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歷史文化影響下城市雕塑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西安城市概況
西安城市建設的發展使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內容,三環路的開通,大、中、小型城市廣場的興建,一方面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另一方面為城市提供了更加舒適的公共交往空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豐富的繪畫雕塑藝術更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在城市建設這一系統工程中“文化”的氣韻對于提高城市品位、提高都市人民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很重要。2002年編制完成的《西安市城市雕塑體系規劃》依據西安市中心市區的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以及外圍縣區總體規劃,確定了西安市雕塑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原則及城市不同功能區的雕塑風格和布局原則,為西安市城市雕塑提供依據,以指導下一步的城市雕塑詳細設計工作。在雕塑體系規劃確定后,政府、雕塑家、城市設計師,建筑業主和公眾等方面積極參與和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城市雕塑的有序發展。
2西安市城市雕塑現狀布局分析
2.1西安三環內現有雕塑現狀分析
(1)城市軸線和環線分析。西安市的南北軸線、東西軸線及環線、二環線、三環線都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城市的景觀干道。規劃雕塑主要布置在道路的綠化分隔帶上和兩側綠化帶中。西安市的南北中軸線是西安市的“龍脈”,雕塑布局以歷史題材為主,形成對城市總體風貌的引導作用。環線內側環城公園,規劃形成唐詩公園,雕塑題材以詩人雕像或詩詞意境提煉而來,結合公園原有疊山理水,作帶狀布局,營造一處歷史文化氣息濃郁的游園空間。三環路中間的綠化分隔帶及立交橋附近布置雕塑時,應充分考慮它的交通功能,避免對駕駛者產生視覺影響。可在道路調速段——即轉彎道、十字口等處,適當控制留出較大用地,以便布局群雕,創造個綠化與雕塑和諧共存的、富于節奏和感染力的空間景觀體系。
(2)城市門戶的選點分析。城市門戶,亦稱城市入口,正如《周禮•考工記》中“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城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所示“,門”是與“祖、社、朝、市”及城市道路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形成、發展和演變中,擔負著城市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流的重要角色,與城市功能、城市景觀等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突出景觀地域特色的角度討論城市門戶空間的設計研究的開始,并且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比較薄弱,如何在滿足大眾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將地域性融入城市門戶空間的設計中去,營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門戶景觀,也是本次調研將要解決的問題,是基于特定的地域有針對性的展開深入的探討。在西安市規劃局在《西安市城市雕塑體系規劃》中,已經做出了西安市雕塑體系的明確規劃,但本次規劃主要是通過對城市門戶的選點,結合古城的文化底蘊,有一個新的思想,將現代的城市雕塑與西安古城的門戶結合起來。第一,雕塑選址在立交橋周圍綠地之中,土地成本低,不用再征地。第二,處于城市出入口的位置,車流量大,尤其是轎車流量大,雕塑欣賞性強,這也是時代特征的體現。第三,結合門戶空間的文化氛圍、時代背景以及人們活動的內容趨向,雕塑的形式與地域特色空間活動內容相統一。第四,門戶空間的雕塑與門戶文化內涵相互作用及內在聯系,使那些具有雕塑美的空間藝術作品,同時成為城市文化的傳承。第五,雕塑在比例與尺度上的作用,將門戶空間與城市在比例上聯系起來,也是人群與空間在尺度上的聯系,說明人的尺度關系,成為空間比例與尺度聯系的樞紐。第六,雕塑與其他自然因素相結合的設計,例如,雕塑與水相結合,或配以燈光效果,來活躍周圍環境;雕塑與樹木結合,郁蔥的樹木,襯托出莊嚴的氣氛。
2.2現有雕塑的現狀分析
(1)雕塑題材。西安市現今主要雕塑主要分布在市區的旅游景點和公共設施附近。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內分布有一定數量的主題類和裝飾類雕塑。這些雕塑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反映歷史題材的紀念類雕塑。例如,蓮湖公園內的小蘿卜頭雕像、大慶路綠化分隔帶內的絲綢之路群雕、大雁塔南廣場的唐僧像、革命公園內的楊虎城像等。第二類是注入內涵的主題雕塑,如省體育場門前的唐仕女打馬球像、省圖書館門前的羅丹像、唐華賓館西側唐仕女歌舞雕塑曲江春曉苑內佛像等。第三類是美化環境的裝飾類雕塑,如曲江春曉苑內的石馬像、滋味花園廣場的流水雕塑等。由于諸多因素,西安市的雕塑建設還相對滯后,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特色,沒有對城市和形象產生巨大影響。
(2)雕塑布局。在《西安市城市景觀雕塑體系規劃》中確立的標志類雕塑、紀念類雕塑、主題類雕塑以及裝飾類雕塑等規劃概念上的分類的基礎上,將雕塑的布局擴大到“二軸、三環、十六區”這樣一個大的城市區域范圍內。實際上將規劃區域覆蓋到城市的東西及南北兩條主軸線,明城墻環線、二環及三環三條市域環狀道路,另外還包含了開發區、大學城以及其他16個城市功能分區,重點在城市出入口、城市廣場、街路空間、公園綠地、濱水地帶、文物古跡附近以及立交橋等城市片區,布置較為重要的城市雕塑或雕塑群。
3結束語
在西安市現有的城市雕塑中,大多數都受到了歷史文化的影響,這也正是西安市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征。同時這類的城市雕塑也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漫步在西安的大街上是,我們時不時地會發現一些與這些雕塑合影留念的人們。同時具有一定歷史底蘊的城市雕塑也越來越與城市中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一些能與人們互動的歷史文化雕塑也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這不僅讓人們在雕塑中理解了歷史文化,也讓人們在游玩、休憩中理解了雕塑。
作者:安鈺亭 馮鼎然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