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精益會計體系基礎上的企業成本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傳統會計體系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傳統會計體系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多采用標準成本管理法,就是說,根據市場調查、本企業狀況等確定標準成本,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成本控制,并在事后分析成本控制成果。但是,在現代信息社會,標準成本管理法的弊端逐漸凸顯出來,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缺乏市場理念。標準成本管理法只是單件產品的成本控制方法,成本也就是投入產出比,企業管理者單純將經營效果作為成本管理的唯一標準,以最少投入獲得最高產出,意味著企業的經營效率高,經濟效益好。但市場是變幻莫測的,企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還應從長遠看起,看到自身戰略目標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第二,缺乏戰略管理思想。標準化成本管理的根本在于在產品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消除浪費,減少成本,沒有關注企業發展戰略的正確與否。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使各行各業都進入激烈市場競爭,企業成本管理戰略缺乏高效性,沒有深層挖掘出企業成本效益的內涵,導致企業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長久競爭優勢。第三,缺少先進成本管理方法。標準化成本管理方法有三個內容:定期編制財務報告、計算產品的銷售成本和估計其存貨價值、預測產品成本。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但許多企業的成本管理依然處于手工操作階段,成本管理效果有限。第四,不重視調查競爭對手的成本管理狀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必須全面了解競爭對手的成本管理狀況,預測競爭對手的各項成本指標,并將其與自身成本管理進行對比,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
二、精益成本管理
(一)健全機構,強化措施
企業領導和中高層管理者高度重視精益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全員參與成本管理的工作氛圍,抽調骨干規范材料領用審批制度,制定嚴格的成本開支規范,健全成本考核制度、修舊利廢制度、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等定期進行成本管理檢查,對查出有問題的部門和項目進行整改,為精益成本管理提供堅實的內部管理基礎。
(二)價值流成本核算
精益會計體系下的價值流成本核算能以直觀的方式闡述復雜的問題,全體員工都能明白財務信息的來源和意義。價值流成本核算以價值流為核心單位,其信息的收集不以產品為單位,這樣就減少了很多無用的跟蹤環節。它摒棄了復雜的成本分攤,企業成本與利潤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也有利于企業價值流工作的順利開展。當然,要想保證價值流成本核算的質量和效率,企業必須合理分配每天價值流,而一名員工只能分配給一條價值流,避免一對多現象的發生;合理控制生產過程,全方位追蹤廢品、返工產品等異常情況;合理控制存貨水平,避免貨物的過度積壓。
(三)精益業績考核
淘汰傳統會計基礎下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機器利用率、人工使用差異、間接制造費用分攤等業績考核指標,制定精益會計的業績考核指標,如:小時報告、首次合格率報告、總體設備效率等。小時報告就是以小時為單位每天進行的報告,它能追蹤精益生產單元是否滿足企業對生產節拍的要求,每過一個小時一次報告,可以促使有關人員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迅速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在一個價值流中,產品在很多環節流動速度的快慢都與總體設備效率有關,通過追蹤,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提高總體設備效率,增加產品流動速度,保證設備按時按質按量生產。
三、小結
總而言之,精益會計基礎上的成本管理都是以價值流為核心,企業必須徹頭徹尾改變成本管理面貌,將精益會計思想融入成本管理始終,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陰繼新 單位:汾西礦業集團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