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標準成本法的企業成本管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標準成本法在現代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受到現代企業管理人的喜愛。隨著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管理學者對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力度越來越大,標準成本法作為一項重要的成本管理方法,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眼中,并對標準成本法在成本管理當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標準成本法;成本管理;應用
隨著全球經濟競爭愈加的激烈,促使很多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越來越重視,并對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發揮越來越關注,因此很多國外發達國家的企業已經普遍實行了嚴格的標準成本管理制度及體系。由于我國的標準成本管理仍處于初級階段,對成本管理的應用仍不夠成熟。事實上,標準成本管理作為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管理標準化的重要舉措,逐漸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適用。同時,由于ERP管理軟件的不斷發展,給標準成本法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ERP軟件當中融入標準成本辦法,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了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標準成本法的基本理論
1.基本概念20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為了彌補傳統成本管理方法中的缺陷,創新出新的成本管理方法——標準成本法。這種成本管理方法融合了泰羅制與會計基礎知識,并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經過的演變,標準成本法形成了成本制定、差異分析和差異處理的控制系統。標準成本法以目標成本作為管理基礎,將實際發生的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并找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成本差異及形成的原因,且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通過標準成本法,近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理念慢慢從“先干后算”向“先算后干”轉變,控制的關鍵點也從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轉變。2.優勢相對于其他成本管理方法而言,標準成本法具有一定的優勢,且為企業的成本管理改進提供了更為科學、可靠的依據,并有利于企業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促使企業存貨計價能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礎之上。在標準成本的制定過程當中,企業各銷售、生產、計劃、采購、生產和會計等相關部門都需要參與其中和共同制定。可見,標準成本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產品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規劃企業的管理行為,促使企業的管理更為科學、合理。另外,由于標準成本法對企業的成本進行了進一步的分化,并將成本指標直接落實到個人和具體的生產環節之上,且將成本的管理差異與個人的績效考核掛鉤,能積極調動企業內各部門、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績效考核工具。最后,現在企業通過在ERP軟件當中融入標準成本法來制定企業的預算編制、分解預算目標,大大消除了預算管理當中的人為因素的影響,規范了企業預算管理行為,提高了企業預算的執行準確度。
二、標準成本法在成本管理當中的具體運用
1.前提條件
標準成本法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需要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并牽扯到各個生產環節。因此,標準成本實施的制定方案和標準的測定應該得到企業生產、營銷、人力資源和信息管理等部門全面參與,且予以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其次,由于標準成本法的測定必須依據成熟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標準的作業流程,促使企業在管理過程當中只能通過不斷規范自我的管理行為、完善自身的作業流程來提升標準成本法在現代企業的適用率。并且,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ERP系統的不斷完善,給標準成本法的實施構建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標準成本法的改善也能依據ERP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收集功能來進行。標準成本法的實施必須依賴相對穩定的經營環境,由于目前全球的標準成本應用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法適用于所有企業或者是所有行業。因此,現代企業需要對標準成本法的適用進行深入的探索,并依據BOM規范管理與物料價格波動的相對穩定來進行。NOM作為產品生產的基礎,其必須是堅實而穩定的,才能穩定產品的制造成本,對產品成本變化情況予以正確的分析。而物料價格波動能直接影響到標準成本的制定基礎。因此,企業必須要有一個控制框架,由專門的機構批準價格,并派人定期監控價格的走勢對成本的影響。
2.標準成本法的循序推進
為了充分發揮出標準成本法的效用,實施中可以通過兩個階段循序漸進來進行。在第一階段根據以往的歷史數據來進行標準成本管理,在二階段實施作業標準成本方法,從而增強標準成本法在企業中的適用率。在適用過程當中,首先將企業歷史數據內容予以細化,并依據相關性原則來確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標準成本,這樣可保障各單位標準成本與歷史水平的差異,促使執行過程當中的阻力較小。然后,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標準成本過度,逐步形成標準化的成本管理意識。并在此過程當中逐步推進更為精細和科學的成本管理,與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緊密相連,將各項作業作為企業成本核算的對象,通過一定的作業資源消耗辦法進行計量,將資源消耗歸集到作業之上,從從而建立起成本標準,并計算、分析出成本差異。這些成本差異還可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推動企業成本管理的完善。
3.標準成本的建立方法
通過將標準成本管理辦法與其他管理制度、機制融合在一起,以ERP信息管理系統為運行基礎加強管理。這樣,就能為標準成本管理當中的作業成本管理法的實施提供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讓企業預算的執行情況能直接反饋到上級領導之中,從而合理控制標準成本的執行結果,進而提高企業預算編制的效率。目前我國企業使用的薪酬激勵趨于固定成本性質,業績評價也多為定性指標,不利于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激發。而標準成本法所倡導的差異指標,不但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改善績效考核體系,還能為業績評價的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
4.標準成本的制定
預算成本編制的制定作為標準成本法運行的關鍵環節,其可以對標準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發揮出積極的效果。并且,成本制定也是標準成本控制目標實現的依據所在。因此,企業應充分重視標準成本管理的目標制定,嚴格依據標準成本目標來進行差異計算和成本分析,進而保障成本資金使用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在制定成本管理目標之后,企業還應該明確成本管理的重點與控制關鍵點,并明確各個項目成本的負責人,從而明確責任主體。通過明確的成本目標體系,將標準成本管理制度融入到各個崗位、各個生產環節。在計算標準成本時,應對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單位產品標準成本予以明確的規定。在對標準成本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將原材料、生產成本、產成品等項目登記為到標準成本當中,并設置成本差異賬戶對各種成本差異進行分類記錄,在會計期末時期還應對成本差異予以及時的處理。例如,某航空公司為了加強飛機大修的成本管理,依據標準成本法固化飛機大修預提標準,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客觀反應出本公司生產運營狀態,依據標準成本法制定出機身大修業務的核算流程圖.
三、結論
企業管理作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的獲取和市場競爭實力。因此,企業應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對成本予以全面掌控。在企業成本管理當中應用標準成本法時,還應重視企業員工工作行為的規范性,并培育出良好的工作習慣,為企業標準成本法的應用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管理環境,促使企業能“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虹.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68-169.
[2]彭姣.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7,(18):103-104.
[3]張萌.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7,(9):109-110.
[4]修樹芝.標準成本法在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研究,2011,(24):96-97.
[5]鄧如星,廖佳.論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1,(11):81-82.
作者:唐定碧 單位:奧凱航空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