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障學生班級管理技巧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是智障兒童主要的學習場所。智障學生班級是特教學校基本單位,對智障學生行為及思想有時刻影響和指導作用,是智障學生進行成長和康復、實現社會個體化的重要環境。班主任教師靈活采用管理技巧,加強班級管理,對智障學生全面康復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此文簡單對智障學生班級管理作出探討。
【關鍵詞】智障學生;班級管理;技巧
智障學生作為弱勢群體,需要班主任教師更多關愛與關心。班主任教師在智障學生成長與康復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班級管理中,仍存在管理脫離實際、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管理效果差,不利于學生成長。必須加強分析智障學生班級管理現狀,總結有效、可行的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效果。
一、智障學生班級管理現狀
特教學校新課改要求,班級管理樹立以推動智障學生發展與康復為目的的管理理念,在該背景下,已有班主任教師嘗試進行管理改革,但大部分未認識到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或者在改革中把握不準,導致管理行為無效、片面。當前智障學生班級管理仍存在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管理主體過于單一、缺乏文化環境建設等問題。1.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理念落后體現在,(1)部分班主任持有這一觀念,智障學生問題行為為自身缺陷導致,對其行為一味的放任,聽之任之,未建立與正常兒童一樣的行為期望,導致班主任教師對智障學生行為矯正失去信心;(2)多數班主任處于保姆角色,僅注重智障學生安全,而忽視了管理機制建立,管理松散,班級內無組織無結構,行為上沒有共同目標,很少開展課內外活動,學生之間缺乏競爭,班級氣氛缺少活力與生氣,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及主動性[1]。2.管理主體過于單一智障班級傳統管理以制度或班主任為中心,所有教學和活動都由班主任教師指揮決策,忽視了智障學生作為獨特生命個體這一問題,通過權威壓制個性,用命令替代民主,大多數班主任毫無或缺少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導致智障學生主體性喪失,管理粗暴、簡單,阻礙學生全面成長和康復。3.缺乏文化環境建設在班級管理中,文化環境建設非常重要。當前,特教學校所招收學生的殘疾程度逐漸加重,班級管理卻沒有加緊文化環境建設,班主任教師未認識到文化環境對智障學生的隱性教育作用,導致特教學校班級文化環境與普通學校雷同,未突出智障學生特點,學生無法在班級中獲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信息與知識。
二、智障學生班級管理技巧
結合以上智障學生班級管理現狀分析,基于特教學校新課改班級管理理念,從確定管理目標和內容、多元化管理、優化班級環境、班級文化建設四方面總結管理技巧。
1.確定管理目標和內容
采用遞進性原則,確定管理目標和內容,有利于班主任管理模式建立及操作。學生是特教學校的管理對象及目標實現者,年級不同,所表現的階段特征也不同。低年級階段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幫助其提高適應能力;中年級應逐漸加強學生對特教學校行為規范和制度的遵守;而高年級應逐漸幫助學生自覺遵守紀律[2]。通過遞進性的設定管理目標,有助于班級管理實現質的飛躍。班主任教師在管理內容上,培養引導學生逐漸將自我意識滲透進知、行、情、意中,努力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及道德品質。
2.多元化管理
多元化管理具有靈活多樣性,班主任可開展全員性管理、嘗試性管理、家長參與性、激勵性管理等,構建人文色彩十足的多元化管理,使學生漸漸融入集體,主動、積極的參與管理,逐漸培養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多元化管理中,班主任應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個人總目標,劃分子目標,幫助學生逐月、逐周落實,做好調控,使學生行為有較明確的規范。
3.優化管理環境
優化管理環境包括優化班級環境和協調管理關系兩方面。優化班級環境,有利于實現以境育人。班主任應根據智障學生生活來創設環境。智障學生頭腦表象少,感性知識貧乏,僅進行口頭說教,無法使其掌握行為規范概念。班主任教師應注重形式多樣性和圖文并茂,例如,在教室墻壁上粘貼簡單易懂的禮貌用語、名人名言和行為習慣等,并在教室開辟幾大區角,閱讀角、動手操作角、建筑角和游戲角等,使用卡片注明,給予學生視覺提示,方便學生自主選擇活動角。定期更換主題墻,利用主題墻引導學生行為,達到規范學生行為目的。班主任教師應理清班級中的幾種關系,如環境與成員關系、教學關系、組織關系、交往關系等,按照“以人為本”協調好關系,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確立并體現學生在管理和教學上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使之在最小傷害、最好的環境下成長。班主任應不斷提醒自己,時刻對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肯定學生優點,公正、正確的評價學生,做好帶頭示范作用;以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修養,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4.班級文化建設
通過班級文化建設,使班級文化更加個性化和生活化。建立生活化的特色課程,增強個性化。班主任應認真探討智障學生主體性本質特征和表現形式,在管理活動中有意識的發揮其主體性,建立生活化特色化課程,不斷開發學生潛能。例如,低年級開設娃娃之家、簡易手工等,幫助學生熟悉生活環境及家居用品,訓練動手能力;中年級開設信息技術、美術等,培養學生電腦操作及繪畫能力;高年級開設塑料工藝、簡易制陶等,增強動手和動腦能力。開展豐富的集體活動,活動形式應力求符合學生生活習慣及經驗,克服教育枯燥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使集體活動更有科學性。例如,開辦“文明之星”評選活動,對智障學生展開文明教育;開辦“潔凈之星”評選活動,對學生展開衛生教育;以國慶節、教師節、植樹節和母親節等為契機,展開愛護大自然、尊敬師長和環保教育;利用社會上的資源,組織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結束語
智障學生班級管理為特教學校重要管理內容,對教學成果和學生能否全面發展及康復有重要作用。智障學生班級管理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需要特教工作者勇于探索、研究,靈活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班級管理人文性及科學性,為智障學生順利融入社會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單麗萍.擒賊先擒王——淺談智障學生的班級管理技巧[J].新課程(下),2013,02:4-5.
[2]趙冉.讓智障學生在班主任愛的管理中成長[J].好家長,2016,46:115.
作者:尹春 單位:重慶市開州區特殊教育學校