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闡述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提出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包括科學布設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豐富拓展問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等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主觀能動性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
首先,通過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指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邏輯思維還不夠嚴密,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通過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物理學科中的許多定理、現象等都是由實驗推導的,為了更好地學習物理的相關知識,教師應適度引導學生自主探尋實驗步驟、操作實驗器材及設計實驗方案,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物理看似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實際上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夠更好地驅動學生學以致用[1]。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一)科學布設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提出問題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保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關鍵。問題設計要依據基礎性、針對性、啟發性、有序性、現實性及發展性等原則,結合物理教學目標,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比如,在“壓強”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有關吸管壓強的問題,先播放課件:一個小孩在喝飲料,杯子里的飲料一點點減少,此時教師提問:這個小孩是如何用吸管喝到飲料的?大部分學生認為,是靠口腔的吸力。針對這樣的回答,教師進一步提問:試想一下,如果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壓強的情況下,還可以將飲料吸入口中嗎?接著播放一些液體漂浮在太空中的圖片,讓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的興趣。經過這種引導,學生開始思考。此時教師引入實驗—大氣壓強,設計實驗,證明“飲料是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口中的”,不僅有針對性地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也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二)體現學生主體,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整合圖片、視頻、音頻等,使實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具體。另外,通過多媒體可以直觀地展示物理原理與實驗過程,同時還能夠突出實驗過程中的細節,如全方位展示電路圖、數據表、實物圖、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要素。教師在展示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保障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比如,在“壓強”實驗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一位雜技演員胸口放置一塊石板,另一位雜技演員用鐵榔頭將石板砸碎,雜技演員安然無恙。學生看了這段視頻感到驚訝,此時教師提問這個雜技表演的物理原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礎上,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其中的原理。這樣的實驗課程設計,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豐富拓展問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進行問題拓展,問題拓展的目的是豐富學生的實驗知識儲備,促進實驗知識的延伸。另外,設置拓展性問題,還可以幫助教師突破實驗教學難點,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同時,能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比如,“碘升華”的物理實驗,教材運用的是直接加熱的方式,固態碘在試管的底部,隨著溫度的上升,固態碘就會“跑”到上端,可以得出結論:固態碘可以直接變成氣態碘,這個現象稱為“升華”,氣態碘遇冷變為固態碘的過程,稱為“凝華”。接著,教師問學生是否質疑結論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PPT演示,拓展有關碘的知識,即碘的熔點為113.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會超過113.5℃,在這樣的狀況下冷卻,整個過程可能為“固態碘→液態碘→氣態碘→液態碘→固態碘”,為了讓學生看到“固態碘→氣態碘→固態碘”的轉變過程,教師可以選擇“水浴法加熱”,讓學生獨自進行實驗,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隨著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不斷改革,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部分應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教學,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世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學周刊,2019(6):69-70.
[2]陳艷華.淺談如何運用實驗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效率[J].才智,2018(34):56.
作者:陳茸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鐵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