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符合國家發展、社會需求,可服務于科技創新型社會的高層次人才。應用化學專業屬于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是一門交叉學科,該學科特別注重學生的科學基礎理論和工程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該文探討了研究生培養的意義,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因素,從培養制度、高校、導師、學生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并以中南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例,提出了改革招生和培養方式、優化師資隊伍、培養學生興趣、創造實踐環境等意見。
[關鍵詞]應用化學;研究生;創新能力
研究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儲備力量,高素質研究生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創新能力建設。高校培養符合國家創新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是其首要任務。盡管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績,研究生培養獲得了明顯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研究生培養仍存在明顯不足[1]。國內研究生培養體系分為學術型與專業型,培養目的與具體培養方案都有所不同。2018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制訂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突出了對研究生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是科研意識、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2,3]。應用化學是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同時也是一門交叉學科。該學科重在培養從事基礎科研和應用技術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基礎,還應具備較強的工程創新實踐能力。
一、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高質量人才必經之路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近年來,教育部持續擴大研究生招收規模,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為提高社會競爭力,除了基礎理論學習,還應重點加強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已成為當今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研究生培養質量是體現大學或科研院所科研創新能力的標志。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研究生個人發展有積極作用,有利于他們更好投身創新性國家建設。研究生與本科生教育很大不同就在于前者更注重專業方向細化和知識挖掘及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無論是繼續從事科研事業還是進入企業做技術型人才都非常重要。
二、影響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因素
包括客觀和主觀因素。下面結合中南大學應化專業的情況進行簡單分析。
(一)國家層面培養體系與相關制度首先,研究生招生方式。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許多學生都趨向于考研。傳統考研采取筆試+面試的模式,但很多學校面試都像走過場,實際仍以考試成績來選材。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學生把重心放在死記硬背專業知識,從而忽視了對知識的深度挖掘和創新性思維的培養,特別是一些普通學校將學生考研率當作辦學重要指標,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其次,很多學校考試科目中專業課比重偏低,不利于選拔專業知識豐富,科研能力突出但公共知識相對缺乏的學生。第三,與其他學校一樣,中南大學本科應化專業屬于理科,但是研究生階段屬于工科,理工科之間的培養差異易導致中間銜接出現問題。
(二)學生個體缺乏自主創新意識研究生以科學研究為主,須具備較強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部分學生系以逃避就業或獲取更高學歷為目的,非真正意義上對科研有濃厚興趣。而應試教育下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創新意識。現階段研究生大多數都是導師給出課題,效仿相關研究,以發表文章獲取文憑為目的進行實驗,缺乏辯證思維。特別是近年來對論文的過分重視,導致很多研究生寫論文一流,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
三、提高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改革研究生招生與培養模式考研是相對公平的考核方式,但目前這種相對單一的方式易將一些具有科研天賦的學生拒之門外。中南大學應化專業在這方面做了系列改革,不惟初試高分,加大面試評價比重,增加實驗動手環節考核,加深面試考核內容深度,強化自主創新意識考核,突出創新創業經歷或相關研究成果,對于科研方面有獨特理解,已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可適當放寬甚至破格錄取。與其他試點學校一樣,本專業博士生招生已全部改為考核制,生源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從課程創新體系建設到課堂上創新性思維培育,再到學生科研創新訓練,本專業為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優化師資隊伍,引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導師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導師的視學術野,做學問的態度以及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對研究生的成長有重要引導作用。建立一支銳意創新,能做“頂天立地”研究的國際化師資隊伍,以項目為引導,推動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南大學應化專業近幾年積極引進具有國外留學背景的青年才俊,同時鼓勵本土教師積極到國外知名高校訪學,優化了師資隊伍。同時本專業部分老師在產學研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指導經驗。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培育創新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培養讓學生把學習和研究變成一種享受而非負擔。學生在學習中會思考和體會所學科目的實用性,進一步激發追求知識的欲望。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搭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研究生培養中,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開設學科前沿課程和相關行業講座增進學生對于所學專業或者研究領域前沿新思想的了解,促進學生掌握研究方法,樹立跨學科意識和產學研思維。中南大學應化專業開設了應用化學研究方法課程,由系里組織相關老師共同承擔教學。中南大學是全國高校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標桿。學校每年都會支持大批研究生自由探索項目或創新訓練項目。通過“啟發式”教育和探索性項目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院大力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每年都會邀請大量國內外知名領域專家來校講學,研究生有足夠的機會跟國內外大咖面對面學習和交流,接觸前沿研究動態,培育創新思維。
(四)創新實踐環境,培養創業意識“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是中南大學的校訓,也是流淌在每位中南學子身上的血液。作為全國高校產學研中非常知名的高校,中南大學注重研究生的實踐培養和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能源電化學是應化專業的核心方向,本專業已為比亞迪、寧德時代、東莞新能源、國軒高科、天津力神、湖南杉杉、長遠鋰科、廣州天賜等行業知名企業培養了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部分已成長為行業翹楚。本專業與科力遠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蕪湖天弋能源科技、湖南長遠鋰科和中科星城石墨等公司先后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給學生的創新實踐培養創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魏軍英,李學藝,孫雪顏,等.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05-107.
[2]吳錦武,丁相玉,毛崎波.結構強度方向課程學習與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216-218.
[3]王海軍,祝愛民.產學研協同創新理論模式:研究動態與展望[J].技術經濟,2019(38):62-71.
作者:王海燕 張正娜 唐有根 單位: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