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單位財務會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問題所在
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發展相對滯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許多問題。
(一)現行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基礎科學化程度不高
我國目前教育類事業單位仍然參照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并行的舊的管理模式,在過去的一段時期里,對我國的財政資金管理發揮著主要的依托作用。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通過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梳理,發現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滯后現象明顯。會計制度滯后表現在:一是現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事業經費的分配不合理,延續著按人頭計算的老方法。弊病很多,造成了經費分配出現不合理現象,有的多,有的少,有缺口的單位為申請浪費了大量的精力。二是如今事業單位已呈現新的面貌,業務變化很大,在業務處理上,舊的制度已經起不到指導的作用。三是與世界經濟難以接軌。隨著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及運行機制不同,如在報表等多方面還固守田園,與今天的世界經濟難以接軌。
(二)會計要素的重新改版
目前,按照會計要素審制的科目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弊端。如:凈資產中包括限定用途和非限定用途兩種,即包括一般基金,也包括專用基金、固定基金、財政補助結存等。但是從目前教育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凈資產的情況看,幾大指標共存。其分析和使用度明顯降低。
(三)會計核算體系有待完善
由于事業單位會計對基建項目接觸少,所以由基建項目所涉及到的固定資產容易造成不能及時確認現象,這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造成很大影響。
(四)支出核算科目不精細
現有的會計科目體系忽略了經濟體制下資金運動的特殊規律,造成事業單位科目體系設置上的空白。這樣對于接受投資的事業單位在做賬上沒法處理,不統一。假如在事業基金總賬科目下增設“實收投資”二級科目,以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柏斦a助收入”與“事業支出”功能分類的矛盾,造成核算科目不完整,財務人員不得不重新再設立一個過度科目,增加了工作量。
(五)固定資產閑置且流失情況嚴重
教育類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一直被疏于管理,就吉林省而言,以2006年為結點,之前比較松散,之后稍有好轉,但流于形式,隨意配置與隨意處置現象嚴重,2012年1月開始,國家財政對資產管理又有了新的規定,讓我們拭目以待。
(六)年終報表不能真實清晰地體現事業支出
年終為了滿足報表要求,事業支出中摘出部分數據來填報預算外資金支出項目,在信息呈現上成模糊狀態,也違背了報表本身的嚴肅性
(七)財務規則、會計準則不夠規范
事業單位大部分是非盈利單位,以為社會提供精神服務為主業,與一般企業有很大程度上的區別,如教育系統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無法計量,所以稅務用一刀切的方法來做納稅調整有失公允。
三、關于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有效途徑
以下為如何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從根本上解決
1.組織專家級相關人員,制定事業單位的會計總則,分部門分行業分系統制定細則。以滿足行業和系統管理的需要。
2.組織相關科研人員,研究中國會計準則的理論結構。對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概念新界定,報表等勾稽關系重新梳理,加強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以指導和完善會計制度的實施。
(二)從會計科目體系細處入手
1.實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購置固定資產時,增加“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同時做存款減少和“折舊基金”。在提取折舊時,列當年支出和增加“折舊基金”處理。這樣,既能客觀反映固定資產流轉過程中的實際成本耗費,又可以建立資產購置儲備基金。
2.對會計要素劃分的建議。建議將“凈資產”分解成“基金”和“結余”。
(三)加強教育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財務評價體系
1.遵循記賬與管理同樣重要的原則。不僅如此,更要提高有關領導的內控管理意識,貫穿自上而下層層落實的思想,建立科學的財務評價體系。
2.加強內部審計,強化財務管理。隨著教育經費的不斷投入,教育事業單位的資金額度越大,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加強收支財務管理,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內部審計部門更是任重而道遠。
(四)對財務報表體系改革的建議
建議事業單位報表不單單為政府部門提供參考,而是要面對需要它的各個經濟實體,要以多側面、三維立體的態勢提供信息參考,所以財務報表改革勢在必行。首先,補課禁令的頒布,是出于素質教育發展的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