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課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歷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不僅記錄著從古代到現代的社會發展歷程,同時也記錄著一些偉大的事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習到歷史學科的知識,也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初中歷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促進學生學習
初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隨時調整,按照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進行教學方法設計。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歷史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就能夠得到滿足,學生在討論交流相關歷史知識點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夏、商、西周的興亡”一部分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表述進行討論學習,學生在總結歷史事件發生時間、背景,參與的人物等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提升,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商湯滅亡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善于挖掘歷史素材,融入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很多的心理健康知識,這些心理健康知識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在對歷史教材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很多有著勤儉節約品質的人物,教師可以借助這些人物的特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借助歷史人物身上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和學生憂國憂民的愛國意識。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抗挫折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挖掘歷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歷史教材中有岳飛和林則徐這樣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國家的發展鞠躬盡瘁,在國家處于危難之中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情感熏陶之下,健康的心理品質就會得到培養,學生就會為了國家的和諧發展而積極努力的學習。
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
在教學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減輕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歷史知識,開展實踐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走訪相關的歷史展覽館,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學生的心理能始終處于積極、健康和樂觀的狀態,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在給學生講解完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之后,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參觀歷史博物館、烈士陵園,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歷史名人的故居,學生在歷史名人故居的氛圍中,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歷史文化知識,學生的心理健康品質也會得到發展。在初中歷史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的教學規則。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歷史教材深入的挖掘相關的歷史素材,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直面挫折,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閉雪花.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1):87.
[2]陳嘉俊.淺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青年,2018(21):130.
[3]杜國智,李生斌.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8(8):233.
作者:郭春蘭 單位:甘肅隴南市宕昌縣舊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