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播音主持創新實踐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傳媒行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這也使得社會大眾對播音主持崗位的關注力度越來越高。在實踐教學中,加強相關專業創新既符合新時代對傳媒行業的發展趨勢要求,又能滿足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對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針對當下播音主持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可通過拓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技巧與風格訓練、提升學生情感培訓力度發展、實行多樣化教學等方式進行改善,從而為未來電視媒體行業培養更多綜合實力與技能兼備的播音主持人才。
一、引言
改革開放后,我國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而播音主持工作者也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據重要位置。與其他媒體不同,播音主持工作者立足于傳媒平臺的最前方,他們通常是借助語言、語調、情感等方式向社會大眾傳遞信息,具有較強的傳播力和公信力。但近幾年,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傳統播音主持行業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沖擊。因此,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使播音主持工作者立于不敗之地,已成為播音主持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成為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教學難題。
二、播音主持教學存在的幾種常見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新媒體發展需求不符
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教師在進行播音主持課程設計時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部分展開:大學一年級主要以訓練學生的播音發聲為主,等到了大二則較為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大三、大四年級之后教師會開始讓學生逐漸接觸廣播播音主持和電視播音主持等課程。這些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主要依照教育局制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其內容與前些年的教學課程基本無差別。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提出創新教學內容、轉變現實媒體的要求,這一要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沖突。目前,我國很多播音主持高校,并未依照新媒體發展的要求轉變教學內容,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同時也不符合新媒體時代對學生天性的開發以及對新生事物的傳播要求,這就導致傳統的播音主持實踐教學不能與現階段的各媒體節目匹配,致使很多專業學生到崗之后無法適應新的工作內容,從而造成“學生無單位可進”的現象發生。
(二)教學方式與新媒體發展不符
傳統的播音主持教學主要是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模式只能滿足少量的教學需求,與現在大規模的實踐教學需求嚴重不符。尤其是近些年,隨著網絡等新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開始將關注點轉變到了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風格方向,同時也較為注重播音主持工作者對新鮮事物的認識和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這就很容易導致傳統的播音主持教學與現實的新媒體環境脫節。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加強播音主持教學創新既符合時展的需求,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提高我國播音主持教學發展與創新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但在實踐教學中筆者卻發現,很多高校由于設備、資金、認識等原因,導致教學內部資源滯后,現有的實踐活動根本不能滿足強大的市場需求,而教學方式也失去了創新的意義。同時其上述現象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播音主持實踐教學的單一化和高校播音主持教學信息與資源應用的滯后。
(三)語言主持技巧與風格較為老套
新媒體發展下,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有專業的主持功底之外,同時還要求主持人要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從而帶動整場的主持氛圍。但傳統的播音主持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仍采用較為老套的“學院派”主持風格進行教學,這種主持風格在語言技巧和表達方式上過多地沿用新聞播音工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很多時候顯得較為呆板,會使得觀眾也產生厭煩心理。如此,學生就業時將很難融入現階段的新媒體工作環境。在當下較為注重收視率和點擊率的狀態下,這批播音主持就業者將面臨被快速淘汰的危險。
三、提高播音主持創新實踐教學的應對措施
(一)拓展教學內容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地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同時還要加強與其他各專業之間的聯系,要盡可能地利用一切網絡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從而實現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高度統一。例如:在實踐教學中,將傳統的語言文學、新聞播音、新聞編導以及廣播播音與新媒體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同時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真正意義上的現實媒體。其次,要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媒體視頻編輯、熱點事件采訪、播音新聞稿創作等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在以后的擇業中更具優勢。
(二)提高學生的語言技巧與風格訓練
播音主持工作者主要是運用語言向人們傳遞信息,在整個傳媒工作領域都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在實際工作中,播音主持工作者要本著專注、專業的態度,在遵從節目發展方向、性質、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再度創作,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者而言,語言技巧和風格是展現個人魅力的重要因素,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帶動節目氛圍的重要方式。眾所周知,撒貝寧的主持風格機智幽默,白巖松的主持睿智深刻,董卿的主持端莊大方,楊瀾的主持知性從容,這些風格的形成與他們的語言技巧有著密切的關聯,從而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主持特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播音主持創新實踐教學時,應該將該部分內容融入教學課程中。播音與主持類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文化程度、專業能力、藝術修養等方面積累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在創新教學中就要注重觀察每位學生對語言知識、技巧、情感的理解和掌握,要發現每個學生的語言、語調、措辭以及平時表達說話的特點,并引導每個學生了解自身氣質和類型,同時再利用專業的教學技巧幫助每個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三)提高對學生的情感培訓力度
與語言技巧一樣,情感表達也是播音主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對客觀事物產生的情感體驗。一般情況下,情感的表達是運用自己較為擅長的語言技巧與風格,表達事物的中心思想或向大眾傳遞某種情感信息,該方式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教師可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類型進行分組教學。通常情況中,膽汁質分泌較多的人,情緒飽滿、果敢直率,教師可根據這一特性教學,讓他們形成果敢直率的主持風格;而對多血質類型的學生,他們的情感較為豐富且活潑靈動,這時教師就要采用歡快的教學方式來激發他們的語言表達;對于黏液質類型的學生,教師更多的是要強調讓他們客觀理智地去看待問題,要培養他們細致穩定的表達方式;而對于抑郁質類型的學生,教師要強化他們明銳、沉穩的性格特點,從而尋求較為精準的發展方向。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借助現有的教學資源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儲備。語言技巧不單單是指說話的流暢性和完整性,而更多的是讓學生對文化知識、事件背景、人物情感、思維方式等技巧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創新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該課程的設置,要將語言傳播的規范性和表達的技巧性充分融入每個教學細節,從而有效地提升播音主持教學的質量。
(四)發展多樣化教學方式
除了要加強學生語言技巧與風格培訓之外,教師還要開展多樣化教學。如:教學與虛擬演播室系統相融合的教學方式。新媒體環境下,教師應當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這種創新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模擬主播大廳環境,利用攝像機將學生的實訓表現進行錄制最終將結果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可以更有目標性地進行改正。其次,虛擬實訓教學方式還可以真實有效地還原真實場景,讓學生融入播音或主持角色當中,在遠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大攝影機的轉換、移動、走位的變化,讓學生在走上崗位之后能更加從容淡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播音主持創新實踐教學的目標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因此,在進行課程創新時教師必須依照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地拓展教學內容,注重對學生語言技巧和情感技巧的培養,讓其播音或主持風格更貼近生活,更為大眾所接受。
參考文獻:
[1]李云梓.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新聞傳播,2017,No.31619:80-81.
[2]王博.“三網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傳媒論壇,2018,v.1;No.707:154-155.
[3]王雪玉潔.融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學改革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No.43115:36-37+42.
作者:郭甜夢 單位:鄭州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