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提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提問重在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從長遠看,啟發誘導得好,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逐漸養成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了思維的方法,最終形成質疑、善問的能力和習慣,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提問;靈活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注重課堂提問藝術。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既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又能使教師在及時獲取有關信息的基礎上調整、完善教學方法。
一、課堂提問的作用
1.啟發作用
提問能起到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啟動的時候,教師的提問能促使學生開啟思想的機器去主動尋求答案;當學生的思維積極向前推進的時候,教師的提問又幫助他們開辟新的通道;當學生的思維出現偏差時,教師的提問會使學生明確方向。學生由于自己有能力解答問題而產生自豪感和進一步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從自己答案的不完美中,激發對知識的渴求。
2.反饋作用
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本課的語言、語法、詞匯、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反省自己的教學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學生所接受,使教師及時補充原先課堂設計的不足。
二、課堂提問的前提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提問前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不能機械地用相同的問題提問每一個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同一水平。在英語課堂提問中教師設計的問題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問題的設計既要難易適中,又要有梯度,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揮。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考慮到哪些問題由誰來回答,這樣在具體實施時就不會出現連續幾位學生都回答不出一個問題或讓學生覺得問題太簡單而產生驕傲的心理,避免了“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總之,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必須充分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問題,切不可以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每一位學生。
三、科學把握提問的梯度
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存在著差異,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一定要實事求是,切實體現合理的梯度,即按照思維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發展規律,設計出難度各異不同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不同層次學生通過問題解答,逐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四、課堂提問遵循的原則
1.提問要有趣味性
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是被動的,是“要我學”,此次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我要學”,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我要學”表現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有了興趣,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使學生學習產生主動性,產生“我要學”的欲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必須注意到學生的興趣性問題,課堂提問也不例外。教師對課堂問題的設計,必須要適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具,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提問方式、方法等。
2.提問要有靈活性
在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環節都可以回答問題或帶著問題進行,也可以在學生精神渙散時,用提問的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三適”。一要適度。提問應以實際現象和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提出符合學生智能水平、難易適度的問題。二要適時。提問的時機要適當。三要適量。提問設計要精簡數量,直入重點。要緊扣教學目的和教材重點、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力戒平庸、繁瑣的“滿堂問”。
3.提問必須具有可操作性
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問必須要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及地方特點,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說,而且學生愿意用自己的嘴巴說、眼睛看、耳朵聽,用自己的手操作,身體歷行,親自經歷,愿意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才行。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的問題才具有操作性,才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才能使學習過程是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五、提問的語速
老師的英語不管多流利,在提問時要放緩語速,輔以適當的停頓,留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思考,提高回答的正確率,增強學習自信心,增加參與的活動量。因而,發問后要給全體學生以思考的時間,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作好接受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思想準備,切忌匆匆指定學生。
六、結語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其藝術造詣深不可測。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務必認清新課程改革的艱巨性和迫切性,務必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揚長避短,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為學生的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參考文獻:
[1]喬晉芳.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提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張峰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初級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