般都是較為重大的項目,項目負責人的專業度欠缺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投資過于輕率、產生不必要的浪費以及收益結果不明確等問題,全社會較為關注的項目質量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把控。
(二)權責劃分不明,監管力度有待提升
在開展財政投資工程的過程中,往往由使用單位根據現有情況,通過構建合乎標準的管理團隊負責處理相關事宜,這樣一來,在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最初的投資運營、實施運作整個環節以及后期的監控、協管工作都由同一管理機構全權負責,這種既規劃又運營、還要負責后續督導工作的一體化形式,很容易導致權利與責任的混亂與無序,引發各種潛在問題。除此之外,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過程中,體系的不完備也給投資項目的業務單位提供了一些可乘之機,他們往往不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因此,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更加有恃無恐。也反映出了現階段財政性投資項目監管工作中的問題與漏洞,無法有效的控制相關單位運行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這些企業往往只關注自身的利益需求點,想盡辦法從各個方面獲取最大化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財政性投資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正因為如此,進行合理的績效評價以消除現有的弊端與漏洞是很有必要的。借助績效考核這一手段,運用其潛在的作用使投資結構趨于合理化,最大程度上管理好資金,將其應用于更多具有優勢的項目中,對于提升財政投資項目的收益是大有裨益的。
二、完善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具體策略
(一)增設績效評價專屬工作組,開展專業的評價
要想將具體的工作落實到位,需要由專業度較高的評價部門展開專業化的評價,將績效評價當作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環大力度的開展下去。因此,在部門的構建以及人員的配備方面,應朝著最優化的方向努力,將績效評價的理念落實到位,使每名工作人員都能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價值以及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影響。應結合現有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結合工作中的需求點以及一些突發問題進行各類績效評價方面的培訓和講座,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進一步夯實自身的理論知識,又可以從他人的先進經驗中不斷汲取營養,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將累加的經驗用于工作中,使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與此同時,深入研究實施項目的具體特點與潛在問題,在自主研究、討論的基礎上,聘請行業專家以及具有資深工作經驗的外部中介機構進行針對性較強的點評與指導。另外,財政機構應增強與其他政府機構的緊密合作,如審計、紀委、檢察院等都可以作為輔助開展工作、進行督導和配合的好助手,實現財政性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順暢開展。
(二)將評價工作的配套措施與后續檢查工作落實到位
績效評價的結果不應是秘而不宣或模糊不清的一個結論,應結合項目的進度與各項績效評價過程定期向全社會公告,也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報紙資訊以及專家的評價活動等客觀的將評價信息反映出來。對于最終收集和總結出的信息不應只作為簡單的公告對外進行宣導,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科學的評估,找出問題所在,彌補漏洞與不足,盡可能的尋求補救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財政投資項目說到底是服務于普通民眾的,因此,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經濟效益只能作為其中的一個方面進行關注,更重要的是對投資本身是否能在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安居樂業等多個方面做出卓越的貢獻,這才是財政投資項目建設與發展的根本所在。考慮到其項目本身的特殊性質,在進行具體的衡量與考評過程中,方向應更加清晰明確,除去使用效果以及經濟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其他的衡量標準也應囊括其中,從而構建科學化、全方位的評價體系。
(三)用好評價指標,促進財政投資項目的進一步落地
政府開展財政投資的初衷是為了促進本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在正常開展建設活動的同時促進現有社會環境的穩定,滿足社會的多重需要。財政投資項目績效本身具有復雜性、多樣性以及多變性等特點,因此,在進行分析、評估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因素出發進行充分的考量,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與收益,如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從經濟效益的實現程度、運行過程中的財務狀況、籌建過程中的工程質量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判斷,才能獲得較為完備的評價標準。對于評價指標,我們可以通過經濟效益的最終獲得情況、社會效益的綜合指標、財務分析以及工程質量的把控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估,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在指標的采集以及分析兩個不同的階段予以更多的關注,從而獲得良好的評價效果。綜上所述,政府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需要應用績效評價體系,對執行過程中的相關事宜以及最終的結果進行綜合性的審視,從而更好的完成分析、評判的全過程。財政投資項目的開展有效的推動了本國經濟活動或當地經濟環境朝著更加穩健、良好的方向發展下去,從不同的維度出發,促進社會活動以及文化環境的全面發展,可以為本國的國防建設提供充足的支撐。因此,探索績效評價標準、針對不同的財政投資項目構建全面的指標體系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周華.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7.
[2]薛賽珺.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作者:戴樂 單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