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借助信息技術以及加強教師實驗素養等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研究物質形態之間相互轉化規律及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運動形態,其教學特點要求基于實驗觀察的前提下獲得規律,而實驗正是物理學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一、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增強實驗知識應用
物理演示實驗,需要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過程、得出實驗結論,不僅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而且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嚴禁出現教師自導自演的狀況.對于易于操作的實驗,教師要讓學生獨立演示;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實驗,教師要適當指導學生完成操作.例如,在做“短路”實驗時,雖然該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在做好充分的安全準備下,筆者嘗試讓學生完成這個實驗.在通常情況下,邀請物理基礎一般但膽子大的男生來完成.在實際操作中,電路短路后發出“砰”的一聲,實驗區硝煙彌漫、火花四濺,一些膽小的女生嚇得蹲在地上,但是實驗完成后,很多學生都興致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參與一次.學生產生興趣,便會細致觀察與思考,從而不斷產生疑問,使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聽講,并且對安全用電知識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教學實踐表明,讓學生參與操作的演示實驗與傳統的教師自導自演的演示實驗教學模式相比,培養了學生參與實驗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術,拓展實驗教學內容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輔助工具不斷增加,為師生改進與加強物理實驗提供了有利條件.將多媒體設備應用到物理實驗中,展示生動、形象、有趣的物理情景與物理現象,不僅能提高實驗內容的有趣性與直觀性,而且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愉快與輕松.例如,在講“電學”時,筆者借助多媒體構建仿真實驗室,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正確連接實物圖及怎樣做物理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快速判斷電路圖故障的能力.如,故意“忘記”斷開電源,刻意將可變電阻調節到最小值,故意讓燈泡燒壞,以種種“意外”情況,激發學生對電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筆者鼓勵學生在家做仿真實驗.仿真實驗就像有趣的游戲,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這種趣味性給學生帶來的學習激情.教學實踐表明,通過參與仿真實驗,學生對電學的畏懼心理明顯少于前幾屆學生,對電路故障分析這樣的難點知識,也能快速完成分析任務.在實驗教學中,筆者曾將學生的實驗過程全程拍攝下來,并在班級中播放,然后與學生一起分析實驗中的不足與成功,當學生看到自己或同學的實驗都特別興奮,都能對實驗進行中肯的評價.又如,在講“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筆者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科學、精準地完成模擬實驗.凸透鏡成像規律一直以來都是教學難點與重點.在引導學生完成與凸透鏡成像規律相關的實驗之后,筆者讓學生左右拉動課件內的蠟燭,詳細觀察像距、物距、像與物的大小變化情況,還引導學生上下拉動蠟燭并觀察所成的像位置的變化情況.
三、加強教師實驗素養優化實驗教學評價
一般初中物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理解多來自培訓活動.可以說,良好的培訓,能使教師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學校應根據教師的教學情況制定培訓方案,尤其要在培訓中轉變教師的傳統思想觀念,讓其緊跟新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腳步,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從而促進初中物理實驗研究發展.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提前完成教材中比較耗時的物理電學演示實驗,或利用自習課觀察部分現象不明顯的電學實驗錄像和模型.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從電學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及相關實驗注意事項等進行預習,指導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培養學生嚴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教師要優化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從評價內容多維化,評價主體多元化等,反思實驗教學.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全面了解當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有針對性地創新與變革實驗教學方法與形式,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實驗教學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參與實驗活動的機會與平臺,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及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柏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的探討[J].湖南中學物理,2010(1).
2.李傳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作者:陳燕桃 單位:江蘇啟東市南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