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教科書插圖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插畫是課文內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解釋說明、激發想象等作用,教師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文字表述的不足,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本文就此探討了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插圖的作用及利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文插圖;形象助讀;利用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插圖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插圖是通過對事件、景觀的描述,用一種不同于文字的表述方式來表現課文內容的。讓學生觀察插圖,利用色彩、線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起到激發其學習興趣的作用。
(二)豐富教學內容
首先,插圖本身就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補充說明,將其引入到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其次,插圖還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將插圖引入到教學中,是對語文教學中單一文字知識的豐富和完善,讓學生透過插圖去感受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同時,插圖對學生美育和想象力的發展也有著促進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插圖利用策略
(一)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如何科學有效利用課文插圖,體現著教師的專業素養。首先,教師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在備課中樹立“備圖”意識,能夠將插圖安排到教學內容中,有效發揮插圖的作用。其次,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美術基礎知識水平和審美素養。借助圖畫的形式呈現內容,是一種區別于文字的表達方式。教師要先讀懂、讀透插圖的意境,了解繪畫者以及編輯者的意圖,才能夠將插圖豐富的底蘊傳遞給學生。最后,是要處理好圖和文之間的結合方式。將插圖引入到教學中,需要教師在實踐探索中找到插圖和文字之間聯系的橋梁,從而引導學生說出對插圖的理解和感受。
(二)根據插圖內容,開展有效教學
插圖是課文內容的一種呈現方式,但是對故事情節發展來說,又僅是單一的、靜止的。插圖和課文內容的關系不同,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應該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讓插圖以最合適的方式融入到教學環節中。如《蘆葦蕩》一文中所配的插圖雖畫面簡單,但借助黑白色調表達了當時社會的悲涼。教學前,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了解故事發生的大致線索,從而引發學生的疑問:究竟這片蘆葦蕩發生了什么?
(三)充分利用插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由于學生的認知基礎、能力水平、成長環境的差異,在觀察插圖的過程中,感知是不同的。因此利用插圖教學,既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首先,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插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如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中配有地形的插圖,通過對插圖(地圖)中地名的梳理,在學生對地名及方位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去理清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具體情況,課文的重難點自然迎刃而解。其次,插圖還是一種無形的美育,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去感受插圖蘊含的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在一些寫景類的課文,如《壺口瀑布》《黃河頌》教學中,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主動描述插圖所帶來的主觀感受,教學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總之,插畫是課文內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解釋說明、激發想象等作用,教師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文字表述的不足,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利用插圖教學,是對教學內容的豐富,應建立在整體教學框架之內,形成統一體,才能更好地發揮插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金文.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插圖的作用及功能定位[J].甘肅教育,2017(14):49.
[2]黃煥貞.探析初中語文課本中插圖功能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67.
[3]盧楊.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形象助讀系統:關于插圖功能及其利用探討[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4):56.
作者:徐海林 單位:化隆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