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華茶文化的道德價值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茶,集天地之靈氣,納山川之秀麗。茶所包含的清雅、高尚已經成為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俗話說得好:“濃茶解烈酒,淡茶養精神,清茶濾心塵。”以茶文化培育人生情操,就能獲得精神上的洗禮,將茶品、茶韻、茶德、茶風融入到社會廉政建設中,對于弘揚傳統道德價值觀具有促進作用。我國茶文化深受各朝代思想、文化的影響,并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從茶到茶文化的形成深刻體現出了我國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儒、道、禪”思想在茶文化的發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各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體現為切入點,細數中華茶文化的道德價值體現,望能促進我國道德價值文化體系的傳承。
[關鍵詞]茶文化;道德價值;思想
談及中華茶文化時,很多人必然想到的是各種功夫茶具、茶壺以及傳統的茶藝表演。其實深入研究可以發現,中華茶文化并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它還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特別是在深受“儒、道、禪”思想的基礎上,與中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所形成的“禮儀、和美、真實”等精神表現,具有一定的道德價值。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中各種道德問題也層出不窮。回望中華茶文化,其實可以從中汲取道德養分,并將其融入到傳統道德價值體系中,不僅對茶文化具有宣傳作用,也有利于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茶文化體現思想道德
儒家思想的體現。從古至今,有識之士大都提倡“勤儉、節約”的作為,恰巧茶文化與儒家所提倡的“仁、和、中庸、禮”思想不謀而合,歷朝歷代文人雅士相聚時,總是習慣以茶代酒來表現其清廉、高潔的君子特性。儒家思想認為茶可以緩和人際關系,調節環境氛圍,這其實也是儒家思想最真實的理想,以茶會友是茶在人際關系中最直觀的體現。儒家思想奉行中庸之道,認為中庸就是處理事務和為人處世的準則,而豐富多彩的茶事活動正是中庸之道的最高美學體現,由此可見,茶文化所體現的思想與儒家所重視的言行舉止吻合。道家思想的體現。道家奉行隱居避世的人生觀,一切隨緣,清欲無為,順其自然。老子曾這樣表述過“自然”的含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實這是一種超越現實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子所談的自然,是指物質世界規律和真理。而茶文化中所體現的“道法自然”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其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人們要順從自然規律,在栽植茶樹的過程中遵從茶樹所需的自然環境,在栽植、采茶、制茶等過程中要順其自然,嚴格遵循自然規律才能產出好茶。其二,茶事活動種類繁多,是查到所有可以直觀表現形式的總和。各種茶事活動,雖然展示的是主人的茶道修養,其實體現的是主人的個人文化修養。究其根本,無論任何茶事都是以自然為美,揮灑自如、無拘無束,靜如山川,動如奔流,喜如花香,悲如凋零。其三,洗盡鉛華不著妝。茶能夠使得放松心態,感受生活之美好,清心寡欲隨著茶香心靈得以凈化,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茶文化的社會道德功效
(一)踐行茶道,提高思想道德建設
茶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文化內涵對于人思想道德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以茶養身”,通過健康的心理發展促進人的身體健康。可以這么說:“實現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實踐表明,茶文化中所蘊含的查茶道、茶德在人們思想道德建設體系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能夠培養人的心智,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我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這也正是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古人在品茶中感受茶的文化內涵,可以說茶文化最重要的道德價值功效就是提高思想道德建設。中華茶文化同時兼具了飲茶藝術與修身養性的功效,是茶文化與傳統道德思想的延續與統一。
(二)以茶濾塵,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
茶文化所蘊含道德價值可以幫助人們凈化心靈,洗滌思想。《茶經》中是這樣描述茶樹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何謂“嘉”,即珍貴之意。一個“嘉”字巧妙地體現出了茶樹淳樸自然、高雅清欲的特質。茶樹對土壤具有較高的要求,這也就決定了茶樹多長與環境幽靜的世外郊區,猶如避世于此的世外高人,擁有超凡脫俗的靈性和灑脫。茶葉汲自然之精華,天地之靈氣,內含多種具有藥用價值的元素。好茶,其湯色呈明亮之態,或濃香醇厚,或清雅怡人,輕輕汲一小口,唇齒留香,撫慰躁動的心靈。現代社會,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在信息化時代,各種思想潮流和價值取向相繼涌動,并不斷蔓延。這當中不乏一些消極、低劣的思想,比如:拜金主義、享受主義、奢靡之風等等,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影響較為明顯,面對社會誘惑,很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引導而走向犯罪道路。有的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喪失道德底線;有的為了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沒有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針對道德淪陷現象,我們應該更好的挖掘茶文化所蘊含的德育價值,以此引導人們正確看待人生價值,明白人生價值的真正含義,培養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高雅風尚的審美觀念。
(三)以茶雅心,弘揚愛國主義情懷
茶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珍貴之物,能夠超越一切空間、地域、時間、性別、年齡的限制,為大眾所共享。隨著我國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中華茶文化已經走出國門,踏入了世界的舞臺,成為了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產物。唐代陸羽之所以被譽為“茶圣”,是因為他所著的《茶經》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并且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最完整的、最全面的對茶進行介紹的專著。本書將茶道、茶學、茶事活動等進行凝聚,將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溶于其中,使得我國茶文化形成了完整的流派體系,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當前《茶經》一書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流傳,并奠定了中華茶文化的理論基礎,是中華茶文化發展的里程碑。弘揚茶文化,能夠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四)以茶行道,陶冶高尚情操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人們將茶從日常需求層面提升到了精神文化需求層面。茶的物質范疇被超越了,呈現的是高尚情操的表現。茶本身就給人一種悠遠的意境。遠離城市的喧囂,尋找大自然的安寧,給人一種恬淡寧靜之意。茗茶的過程不僅僅對茶質的品嘗,更是品味人生百態、甘苦與共的過程。茶能夠怡人性情,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寄托理想、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文人雅士都在贊美它,推崇它,為它潑墨傳唱。古有唐代詩人李白說:“茶香高山云霧質,水甜幽泉霜當魂”;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近有茶學大師莊晚芳教授這樣定義茶德:“廉、和、美、敬”,這些都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所提倡的人生觀、價值觀。茶德即人德,茶德的宣揚對于社會不良風氣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茶德可以規范人的行為舉止,陶冶人的情操。
(五)以茶敬友,促進人際交流
中華茶文化所形成的“和、敬、融、理、倫”等人際關系主張,深刻反映出了茶文化所蘊含的道德價值觀,宣揚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敬愛,真誠相對,以和諧發展作為人類交往的準則,以此促進社會秩序穩定發展。從茶的品性來看,具有溫厚淳樸、悠然自得的特點,與世間萬物融為一體。前文中我們提到了茶文化與儒家思想和諧人際關系精神的高度一致,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和平共處、團結互助的關系。并學會敬愛他人。敬者,表達了主人對客人濃厚的歡迎之情。從某種角度來看,不管來者是敵是友,是親是疏,敬茶都是主人高修養的重要體現。
三、結語
中華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道德價值,對人們的思想道德建設、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愛國情懷的培養、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人際交流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中華茶文化歷史發展進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深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蘊都是我國文化的瑰寶。茶道、茶德,作為茶文化的重要內容,體現的是茶文化的核心道德價值觀念。對于茶文化的了解,不僅能夠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更有利于茶道精神的發揚。“心注一境,寧靜致遠”,將茶當作一杯凈化心靈的清泉,品的就是它的靈性,養的就是它的精神,求的就是一種境界,長的就一種情懷。所以我們常說:“茶中有真意,為人當品茶”。
參考文獻:
[1]劉瑞華.解讀茶文化與思想道德之關聯[J].福建茶葉,2016(2):245-246.
[2]王芳,黃毅彪.中國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J].三明學院學報,2016,33(1):50-54.
[3]曹奇敏.從紫砂“道無礙壺”談道家思想與中國茶道文化[J].江蘇陶瓷,2015,48(2):34.
[4]言秀華.道德教育與茶文化關系探究[J].福建茶葉,2017(2):195-196.
作者:金瑾 單位: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