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財政收入與財力關系分析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1994年,國家財政管理體制實行分稅制改革后,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關系初步理順。各級地方政府積極發展經濟,組織稅收。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職能,執行公共政策以及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而籌集的所有資金的總和,它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政府財政職能的實施和各種財政政策的實施,并影響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因此,財政收入的質量已成為各級政府普遍關注的問題,當前,造成縣級財政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財政收入質量低下。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不可避免地積累了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可能會對未來地方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關鍵詞]縣級;財政收入;質量;思考
1.縣級財政收入質量存在的問題
1.1財政收入結構問題
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高,非稅收收入越低,財政收入來源越合理,越穩定,財政職能越完善,財政收入結構越好。根據國家政策定義,評估財政收入的標準是稅收,分別占總收入的70%和75%。但是,目前縣級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例過高,一些縣級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60%以上。自從實行分稅制以來,非稅收入在縣級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已大大提高,由于縣級政府沒有稅收立法權,因此彌補財政資金缺口的重要方法是努力通過非稅收渠道籌集財政資金。通過對近年來縣級非稅收入的結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以土地使用收入為主體的政府資金增長迅速,來自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的收入和特殊收入已日益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非稅收收入在預算總收入中的比例過大且難以為繼,這將對未來財政收入增長的預測產生更大的影響。盡管排除分配給中央政府的收入之后似乎仍保留的一般預算收入屬于地方政府,但實際上沒有多少財政資源可用。以M縣為例,2015年一般預算收入13.59億元,同比增加2.73億元,增長25.1%,但在細目分類下,鄉鎮一般預算收入達7.4億元,同比增長1.77億元,占總收入的65%,這部分增加的收入必須按照制度全部返還鄉鎮。剔除這一因素,M縣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有6.19億元,增長18.3%,比全國范圍縮小6.8個百分點。以上分析表明,在當前形勢下,地方政府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會導致財政資源的增加,對外公布的表觀投入收入與口袋里的實際可用財務資源不符正常現象的長期存在將對地方政府的財務安全和健康運行產生深遠影響。
1.2縣級財政支出結構問題
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基本上是“糧食融資”。財政支出根據用途可以大致分為三部分:行政支出,公共支出和發展支出(如圖1)。在我國大多數縣(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行政支出占財政支出的絕大部分,80%至90%用于確保工資和維持業務,公共支出和發展支出不足。盡管機構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基層機構在縣鄉的實際效果仍不清楚,顯然,簡化和膨脹的趨勢也相反。自然條件越差,經濟越落后,“千軍吃皇糧”的形勢就越嚴峻,由于人員的不斷增加,工資水平繼續上升,導致工資和行政支出不斷增長。
1.3縣級財政負擔過重,財政缺口巨大
除行政和商業支出外,縣級財政支出還主要包括教育、扶貧、特殊護理、防災和抗災的支出(這在長江流域尤為突出)。幾年來,中央政府不斷采取措施,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改善公務員福利、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實施這些措施的大部分成本都落在縣級財政上,形成了巨大財政缺口。
1.4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不高,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不大
縣級財政資源有限,難以籌集大量財政資金支持經濟建設。但是,長期以來,一方面,對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仍然建立在直接投資的基礎上,而忽視了金融資金和稅收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許多縣政府在制定項目決策時并未考慮縣的實際情況,通常只想在任期內做一些“短期和快速”的績效項目和形象項目,但是結果是財務部門花了錢卻做得不好。
2.在新形勢下縣級財政擺脫困境的對策思考
本世紀的最后十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非常關鍵的時期。這10年大致分為前五年(“第八個五年計劃”時期)和后五年(第九個五年計劃時期)。“八五”時期的重點是全面控制,調整結構,提高效率,改善和深化改革,努力促進良性循環經濟,為“九五”奠定堅實基礎。發展。在“九五”期間,在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產力分配、改善經濟質量和理順基本經濟關系方面應取得重大進展,以充分實現經濟合作的目標和任務。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集中精力理順指導思想和財務管理方法的十大關系:
2.1能力與主動性之間的關系
保持土地機械的正常運轉,不斷提高和提高干部職工的生活水平是不可回避的財務責任,因此,我們必須盡力而為。一方面,我們必須堅持抵銷收支的原則,使人民不受束縛,堅持將財政負擔控制在財政資源范圍內,根據實際能力確定支出責任,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采取積極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揮我們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我們的財政支持能力最大化。大力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依法加強稅收征管,依靠政策增收增支,確保支出增加,有效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通過全面的財務預算管理,實現的壓力將從預算內的“單肩”變為預算內外的“雙肩”,并且增加支出的相關政策的可承受性和可消化性得到了增強。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建立多元化的支出保障體系,轉移社會和單位應承擔的支出,并鼓勵行業局和事業單位通過市場渠道提高自給自足。
2.2計劃法規之間的關系
科學的計劃和標準化的征收是一個統一體,必須有機地整合到財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中。科學規劃是要制定現實的收入目標,并最大程度地減少收入目標與稅基之間的差距。為此,一方面,我們必須負責稅收工作,并努力完成預算收入計劃,任務與稅收來源之間的矛盾應通過發展生產和增加稅收來源來解決。目前,基層財政“任務完成但政策執行不力,政策無法保證任務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可靠的稅收收入來源,差額收入不是基于新稅收來源的增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現有的稅收來源,被動地處理任務缺口。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將很難完成任務與依法征收管理之間的矛盾,稅收應按照法律程序,依法治稅。
2.3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
我們必須堅定地建立定量和定性的觀點,即“經濟發展取決于速度,速度提高取決于利益,利潤增長取決于稅收”。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財政收入膨脹帶來的嚴重危害,在指導思想上,有必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在發展生產,增加財政資源,依法征管的基礎上樹立政績,我們必須尊重稅基和經濟變化規律,并盡量減少和防止過度的收入目標。導致財政收入擴大的現象;要減少和控制非稅收入,逐步增加稅收在整個財政收入中的比重。
2.4人治與法治的關系
“依法治國”已作為基本的國家政策納入憲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杠桿,必須依法管理財務,并且必須將“人治”因素降至最低。加強“法治”。在稅收方面,必須堅持依法征稅,同時規范領導行為,減少“一支筆”的使用量,提高“一支筆”的質量。2.5預算與決算的關系良好的財政預算是確保財政活動正常發展和實現良好財政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受許多因素影響,目前大多數地區對財政預算的重要性了解不足,關注程度也不足,注意最終賬戶而忽略預算的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導致缺乏科學預算,缺乏預算執行限制以及年底的賬戶損失。保證收入不足以依靠閑置,結算超支取決于帳戶的調整。它不僅嚴重降低了財政運作的質量,而且造成了許多難以彌補的隱性赤字和負擔。這種情況在縣(市)財政中尤為突出。應在可能的財政資源基礎上建立支出,并實行“以收入為基礎的最終支出,無赤字,保證金空間和結構優化”的原則;應建立儲備金制度,并實施全面的財政預算制度,以減少預算的實施。
2.6退位與進位的關系
當前,在財政資源建設中,縣(市)財政普遍面臨資金短缺,資金周轉后虧損的雙重困惑,在金融資源建設中如何定位金融的關鍵是正確處理退位與保證金之間的關系。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金融應遵循“無為而治”的原則,逐步退出競爭,轉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由于縣(市)市場體系的不完善發展,社會和經濟實體高度依賴金融,這基本上是糧食金融,優化生產經營環境。
2.7治標與治本的關系
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是當前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也是潛在的“財富”,特別是對于縣(市)財政,良好地管理和使用該基金在減輕財務壓力,減輕財務負擔和增強財務實力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由于這項工作涉及利潤分配方法,所有權和使用批準的調整,通過會計分配可以逐步實現這一改革,考慮到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受到傳統制度因素和意識形態差異的影響,在過渡時期,應堅持主動和審慎的原則,堅持標本兼治,并逐步實施。
2.8凈化與優化的關系
當前縣(市)的嚴重財政困難基本上是由于過度的財政負擔,過度的支出和過多的財政支持人員造成的。根據有關數據,我國60%的超級職員集中在縣(市)一級,為了改善財政狀況,振興縣(市)財政,如果不進行支出管理革命,就不會觸及問題的根源。如果從凈化上沒有取得突破,那么將無法掌握問題的關鍵,目前,許多地方脫離凈化談優化,并且支出管理是正規化,最終將嚴重影響政治和社會穩定。
2.9承諾與承諾之間的關系
相輔相成,分擔責任,分擔風險的項目投資機制將是國際國內建設項目投資的“永恒”運行機制。沒有外國援助,當地的經濟和商業發展,特別是在縣區,是無法想象和無能為力的。面對沒有資金就無法贏得項目的困難局面,有必要獲得該項目的配套資金和配套資金,但預算無法安排。從戰略的角度看,有必要實施“爭上風,下軟相配”的戰略。
【參考文獻】
[1]黃義壽.新體制下搞好縣級財政工作的思考[J].江西財稅與會計,1994(8):26-28.
[2]陳琳.對新形勢下縣級財政擺脫困境的探討[J].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8-11.
[3]盛衛東,施迎春,陳國祥.深化鄉鎮財政改革提高基層保障能力[J].江蘇農村經濟,2009(9):36-37.
[4]許建民,朱峰.關于新形勢下縣級財政收入與財力關系的分析和思考[J].中國經貿,2018(003):175-176.
[5]陸欣.新形勢下我國財政收支現狀及改革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11):21-21.
[6]吉凌云.新形勢下審計如何促進地方財政收支結構優化[J].現代審計與會計,2018(003):P4-6.
作者:陳曦 單位: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