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成本核算系統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高校面臨資源短缺和配置效益低的問題,成本核算有助于高校了解資源配置的現狀,進而實施成本控制優化資源配置。作業成本法能更真實、準確地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因此,分析作業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程序,設計教育成本核算的信息系統,以期為高校開展成本核算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高校教育成本;作業成本法;信息系統;成本核算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發展所需的資源日益緊張,高校間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加,控制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益成為高校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但由于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高校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意識薄弱,實踐中沒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和信息系統。本文開展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教育成本核算系統的設計研究,可以為高校實施成本核算提供技術支持。
一、教育成本核算的相關理論
1.教育成本的含義。教育成本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指高校為培養人才而耗費的資源價值,包括費用支出和機會成本。狹義的不考慮機會成本,僅是指高校為培養人才而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教學過程必須耗費的資源價值和基建、后勤保障等輔助活動耗費的資源價值,具體有人員經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資本性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其他與教育相關的資源耗費,離退休人員支出、校辦產業支出等不納入教育成本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一個特點就是高校發生絕大部分費用支出都是間接費用,直接費用占比很低,僅有與培養學生直接相關的支出才是直接費用,如各類學生的獎助補助等。其他費用如行政人員支出、行政辦公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劃分為間接費用。2.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是按照“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的原則,先根據資源動因將消耗的資源分配到各項作業,然后根據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對象。高校的產出主要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四個方面,而教學、科研等活動相互交叉,消耗大量的共享資源。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不適用間接費用復雜的高校,作業成本法可以克服傳統成本法下間接成本分配模糊的缺點,通過劃分作業和確定成本動因來合理分配間接費用,使教育成本分配更合理、成本核算更準確。
二、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教育成本核算
1.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核算周期。高校為社會培養不同學歷層次的人才,包括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不同層次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和培養過程不同,耗費的資源價值也不同。所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對象可以確定為培養的各層次學生。高校按學年開展學生培養活動,而高校成本核算期間應與學生培養期間一致,即按學年核算。2.確定作業和作業中心。高校是一個多投入多產出的系統,包含多項作業鏈,其中學生培養的作業流程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流程有重合。根據學生培養過程和部門職能的設置,將學生培養的作業劃分為教學管理、學生事務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輔助業務管理等五大作業中心,其中教學管理包含選課、授課、考核、畢業設計等作業,學生事務管理包括招生、畢業、就業、思想教育等作業,行政管理包括人事、財務、資產設備、基建和綜合管理等作業,后勤管理包括物業、水電、綠化、資產維修等作業,輔助業務管理包括圖書、信息網絡等作業。3.確定成本動因分攤成本。作業消耗的資源根據資源動因歸集到各作業中心形成成本庫,成本庫按照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根據與作業的相關性確定各作業中心的作業動因,教學管理主要作業是上課,作業動因確定為課時數;學生事務管理主要是與學生管理相關的作業,作業動因為學生人數;后勤管理、行政管理和輔助業務成本庫按學生人數分配。這里的學生人數是按照《高等學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的規定,將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按1∶2∶3的比例來折算約當學生人數。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系統設計
1.系統設計。本系統采用C/S結構模型,系統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表示層為用戶提供交互界面,位于用戶操作終端。業務邏輯層是核心,處理用戶的請求和數據傳遞。數據訪問層實現數據庫的訪問,實現數據讀取和保存。2.數據庫設計。數據庫為成本核算系統提供數據存儲、檢索和維護等功能。根據系統功能分析和所需處理的數據需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數據表主要包括學生信息表、費用信息表、部門信息表、資產設備信息表、作業信息表、成本動因信息表等。3.功能模塊設計。根據高校成本管理的需求,教育成本核算系統具體包括數據采集、作業定義、成本核算、報表管理、系統維護等五大模塊。一是數據采集主要采集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礎數據,包括高校消耗的各項費用信息、學生信息、部門信息等,數據可以手工錄入,也可以按規定的格式文件導入,導入的數據主要是從其他會計核算系統中導出的費用數據。二是作業定義主要是確定學生培養過程涉及的相關作業,并歸類劃分不同作業中心,包括流程管理、作業管理和作業中心管理等功能。三是成本核算是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實現把費用歸集到成本中心和把成本庫分攤到成本對象,包括費用劃分、費用歸集和成本分攤等。費用劃分把數據采集模塊獲得的各項費用按與成本對象的關系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對應的各類學生的教育成本中,間接成本通過費用歸集模塊先歸集到各作業中心,然后通過成本分攤模塊分攤到各類學生的教育成本中。四是報表管理主要是根據用戶的需求生成各類成本統計報表,包括多條件組合查詢、報表設計與生成、報表輸出與打印等功能。五是系統維護主要是用戶管理和系統設置,用戶管理主要是完成用戶角色定義和權限分配,系統設置主要是設置系統的運行參數,包括學生數據相關參數、部門參數、成本動因參數、成本核算期間定義等。4.系統的安全技術。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系統存儲了大量的重要數據,如學生的信息、費用信息、資產設備信息等,所以應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數據庫訪問上采用三層結構來控制數據庫的安全,避免客戶端直接訪問數據庫,并通過設置訪問數據庫的用戶、口令和權限來控制數據庫的訪問。網絡傳遞上采用虛擬專用網把系統服務器建立在虛擬子網中,再用防火墻隔離校園網和虛擬網,并限制執行TELNET等網絡協議。軟件保護上使用Windows2000Server嚴格限定操作系統的用戶和訪問權限,并嚴格控制核算系統的操作人員和用戶權限。
結語
政府會計制度自2019年起正式執行,高校開展成本核算也勢在必行。作業成本法在費用分配上優于傳統成本核算法,高校引入作業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根據作業選擇成本動因來分配費用,可以更準確地核算不同類型學生的教育成本。本文設計了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教育成本核算系統,有助于高校在實踐中開展教育成本核算,了解和分析各類人才培養的投入成本,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
參考文獻:
[1]馮寶軍,孫秀霞,楊學琴.研究型大學ABC學生培養成本核算模式[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3,(6):121-133.
[2]楊世忠,許江波,張丹.作業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實例分析[J].會計研究,2012,(4):14-19.
[3]曲京山.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1.
[4]萬學森.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作者:董云芝 劉季燁 惠婕 單位: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