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治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政治課教學要適應時代要求
在職業學院的政治科教育中,首先要做好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方針,加強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建設,向學生灌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讓學生能夠積極地行使公民的權力,履行公民的義務,成為遵紀守法、愛國愛黨的新時期青年。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集中教育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例如,在講解“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時,可以給學生播放關于祖國統一的新聞,在播放完畢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了解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并不是空談,政治和學生的距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遙遠。在生活當中,是處處可以見到政治的。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變為教學的主體,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興趣點科學地引入到教學內容之中,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活躍的精神狀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堂變為小品表演模式,讓學生自行扮演角色,通過風趣幽默的對話還原馬克思和恩格斯創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這樣,不僅表演的學生可以掌握這一知識,觀看小品的學生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馬克思主義,在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開放的教學模式
教師的教學模式應該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課堂上,提高教學質量。在保證課堂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多多引入趣味的背景知識,將課堂延伸到教材之外,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做到“不唯上、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教師還可以把社會中的熱點新聞引入到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對當下發生的政治新聞有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的時事政治評析能力。例如,針對最近發生的“克里米亞公投加入烏克蘭”事件,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的新聞視頻,讓學生分析國際形勢,指出這一事件發生之后對各國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影響,并要求學生預測各國在事件發生之后可能會采取什么措施。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順應社會發展潮流,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提高教師群體的整體素質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領路人,只有教師擁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才能將學生引領至正確的軌道上,言傳身教,培養出高水平的、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有較高素質的教師并不會壓抑課堂,限制學生的自由發展,而是會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高素質的教師應該具有新型的教育理念,規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把課堂作為師生互動的重要構成。
五、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校園內,應該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且熱情高漲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可以在校園內多次舉辦政治知識競賽,前幾名可以獲得獎品或者證書,讓學生踴躍參與到競賽中來,在活動中加強對政治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定期舉辦政治藝術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展示自己的特長。還可以舉辦以政治內容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或者畫展,通過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六、結語
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觀念,依然占據著職業學校政治課的大部分講臺。“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制約了學生的創造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職業學校政治課教學中創新教育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不以分數論英雄,把教育的目標從提高分數轉變為提高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好政治。實施創新教育是潮流發展的需要,希望廣大職業學校政治課教師能夠重視創新教育,優化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模式,為國家不斷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全方位人才。
作者:吳清 單位:重慶三峽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