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漫設計中的數字媒體藝術創新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數字媒體藝術已經應用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就其在動漫設計中的應用而言,其為動漫設計的革新指明了前景,但也為動漫設計的革新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因此,如何才能在動漫設計中高效使用數字媒體藝術?如何才能加速數字媒體藝術的創新應用?本文將對此將做重點分析。
【關鍵詞】動漫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創新;應用
數字媒體藝術在不斷革新,動漫設計行業在不斷發展進步,倘若能將二者緊密聯系起來,那么可能將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動漫設計行業應該勇于打破現狀,探索數字媒體藝術在動漫設計中的應用途徑,豐富動漫設計產業,創新動漫設計形式,使動漫設計行業煥發無限生機。
一、動漫設計中數字媒體藝術應用的重要性
(一)增加動漫作品立體感在以往的動漫設計中,動漫作品的立體感是動漫設計人員孜孜不倦追求但又無法徹底實現的目標。過去,計算機還沒有叩響動漫設計的大門,很多場景都必須靠人力物力,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動漫設計流程才能呈現出來,但是其呈現的立體感效果依然不及現在的十分之一二。在這種情況下,動漫設計人員逐漸在數字媒體藝術中探索出了問題的解決途徑。通過使用數字媒體藝術,動漫設計人員腦海中那或奇異、或瑰麗、或夢幻、或熱血的場面都能如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應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人員完全有可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動漫效果往往更能讓觀眾滿意。以比較經典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阿凡達》為例,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導演以及動漫設計人員就大膽使用了數字媒體藝術,構建了龐大的動漫場景,突出了動漫角色形象,讓動漫角色的每一個表情都如此生動逼真,立體感效果絕佳,所以這部影片才能取得里程碑式的勝利。
(二)提高動漫設計效率在傳統形式的動漫設計中,每一幀動漫可能都需要動漫設計人員來手工作畫,這種模式下不僅動漫作品創作效率低下,而且最終的動漫產品效果可能也與預期存在偏差。在現階段的動漫設計中,計算機技術代替了人力,動漫設計人員的工作由臺前轉到了幕后,只需行使好自己的監督、審查職能,就可以等待一部新鮮作品的出爐。通過運用數字媒體藝術,動漫設計人員的動漫創作時間大幅度減,他們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作品的完善中,或者投入到新作品的創作中,為人們帶來更優秀的動漫體驗。
二、數字媒體藝術在動漫設計中的應用創新
(一)促進藝術性和技術性融合在動漫設計時,動漫設計人員要注重藝術性和技術性的融合,使作品真正成為兼具技術優勢又具有思想內涵的作品。為什么有一些優秀的動漫能夠在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內仍舊不過時,擁有一批又一批不同時代的觀眾,技術上粗制濫造的作品,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思想內涵枯燥的作品也肯定只會被優秀的作品拍死在沙灘上。所以說,以《千與千尋》《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等一系列宮崎駿的優秀作品為例,時隔這么多年,依舊還能被現在的孩子所喜歡,這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動漫作品有震撼的視覺效果和逼真的動漫場景,更有細膩的動漫形象和豐富的思想內涵的因素存在。動漫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完美融合,支撐著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因此,動漫設計人員應該在優秀的動漫作品中探索其藝術性與技術性的結合模式,促進自己動漫設計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動漫設計人員數字媒體技能在動漫設計領域,數字媒體藝術興起可追溯的歷史并不久遠,或者說,至今為止,數字媒體藝術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動漫設計者去探索,很多動漫設計者的動漫設計理念以及數字媒體運用技能與時代的發展脫節,這是我國動漫設計產業發展緩慢的一大原因。近些年來,國漫興起,《大圣歸來》《大魚海棠》以及最近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部優秀的動漫作品,昭示著我國動漫行業的崛起指日可待。因此,動漫設計人員應該全面完善自己,加強自身的數字媒體技能,提高自身動漫設計的綜合水平,不斷地從傳統的動漫設計理念過渡到現代動漫設計理念。當今這個時代,喜愛動漫的人們迫切想要看到優秀的動漫作品,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因此,他們才會對優秀的動漫作品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正因為如此,動漫設計者應該立足于人們的基本需求,抓住新時代動漫行業發展的機遇,完善技能,優化理念,不斷學習和摸索,完善數字媒體技能,完善更多動漫設計中需要的基礎能力,促進動漫設計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家櫻.淺談數字媒體藝術對動漫設計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9,2(05):84-86.
[2]周世明,賈奎臺.數字媒體技術在動漫設計和制作中的應用[J].電腦迷,2018(03):198.
[3]周世明,季恒毅.數字媒體技術在動漫設計和制作中的應用與探究[J].電腦迷,2018(03):172.
[4]王卓敏.數字媒體藝術在動漫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5(09):136-137.
作者:付夢遠 牛俁昊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