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學習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邏輯思維的概念、特征;第二部分簡單說明了邏輯思維與物理學科、中學物理教學之間的關系;第三部分從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出發,簡要說明了中學生邏輯思維發展情況,提出了物理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初中物理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現實卻是,初中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普遍存在著邏輯思維能力較低的情況,很多學生越來越“用功”,上課聽講,晚上苦讀到深夜,周末、寒暑假奔走在各種輔導班,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理想.學生對知識體系、原理一知半解,對考卷上的題目完成起來也很吃力.提高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更是促進社會科學進步的有力保障.
一、簡談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簡單來說,是指符合世間事物之間的關系(合乎自然規律)的思維方式.生活中的許多活動都涉及邏輯思維判斷,如下棋、玩牌、玩游戲等.學習更是如此,最凸顯邏輯思維的就是數學,其次,我認為便是自然科學.邏輯從何而來?邏輯來源于社會實踐,比如下棋多了,就能知道對方是什么路數,總結經驗方能運籌帷幄等.我們可以認為邏輯來源于經驗,但如果所有的經驗都要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獲得,就太耗費時間,效率太低了.因此,邏輯思維的增強源于不斷的學習.
二、邏輯思維與中學物理教學的關系
有人曾將物理學科思維分成了7種能力,其中就包括邏輯推理能力.物理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邏輯思維可謂無處不在.在物理教學的每個章節、片段中,現象的發現、問題的提出、對問題的思考,最終得到結論.自始至終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在指導著我們,就是不斷在教學過程中呈現的物理情境、思維和思想.而如何將物理學科邏輯思維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進學生的腦海中,并作為一種知識儲備促使學生習得新知識,最終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就是值得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們思考的難題.簡而言之,學習物理是要讓學生學會用已有知識領悟新的道理.
三、初中物理的邏輯思維教學現狀與策略
1.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現狀
研究表明,學生在小學階段占主要地位的是具體形象思維,而在初級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得到顯著發展并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初中生對教師和教材中關于物理現象和問題的解釋不能輕易滿足,也不會盲目全盤接受,他們在思考中開始有意識的調整、檢查和論證自己的思維過程.但是,初中生的思維能力畢竟還很不成熟,容易出現急躁、片面、偏激等問題,對用辯證的方法看問題還很不擅長.
2.初中物理邏輯思維教學現狀
初中物理教材的編寫在近30年來有很大的進步,教材中能處處體現邏輯思維方法的滲透,注重思考問題、解釋現象的過程.但是很多老師為了應付考試、節省課堂時間,常常把原本應該留給學生思考、探究的時間縮短甚至全部“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的講授或者演示.從長遠角度看,學生習慣性被動接受,思考能力停滯不前,嚴重影響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在教材編寫方面相比之前弱化了.帶來的問題是,解決物理問題時,學生有時會被其他學科的知識限制.如初二學習光學知識時,三角函數還沒有學過.初一數學雖然學過科學計數法的運算,但由于數學考試中要求很低,學生訓練太少,以至于學習物理后,大量科學計數法乘除的計算使他們手足無措,教師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教會、訓練學生計算,有時卻忽視了問題本身所蘊含的物理現象、邏輯關系,得不償失.
3.初中物理邏輯思維教學策略
(1)重視新課教學,引導給學生學會獨立、有效思考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學生學業落后、成績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新課的學習,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實、現象、性質、特征、規律的實質而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懂得知識不等于領悟知識,理解原理不等于會應用知識.雖然每位學生的思考能力、領悟能力、遷移能力都不同,但獨立思考是必須的,在經過了有效的獨立思考后才可能有效的鍛煉思維能力.有些老師覺得會浪費時間,其實恰恰相反,這些時間會加倍的補償回來,當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思考理解了教材之后,作業花的時間就會變少,下節課老師檢查、評講的時間也會大大縮短.總之,學生在發展了思維能力的同時,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2)雙手激發思維,充分發揮物理實驗的智慧啟迪作用民間有許多自學成才、無師自通的人,他們大都能夠進行精細的、耐心的、用腦的創造性勞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總,我們也可以借鑒日常生活中的有益經驗,重視物理實驗,使學生能夠用雙手激發他們的思維.物理實驗的直觀現象能夠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探究性物理實驗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細節的處理、結論的得出等,都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又能發現新的問題和現象,有些時候學生自己就能很好的完成對實驗誤差的分析和知識的遷移.當學生能夠將知識、規律等抽象的思維與靈巧、精細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夠激發大腦某些區域活躍起來,在潛移默化中開發智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了.
參考文獻
[1]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作者:沈芙蓮 單位:江蘇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