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因素協同地方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處于創新創業的新時期,由于廣西的地域等原因,目前廣西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過對廣西高校現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現狀及現實意義進行分析,基于廣西本地的一些特殊因素,提出了在多因素協同下廣西高校建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相關舉措和建議,為其創新創業教育健康、安全、穩定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創新創業;多因素協同;教育體系;廣西高校
盡管我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建設方面取得很大進步,但是某些學校,特別是廣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存在教育觀念不深刻、教學方式老舊單一、創業教師師資緊缺、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等問題。而且資金政策支持不到位、制度保障不健全等情況也限制了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只有切實掌握廣西高校創新創業的教育現狀,認真總結分析其現實意義及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改革,才能構建有效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一、當前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認識不全面、不深刻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新時期,廣西高校對其認知還比較片面。他們認為目前的創新創業只是針對未來的企業家或者創業者的教育,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只需要做好專業知識的教學即可。而創新創業相關內容也只是作為畢業指導進行的,這將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不能發揮。高校這種認知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關的課程推廣教育;二是大學生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多數大學生認為創業是跟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缺乏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教育形式老舊單一很多廣西高校針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停留在就業指導、少數的講座及若干次創新創業的校內公開課。這些活動不系統且單一乏味,對于學社的教育及觀念改變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教育水平差、教育內容枯燥,使得高校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脫節創新創業實踐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環節[1],能讓大學生身歷其境地感受創新創業的魅力。然而現實卻是大部分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只安排少量且形式單一的實踐課程或項目。這種只注重理論缺乏實踐結合的教育是盲目的、低效的。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實踐,就會缺少創業經驗,難以提高對創新創業的進一步需求。
(四)缺乏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師資力量對于任何一種教育形式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針對創新創業教育,一個好的師資力量能夠培育出優秀的創新創業后備軍。但是事實上廣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師資源有限,很多教師不是專業的,他們缺乏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貢獻并不大。這也是致使目前廣西高校創新創業發展成熟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多因素協同下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的現實意義
多因素協同是在創業原因、目標、路徑等多方面資源協同[2],通過非線性的資源整合,多層次、多角度交流,搭建多因素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健全的創新分享機制。通過多因素協同下的資源整合,讓諸多因素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實踐證明,多因素協同創新創業對大學生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機遇[2]。“產學研用創”是多因素協同下創業的具體表現形式,可以使各個部門各個領域的作用最大化,大力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同時將大幅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教育效果,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推波助瀾。在新時期“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背景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多因素創新協同發展,實現政府、企業、高校資源的高度整合。通過社會資源與教育體系的合作交流互動,實現要素集成、資源共享,打破了原有的教育資源模式,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下構建共享互補的動態合作平臺。這樣既可以實現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多因素協同使得政府、高校、企業及大學生之間形成有效互動,增強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也使得多因素協同下的高校創新創業現實效果最大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專業創新創業綜合性人才為目標,教育體系包含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諸多內容。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搭建了“產學研用創”平臺,為各方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逐漸形成教學、實踐、評價、反饋等一系列健全完整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1]。這種新型的教育體系與教育模式,與傳統的高校教育不盡相同,多因素協同與創新具有深刻的內涵及理論研究價值,為未來深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改革提供了實踐和理論依據。
三、多因素協同下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一)明確多因素協同創新創業目標,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通過高校、政府、企業與學生形成有效互動,根據職責優勢及利益訴求,明確參與協同創新創業的共同目標,強化創新創業合作理念。高校作為先進的科研知識及創新理念的發源地,可以培養大批創新創業綜合型人才。通過高校與政府、企業的合作,可以促進高校教育與經濟建設需求的有效對接;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培養高質量的創業人才,高校可以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添油助力。多因素協同下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通過科學方法將多方資源重新整合集成,注重資源間的互補協同共享,最大程度發揮各因素間的累積加成作用,推動廣西高校創新創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健全多因素協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規范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健全多因素協同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規范多因素協同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廣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建設提供制度保障,這需要多方因素共同努力。政府針對大學生創業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指導意見,為其指明正確方向,提供政策保障。通過這些政策方針,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熱情,切實維護各方的真實利益,保證其在正常健康的軌道上實現各方效益最大化。新時期需要多方資源共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逐步構建多因素協同資源共享平臺。每一種因素集合互補、協同共贏,充分保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制定、實行、改革、反饋順利進行。通過多因素共同共建,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保證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穩定發展。
(三)搭建多因素協同創新創業平臺,構建“產學研用創”創新創業體系為保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發展,各方需要相互協同,開展全方位合作,搭建創新創業平臺。這些平臺的建立需要打破傳統壁壘,保證平臺資源的有效共享。高校、政府及企業之間還可以通過項目對接的方式,逐步構建“產學研用創”創業體系。首先,通過政府或企業的對接項目在高校中建立產學研創新創業基地,不斷創新研發,培養大批創新創業人才。以實際發展需求為指導,積極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建設廣西產學研合作創新創業平臺[3]。其次,針對廣西所處地域進行深入調查,歸納匯總有利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地區資源,逐漸構建一個適應廣西本地需求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使本地各種教育資源及高校資源發揮最大作用,推動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建設。
(四)提升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提高多因素協同下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教育師資決定著多因素協同下高校創業教育的質量,也決定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的程度。針對廣西高校創新創業的教育師資,需要從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兩個方面共同努力。對于高校來說,可以加大對創新創業教師的培養和進修。特別是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專業的教師,高校要為其提供與企業、政府接觸的機會和平臺,破格提拔、特殊聘用,逐漸構建自己的專業師資隊伍。同時高校也可以外聘部分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的高管作為客座教師,為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經驗講解。除此之外,各高校之間也要相互進行訪學參觀及學術交流,共享創新創業成果,對高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進行有效構建和有力補充。
(五)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提升多因素協同下創新創業教育效果廣西高校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從而直觀地反映出其在多因素協同下教育體系的好與壞。為此,高校應該對廣西地區進行充分調研,按照政府關于創新創業的教育政策指導,考慮本地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依據學生的自我意愿制定完整、客觀、公正的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通過這套體系,高校可以更好地發現現有教育存在的問題,對未來廣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具有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峰,張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中國高校科技,2017(8):83-85.
[2]王曉紅.高校創新創業文化育人功能探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38-40.
[3]郭正權,等.政產學研體系科技成果轉化的模擬分析[J].經濟問題,2021(2):45-52.
作者:王祖良 單位:桂林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