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改革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而財務會計管理改革是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新形勢下的要求,然而當前事業單位在財務會計管理改革的進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此,本文以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為中心,淺談了市場經濟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合理對策建議。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行政執法監督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等職能。近年來事業單位內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從依靠國家統一規劃到自主進行企業性經營,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而財務會計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中的關鍵部分,要求積極進行財務會計管理改革創新,從而能合理預測、有效決策,考慮市場因素和各種風險,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的競爭力。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財務會計管理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傳統財務會計管理工具已不能滿足我國當前發展的需要。為此,大力推行財務會計管理改革是事業單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有效途徑,事業單位只有通過財務會計管理改革才能有效適應現代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從而為我國市場經濟改革提供動力。
二、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管理理念陳舊落后
陳舊落后的傳統觀念嚴重制約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改革。(1)缺乏適應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管理理念,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會計管理時無法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需求;(2)很多由國家財政予以資金維持的事業單位已轉型為企業性質事業單位,嚴重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無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二)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現有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專業實踐能力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很多有財務會計經驗的人員理論知識不牢固,知識陳舊,業務能力較差,對經濟發展、會計改革中存在的新問題、新現象理解和學習不夠,難以與時俱進。
(三)財務會計制度不完善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不重視使得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不適應時代要求。(1)大多數單位的財務會計發展仍然是基于以前的傳統思想,且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沒有確切規定。(2)隨著時展導致很多會計賬戶設置發生變化,而部分單位確未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會計核算程序或監督方式進行調整,最終導致信息滯后。
(四)固定資產定期盤點不到位
很多單位對固定資產沒有定期盤點,購入固定資產時做完入賬記錄后便不再跟蹤清點,這樣會產生遺漏和失誤,最終導致錯誤估計固定資產剩余價值,這為整個單位內部資金流向控制增加了難度。
(五)財務會計預算隨意性大
對財務會計預算的不重視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是很普遍的現象。單位每個財務工作人員對財務預算的概念用途理解有偏差使得整個實際收支活動隨意性大。同時,預算編制的時間過短,沒有嚴格的質量要求,這讓單位資金不能取得最優利用效果,最終產生一些資金使用效率低等浪費問題。
(六)收支和成本管理存在漏洞
行政事業單位少數人員在日常開支記錄中把行政收費或事業收費與其他類型的收費混淆,且由于單位未及時對資金進行定期盤點使得這類現象沒有及時處理,為作弊現象提供了機會。另外,在成本管理方面,行政事業單位一直都把單位或領導的業績作為考核標準,卻不關注相應成本的核算,且成本分攤沒有相應的細節規定,導致了成本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三、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改革的對策建議
(一)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觀念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應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觀念。(1)企業性質的事業單位應重視市場因素對財務會計管理的作用,及時關注市場變化。(2)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地提出,行政事業單位應實現會計賬務處理信息化和財務決策信息化的目標,促進財務會計管理創新發展。(3)提升應對風險能力,培養財務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重視經營風險等因素,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提高預測風險的準確性。
(二)提高人員素質提高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專業水平
(1)定期組織培訓,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實踐能力,招聘高素質專業人才。(2)定期考核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發展繼續教育,對新出臺會計政策、制度和規章進行學習。(3)強化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引入工作競爭機制和績效考評制度,提高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積極性,推動市場經濟快速發展。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需對現今社會背景下最新的財經法規、其他會計法規進行實時學習,同步調整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使其能有效發揮作用,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能緊跟時代步伐發展。
(四)強化收支管理監督體系
分析由于資金盤點不及時而產生的收支作弊現象,對漏洞制定相關的制度進行監管,確保收入和支出的準確和合理,利用有效的預算管理對資金的收支進行監督,認真做好資金的日清月結檢查工作。
(五)加強審計監督管理
審計工作具體可分為內部審計監督和外部審計監督,是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一個有效監督方式。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需重視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培養專業審計人員并定期對單位內相關會計賬目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要求相關部門根據問題進行財務會計管理的改進。
(六)充分發揮外部監督作用
除了推進內部監督外,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充分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采用適當方式公開單位財務會計信息。利用社會監督來規范單位財務會計工作,通過一些政務公開的方式,在單位網站告示資金運用管理情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改革有助于提高我國政府的行政效率,規范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強化事業單位的職能。雖然我國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改革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改革創新將帶領事業單位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為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張娟.煤炭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研究[J].煤炭科技,2008(4):103-104.
[2]邱東旺.論精細化高校財務管理[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1):43-46.
[3]格桑德吉.探討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4(24):252.
[4]劉淑娟.基于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5(16):135.
[5]王冬東.新時期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5(22):28-29.
作者:楊巍 單位:昆明市醫學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